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注射器吸取适量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用水。葡萄糖溶液等.注入博菜霉素安瓿内,使之完全溶解后,抽入注射器内备用。
用药途径:
肌肉或皮_卜注射:
用上述溶液不超出5ml,溶解15~30mg(效价)的博莱霉素,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用于皮下注射时,最好1mg(效价)/m1以下浓度注射为适度。
动脉内注射:
将药物5~15mg溶解后,直接缓慢注射。
静脉注射:
用5~20ml适合静脉注射用的溶液;溶解15~30mg(效价)的药物后,缓慢静脉滴入。如果明显发烧时,则应减少药物单次使用置为5mg(效价)或更少,同时可以增加使用次数。如1次/天。
治疗癌性胸膜炎:
取60mg(效价)博莱霉索溶解后,缓慢注入胸腔内,保留4~6小时后,抽出残留积液,一般一次可缓解。
注射频率:
一般为每周两次。
可根据病情调节、一天一次至一周一次不同。
使用总量:
以肿瘤消失为目标,总量一般为300~450mg(效价)。即使肿瘤消失后,确时也应适当的追加治疗,如每周一次,一次为15mg(效价)静脉注射,共十次。肺炎样症状及肺纤维化样症状。
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有时可出现肺炎样的症状,当大剂量使用后,可出现肺纤维化样症状,应特别注意。治疗时应随时注意肺部变化,尤其注意肺活量、一氧化碳扩散容积、动脉内氧气分压等指标、胸部放射科照片检查,当发现肺部异常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适当的对症治疗。老年病人和心肺机能不良的病人,应特别注意,要减少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致畸
动物试验结果,大量药物可有致畸作用,孕妇应慎用。
发热
注射4~5小时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现象,但是不用特殊治疗即可自然消失。如发热程度使病人无法忍受时,可减少刚药剂量,每次为5mg(效价),必要时可用解热镇痛约。
坏死引起出血
治疗期间可出现肿瘤坏死引起出血,应特别注意。
皮肤痫变和口腔炎
用药量达到150mg(效价)时.有时可出现硬皮病样表现,脱发和口腔炎,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静脉炎
长期静脉用药,可出现注射部位周围静脉肇变硬,此时应改成肌肉注射;反复肌肉注射会引起局部硬结.应经常改变注射部位。
恶性呕吐
罕见恶性呕吐。
过敏
十分罕见,发现时应立即停药。
药物疹
十分罕见、发现时应立即停。
其它
在注射时可能出现下述情况,如肿瘤局部疼痛、头痛、头部沉痛感、恶性腹泻、残尿感、血管疼痛等副作用。当药物吸收后,上述情况可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