睡前口服,每日一次,每次20毫克(2片)。
使用本药治疗期间,可继续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低剂量皮质类固醇药物。主要表现:白细胞下降、瘙痒、食欲下降、乏力、头晕、腹泻、轻度肝损伤、皮疹和恶心等。
国外同类药物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时,1~3%的患者出现如下不良反应:
全身性:脓肿,囊肿,发烧,颈痛,不适和骨盆痛;
心血管:心绞痛,偏头痛,心悸,心动过速,静脉曲张,脉管炎和血管舒张;
消化系统:胆结石,结肠炎,便秘,食管炎,气胀,黑便,咽炎,唾液腺肥大,牙龈炎,口腔炎和牙齿排列不整齐;
内分泌: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血液和淋巴系统:贫血(缺血性贫血)和紫癜;
代谢和营养: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高血糖和高血脂;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炎,骨坏死,骨痛,粘液囊炎和肌肉痉挛;
呼吸系统:肺部不适,气喘,呼吸困难和鼻出血;
神经系统:焦虑,抑郁,口干,失眠,神经痛,神经炎,睡眠紊乱,出汗和眩晕;
皮肤和附属物:痤疮,接触性皮炎,真菌性皮炎,毛发变色,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斑丘疹,指甲异常,皮肤变色,皮肤异常,皮肤小结,皮肤小结,皮下结和皮肤溃疡;
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血尿,膀胱炎,排尿困难,前列腺素和尿频,月经不调,阴道念珠菌病;
感官:视力模糊,白内障,眼部不适,结膜炎,味觉倒错。严重免疫缺陷病人,骨髓发育不良者,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严重或无法控制感染患者和活疫苗免疫时不宜使用本品。
准备生育的男性应考虑停止治疗,同时服用消胆胺或活性炭。
如来氟米特使用过程中,出现罕见不朗反应,如骨髓抑制,斯-约二氏综合症,毒性表皮坏死,停止服用来氟米特,同时服用消胆胺或活性炭,降低血浆中M1水平。
来氟米特使用过程中,可出现一过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故服用初期,应每月检测一次ALT。如ALT升高在正常值2倍以内(80U/L),继续观察;如ALT升高在正常值2倍~3倍(80~120U/L),减半量服用,继续观察,若ALT继续升高或仍然维持在80~120U/L,应中断治疗;如ALT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120U/L),应停药,且进行消胆胺或活性炭治疗。停药后,ALT恢复正常,可继续用药,同时加强护肝治疗及随访,多数病人不会出现ALT再次升高。
服用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如白细胞>3×109/L,继续服用观察;如白细胞在2×109/L~3×109/L之间,减半观察,继续用药期间,多数病人可恢复正常,若复查白细胞仍低于3×109/L,则中断治疗;如白细胞<2×109/L,中断治疗。
如患者有血液异常病史或肾功能和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慎重,经常进行血液和临床检测。
如果剂量过大或出现毒性时,可给予消胆胺或活性炭加以消除。具体方法:口服消胆胺3次/日,每次8克,连续服用11天,1天M1血浆浓度降低约40%,2天降低约49%-65%,11天降低约0.02ug/ml。或者通过胃管或口服给予活性炭(混悬液),每6小时50克,1天M1血浆浓度降低约37%,2天降低约48%。
消胆胺和活性炭 志愿者和患者服用消胆胺或活性炭时,血液中M1水平显著下降。
肝毒性药物 来氟米特和肝毒性药物合用时,不良反应增强。如来氟米特治疗后,未进行药物消除就服用肝毒性药物,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强。30例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和氨甲喋呤患者中,有5例患者转氨酶升高2~3倍,其中2例继续联合用药,另外3例停用来氟米特;另5例转氨酶升高大于3倍者,其中2例继续联合用药,另外3例停用来氟米特,研究结束10例患者转氨酶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符合ACR肝活动组织检查标准。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体外试验显示:M1可使游离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浓度增加13~50%。但临床试验中,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与来氟米特合并用药时,未出现不良反应增强现象。
甲苯磺丁脲 体外试验显示:M1可使游离甲苯磺丁脲浓度升高13~50%,此临床意义还不清楚。
利福平 多剂量利福平和单剂量来氟米特联合应用,血液中游离M1较单独使用来氟米特提高40%,随着利福平的使用,M1浓度可能继续升高,因此来氟米特和利福平联合用药时,要慎重。
遗传毒性:
来氟米特Ames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另外,来氟米特在小鼠微核试验及中国仓鼠(在体)骨髓细胞试验中均未出现致染色体畸变作用,而来氟米特的次要代谢物4-三氟甲基苯胺(TFMA)在Ames试验、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均出现该作用,但TFMA在小鼠微核试验和中国仓鼠(在体)骨髓细胞遗传学试验中均未出现该作用。
生殖毒性:
来氟米特经口给药剂量高达4.0mg/kg,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生育力无影响。
临床上孕妇服用来氟米特时可引起胎儿损害。怀孕大鼠在器官形成期经口给予来氟米特15mg/kg (按AUC计算,大鼠M1的全身暴露量约为人暴露量的1/10)出现致畸作用,主要表现为无眼或微眼、梗阻性脑积水。在此暴露量下,来氟米特还引起孕鼠体重下降、胎鼠死亡增加及体重下降。怀孕家兔在器官形成期给予来氟米特10mg/kg(按AUC计算,大鼠M1的全身暴露量约等于人的最大暴露量),导致胸骨融合和发育不良。大鼠和家兔在来氟米特1mg/kg剂量下未出现致畸作用。雌性大鼠在交配钱14天至哺乳期未给予来氟米特1.25mg/kg(按AUC计算,大鼠M1的暴露量约等于人最大暴露量的1/100),仔鼠的生存率出现明显(大于90%)的降低。
致癌性:
在大鼠连续2年口服来氟米特达最大耐受剂量6mg/kg(按AUC计算,约为人M1最大全身暴露量的1/40)的试验中,未出现致癌作用。但是,在连续2年经口给予最大剂量15mg/kg(按AUC计算,约为人M1最大全身暴露量的1.7倍)的研究中,雄性小鼠出现淋巴瘤发生率增加,雌性小鼠在1.5mg/kg剂量下(起始剂量,按AUC计算,约为人M1全身暴露量的1/10)出现剂量相关性的支气管肺泡腺瘤和支气管肺泡癌发生率增加。以上小鼠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