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促使眼局部积贮的药液、渗出液或血液的扩散,促使玻璃体混浊的吸收、预防结膜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并消除有关的炎症反应;
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
本品以适量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制成150单位/ml或适宜浓度的溶液。
皮试:取上述药液,皮内注射约0. 02ml。如5分钟内出现具有伪足的疹块,持续20~30分钟,并有瘙痒感,示为阳性。但在局部出现一过性红斑,是由于血管扩张所引起,则并非阳性反应。
促进局部组织中药液、渗出液或血液的扩散,以上述药液注射于肿胀或其周围部位,用量视需要而定,但一次用量不超过1500单位。
促进皮下输液的扩散:在皮下输液每1000ml中添加本品150单位,可根据输液品种的不同(粘度和刺激性等)适当增加。
球后注射促进玻璃体混浊及出血的吸收,每次100~300单位/ml,每日1次。
结膜下注射促使结膜下出血或球后血肿的吸收,每次50~150单位/0. 5ml,每日或隔日一次。
滴眼预防结膜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治疗外伤性眼眶出血、外伤性视网膜水肿等:浓度为150单位/ml,每2小时滴眼1次。
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ml,每周一次,连续3~5周。
恶性肿瘤患者禁用,以防止本品促进肿瘤的扩散。
心衰或休克病人禁用。
本品有导致感染扩散的危险,不得注射于感染炎症区及其周围组织。其他部位有感染者应慎用。
不可作静脉注射。
不能直接应用于角膜。
不能用于被虫叮蛰引起的肿胀。
水溶液极不稳定,宜临用前配制。剩余溶液可在30℃以下保存2周,但若有变色或沉淀则不可再用。
加到麻醉药液中,可使麻醉开始加快,并减轻局部肿胀。同时也加速了局麻药的吸收,缩短麻醉时间,并可引起意外的全身反应。
在使用本品时如联用其他药物,应考虑到所联用药物的吸收加速而致作用加强。
水杨酸盐类药物可抑制本品的扩散作用,不宜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