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
英文名称:Topoteca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和美新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托泊替康。

辅料为:酒石酸、甘露醇、盐酸、氢氧化钠。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

  • 初始化疗或序贯化疗失败的转移性卵巢癌病人。

  • 对化疗敏感,一线化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病人。

    (对化疗敏感的定义为:一线化疗有效,而且疾病复发至少在化疗结束60天后(III期临床研究)或至少90天后(II期临床研究)(见【临床试验】部分)。

用法用量:

在首次使用本品前,病人基础中性粒细胞数需>1500个/mm3,血小板数需>10万个/mm3

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25mg/m2,静脉输注30分钟,连续用药5日,每21日为一个疗程。对病情未进展的病例,由于治疗起效较慢,建议至少使用本品4个疗程。本品用于卵巢癌的3项临床试验中,治疗起效的中位时间为9-12周;用于小细胞肺癌的4项临床试验中,其中位时间为5-7周。

在任何疗程中,如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下一疗程治疗剂量应减少0.25mg/m2。亦可先不考虑减量,而在下一疗程治疗第6天(即完成托泊替康治疗后24小时)使用G-CSF。若出现血小板数减少至25000个/mm3以下,下一疗程治疗剂量应减少0.25mg/m2

合并用药剂量:

如果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与其它细胞毒类制剂合并使用,应对剂量进行调整(见【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的剂量调整

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血浆胆红素>1.5mg/dL,而<10mg/dL),毋需调整剂量。

肾功能不全:对轻度肾功能不全病人(肌酐清除率40-60mL/分),毋需调整剂量;对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肌酐清除率20-39mL/分),推荐剂量为0.75mg/m2;对重度肾功能不全病人,尚无推荐剂量。

老年病人:老年患者毋需调整剂量,但肾功能不全者除外。

注射用溶液的配制:

本品是一种细胞毒抗癌药物。与其他细胞毒性抗癌药物一样,配制本品静脉输液应在垂直层流空气的通风橱内进行,并戴手套和穿防护衣。如本品溶液污染皮肤,应立即用水和肥皂彻底冲洗。如果本品溶液污染粘膜,应立即用水彻底冲洗。

配制方法:

1mg/瓶规格本品(实际装量超出理论值10%),先用1.1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4mg/瓶规格本品,先用4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所得溶液含托泊替康1mg/mL。在使用前,按推荐剂量抽取适量体积的上述盐酸托泊替康溶液,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液再次稀释,以得到浓度为25-50ug/mL的溶液。

稳定性:

由于本品不含抗菌防腐剂,配制后的溶液应立即使用。配制好的盐酸托泊替康注射液在30°C以下、不避光可稳定保存24小时。
不良反应:

上市前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

以下为453例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和42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盐酸托泊替康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表1为主要的血液学毒性反应;表2为至少15%病人出现的非血液学性毒性反应。

表1 盐酸托泊替康引起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情况

血液学不良反应 病人 n=879 %发生率 疗程 n=4124 %发生率
中性粒细胞减少
<1500个细胞/mm3 97 81
<500个细胞/mm3 78 39
白细胞减少
<3000个细胞/mm3 97 80
<1000个细胞/mm3 32 11
血小板减少
<75000个细胞/mm3 69 42
<25000个细胞/mm3 27 9
<贫血
<10μg/dL 89 71
<8μg/dL 37 14
血小板输注 15 4
红细胞输注 52 22

表2 盐酸托泊替康引起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情况

在以上临床研究中,病人不常规使用治疗前用药。

血液学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托泊替康剂量限制性的毒性反应。但在治疗疗程间,该中性粒细胞减少无累积现象。骨髓抑制的下列数据是基于以1.5 mg/m2/天×5天的剂量,用托泊替康单一疗法对患有转移性卵巢癌或小细胞肺癌的879例患者进行治疗获得的综合经验。

中性粒细胞减少: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500个细胞/mm3)最常发生在第1疗程中(60%患者),其发生率占全部疗程的39%,中位持续时间为7天。中性粒细胞降至最低的中位时间为第12天。23%的患者发生与治疗相关的败血症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其中1%为致命性败血症。各类血细胞减少已有报道。

血小板减少:4度血小板减少(<25000/mm3)出现在27%的病人中,其发生占全部疗程的9%,中位持续时间为5天,血小板降至最低的中位时间为第15天。15%的病人需给予血小板输注,发生率占全疗程的4%。

贫血:3-4度贫血(血红蛋白<8g/dL)出现在37%的病人中,其发生占全部疗程的14%,血红蛋白降至最低的中位时间为第15天。52%的病人需给予输血,其发生率占全疗程的22%。

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与本药治疗有关的总致死率为1%。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与本药治疗有关的总致死率为5%,而与CAV治疗有关的总致死率为4%。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8%患者出现头痛,这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7%的患者出现感觉异常,但通常为1度。

呼吸、胸和纵隔不良反应:4%卵巢癌患者出现3/4度呼吸困难,12%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3/4度呼吸困难。

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发生率为64%(3/4度仅占8%)和呕吐发生率为45%(3/4度仅占6%)。本品治疗的患者未接受常规预防性止吐治疗。32%的患者腹泻(3/4度仅占4%),29%的患者便秘(3/4度仅占2%),22%的患者腹痛(3/4度仅占4%)。3/4度腹痛在卵巢癌患者发生率为6%,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率为2%。

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良反应:31%的病人发生脱发(2度)。

肝/胆不良反应:8%的患者中出现一过性1度肝酶升高。4%的患者出现3/4度肝酶升高。2%以下的患者出现3/4度血胆红素升高。

表 3 列出了盐酸托泊替康/紫杉醇治疗卵巢癌的对照试验中,3/4度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情况。

*肝酶升高包括SGOT/AST升高、SGPT/ALT升高和肝酶升高。

↑皮疹也包括瘙痒、红斑疹、荨麻疹、皮炎、大疱疹和斑丘疹。

‡疼痛包括躯体疼痛、背疼和骨骼疼。

盐酸托泊替康治疗组病人未常规使用预防用药 ;而紫杉醇组在治疗前给予皮质类固醇,苯海拉明和组织胺受体2拮抗剂。

表4 列举了盐酸托泊替康/CAV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对照试验中,3/4度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情况。

盐酸托泊替康治疗组病人未常规使用预防用药 ;而CAV组在治疗前给予皮质类固醇,苯海拉明和组织胺受体2拮抗剂。

药品上市后的不良事件报告:在药品上市后收到的、服用本药的患者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报告(上面未列出)包括以下内容 :

血液和淋巴系统不良反应:罕见严重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症并发)。

免疫系统不良反应:少见过敏现象 ;罕见类过敏性反应。

胃肠道不良反应:可能伴有中性白血病减少性结肠炎的腹痛。

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良反应:罕见血管性水肿,严重皮炎、严重瘙痒。

综合安全性数据:本品在欧洲上市批准时的完整的安全性数据集,包括631例复发的肺癌患者和523例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总共用了5583个疗程的托泊替康。

血液学:

中性粒细胞减少:第1个疗程中55%的患者有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0.5 × 109/L),21%患者的持续时间≥7天,总体上76%的患者(39%的疗程)中有中性粒细胞减少。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联的发热或感染见于第1疗程中11%的患者,总体上见于18%的患者(5%的疗程)。发生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中位时间为9天,中位持续时间为7天。总体上11%的疗程中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超过7天。临床试验中治疗的所有患者中(包括有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和没有出现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11 %(占疗程数的4%)出现发热,26%(占疗程数的9%)发生感染。另外,所治疗的所有患者中5%的人(占疗程数的1%)出现败血症。

血小板减少:25%的患者(8%的疗程)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25 × 109/L) ;25 %的患者(15%的疗程)出现中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介于25.0-50.0 × 109/L之间)。发生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时间是第15天,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持续时间是5天。4%的疗程中进行了血小板成分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关的明显后遗症报告包括肿瘤出血引起的死亡,但不常见。

贫血:37%的患者(14%的疗程)出现中度到重度贫血(≤8.0g/dl)。52%的患者(21%的疗程)中接受了红细胞输血。

非血液学:常见的非血液学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52%)、呕吐(32%)和腹泻(19%)、便秘(9%)和口腔炎(15%)。重度(3级或4级)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3%、2%和1%。

4%的患者还报告有轻度腹痛。

托泊替康治疗期间约25%的患者有疲劳,16%的患者有乏力。重度疲劳和乏力(3级或4级)的发生率均为3%。

30%的患者有完全脱发或明显脱发,15%的患者有部分脱发。

患者中发生的与托泊替康治疗有关或可能有关的其他事件包括厌食(13%)、全身不适(4%)和高胆红素血症(1%)。

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血管水肿和过敏休克反应都很罕见。临床试验中,4%的患者报告有皮疹,1.5%的患者报告有瘙痒。
禁忌:

托泊替康禁用于下列患者:

有对托泊替康和/或其辅料严重过敏反应的病史 ;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

用药开始第一个疗程之前已经有严重的骨髓抑制,表现为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1.5 × 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100 × 109/L。
注意事项:

托泊替康应当在富有细胞毒药物使用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血液系统毒性与剂量相关,要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见【用法用量】部分)。

和其他细胞毒药物一样,托泊替康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导致的败血症和败血症死亡在托泊替康治疗的患者中已有报道(见【不良反应】部分)。

只能在具有足够骨髓储备的患者中使用托泊替康,包括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至少为1.5×103个细胞/mm3和/或血小板计数至少为10万个/mm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末梢血细胞进行密切监测。在中性粒细胞恢复到>1000个细胞/mm3、血小板恢复到>10万个细胞/mm3和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到9.0 g/dL之前(如果必要的话,可进行输血),不能开始下一个疗程。

托泊替康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托泊替康的临床试验中报告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所致的死亡。有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相应腹痛体征的患者中,应当考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的可能性。

如果托泊替康与其他细胞毒药物联合使用,可能需要进行剂量调整(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

和其他细胞毒药物一样,托泊替康可导致无力或疲劳。如果持续有疲劳和乏力,则驾驶和操作机械的时候应当谨慎。

使用/处置说用:

抗癌药应当按正常操作规程进行正确处置和销毁 :

工作人员要接受溶解药物的培训 ;

怀孕的工作人员不能操作这种药物 ;

溶解过程中操作这种药物的工作人员应当穿防护衣,包括戴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 ;

给药和清洗中用的所有物品,包括手套,都要放到高危垃圾袋中,用于高温焚烧。液体废料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 ;

皮肤或眼睛意外接触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FDA妊娠药物分级:
药物相互作用:

和其他有骨髓抑制作用的细胞毒药物一样,托泊替康与其他细胞毒药物(如紫杉醇或依托泊苷)联合的时候,骨髓抑制作用可能更严重,因此需要进行减量。在托泊替康与顺铂联合使用时,已经报告了严重的骨髓毒性反应。在I期研究中托泊替康以1.25 mg/m2/天 × 5天的剂量与顺铂(剂量50 mg/m2)合用时,骨髓抑制更加严重。在一项研究的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达12天,另1例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脓毒症死亡。但是在合并使用铂类制剂时,其药物相互作用有明显的顺序依赖,本品的用药剂量取决于铂类制剂在给本品后第1天还是第5天时使用。如果在本品给药后第1天给予顺铂或卡铂,用药剂量应低于在第5天合并给予铂类药物时的剂量。

13例卵巢癌患者静脉内使用托泊替康 (0.75 mg/m2/天,连续5天)和顺铂(第1天60 mg/m2/天),第5天的平均托泊替康血浆清除率略低于第1天的值。因此第5天的总托泊替康全身暴露指标AUC和Cmax分别增加了12% (95% CI;2%,24%)和23% (95% CI;-7%,63%)。

托泊替康不抑制人细胞色素P450酶(见【药代动力学】部分)。群体研究中,与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吗啡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合用(通过不同输液管或不同途径给药),对托泊替康静脉用药的药代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托泊替康是ABCG2(BCRP)和ABCB1(P-糖蛋白)的底物。ABCB1和ABCG2抑制剂[如依克立达(elacridar)]与口服托泊替康合用可增加托泊替康的暴露量。依克立达(elacridar)对静脉用托泊替康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远小于对口服托泊替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见【药代动力学】吸收部分)。

同时服用G-CSF能够延长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的持续时间,因此如果要使用G-CSF,应当在疗程的第6天开始使用,既在托泊替康给药后24小时之后使用。
毒理研究:

致癌性、致突变性:托泊替康的致癌性尚未进行研究。托泊替康对哺乳动物细胞有遗传毒性,并可能有致癌作用。在伴或不伴代谢活化条件下,托泊替康可诱发L5178Y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和人培养淋巴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托泊替康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托泊替康不引起细菌的突变。

生殖毒性:和其他细胞毒性药物一样,托泊替康以低于人体临床静脉用药(1.5 mg/m2/日)的剂量的给大鼠(0.59 mg/m2/日)和兔子(1.25 mg/m2/日)用药后,可引起胚胎毒性。0.59 mg/m2的剂量在大鼠中有致畸胎作用(主要是对眼睛、脑、颅骨和椎骨的作用)。
生产企业:
GLAXOSMITHKLINE MANUFACTURING S.p.A.
药物分类:
化疗用药
相关药品:

安吖啶注射液
注射用奥沙利铂
顺铂注射液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注射用环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