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短时应用少量本品,在明确病人可耐受本品时再增加用量及作用时间。
常规疗法:门诊病人可每日一次治疗,入睡前涂药,第二天清晨用肥皂洗去,白天涂润肤剂以保持皮肤润滑。住院病人可每日早晚两次治疗,每次治疗前进行焦油浴可增加疗效。
短程接触疗法:将药物小心涂抹于患处,作用10-30分钟后洗去,每日治疗1次。当先前尚未确定对地蒽酚确定疗效时,接触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根据本品对个人的反应情况,7天内作用时间可逐渐增至30分钟。
联合疗法:地蒽酚可与其他药物或疗法联合应用。经典联合应用是地蒽酚与UVB联合应用或是与焦油浴和UVB联合应用。短程接触疗法与UVB联用可显著延缓复发并能减轻红斑刺激的症状。与焦油联合应用,比单用地蒽酚刺激性小,而且不影响其抗银屑病活性。对于较厚的皮损,可先用角质溶解剂处理,然后应用地蒽酚。当皮损消退后,酌情维持治疗。
由于存在皮肤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密切监测刺激性并小心提高治疗进程。少数患者对地蒽酚高度敏感,甚至在浓度低至0.0005%时也会引起接触性皮炎。故宜小面积开始。
避免与眼睛接触,接触眼睛后能发生严重结膜炎、角膜炎或角膜浑浊。
该药会污染衣物。
治疗结束后,地蒽酚所造成的皮肤染色可外用水杨酸软膏,在2-3周内即可去除。与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可减轻地蒽酚的刺激性,并缩短皮损的清除期,但由于皮质类固醇较高的复发率及可引起脓疱型银屑病反跳,所以地蒽酚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联合应用还值得斟酌。
与尿素联合应用,尿素能增加药物透皮,可降低地蒽酚的使用浓度,从而减轻对皮肤的炎症刺激。
水杨酸可防止地蒽酚被氧化为蒽酮而具有保护地蒽酚的作用。
碱性的胺能通过促进地蒽酚氧化而使其失活。短暂接触治疗后,再涂以脂溶性胺可抑制存留在角质层中的地蒽酚所引起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