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
英文名称:Complex Packing Estradiol Tablets/Estradiol And Dydrogesterone Tablets
商品名称:芬吗通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雌二醇片含雌二醇2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含雌二醇2mg和地屈孕酮10mg。
适应症:
用于自然或术后绝经所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用法用量:
每日口服1片,每28天为一个疗程。前14天,每日口服1片砖红色片(内含雌二醇2mg),后14天,每日口服1片黄色片(内含雌二醇2mg和地屈孕酮10mg)。
一个疗程28天结束后,应于第29天起继续开始下一个疗程。患者应按照包装上标明的次序每日口服1片。应不间断的持续服药。
在起始治疗和持续治疗绝经相关症状时,应在最短疗程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通常治疗应从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1/10(雌二醇片含雌二醇1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含雌二醇1mg和地屈孕酮10mg)开始。根据临床疗效,剂量随后可视个体需要而调整。如与雌激素不足相关的不适被改善时,可增加剂量而使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雌二醇片含雌二醇2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含雌二醇2mg和地屈孕酮10mg)。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系统器官分类 |
常见 >1/100,<1/10 |
偏见 >1/1000,<1/100 |
罕见 >1/10000,<1/1000 |
十分罕见 <1/10000包括个案报道 |
感染和传染病 |
|
阴道念珠菌病 |
|
|
新生物良性, 恶性和未定性者 |
|
平滑肌瘤增大 |
|
|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 |
|
|
|
溶血性贫血 |
精神性疾病 |
|
抑郁、性欲改变神经质 |
|
|
神经性疾病 |
头痛、偏头痛 |
头晕 |
|
舞蹈病 |
眼病 |
|
|
不耐受接触镜(隐形眼镜)角膜曲度变陡 |
|
心脏疾病 |
|
|
|
心肌梗塞 |
脉管性疾病 |
|
静脉血栓栓赛 |
|
卒中 |
胃肠道疾病 |
恶心,腹痛,胃肠胀气 |
|
|
呕吐 |
肝胆疾病 |
|
胆囊疾病 |
肝功能改变,有时伴无力或不适,黄疸和腹痛 |
|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
|
过敏性皮肤反应, 皮疹,风疹,瘙痒 |
|
黄褐斑或黑斑,可能停药后持续存在,多形性斑,结节性红斑,血管性紫癜,血管性水肿 |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 |
腿部痛性痉挛 |
背部疼痛 |
|
|
生殖系统和乳房疾病 |
乳房疼痛/胀痛 突破性出血和点滴样出血盆腔疼痛 |
宫颈糜烂程度改变 宫颈粘液分级改变 痛经 |
乳房增大 经前期综合症 样改变 |
|
先天性和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
|
|
|
卟啉症加重 |
全身性疾病和给药部位反应 |
无力 |
周围性水肿 |
|
|
需调查者 |
体重增加/减少 |
|
|
|
乳腺癌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即女性健康倡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发现:正在或最近使用HRT疗法的患者,乳癌总体风险随hrt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对于单一雌激素替代疗法,在重新分析51项流行病学研究(其中>80%的人使用单一雌激素替代疗法)和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即百万妇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 MWS)的原始资料后,得出结果相似的使用者乳癌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5(95%CI:1.21-1.49)和1.30(95%CI:1.21-1.40)。
对于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HRT疗法,已有多个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称使用者乳癌总体风险高于单用雌激素者。
MWS报道,相对于从未使用HRT疗法者,使用不同种类的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疗法者的乳癌风险(RR=2.00,95%CI:1.88-2.12)都高于单用雌激素(RR=1.30,95%CI:1.21-1.40)或替勃龙(RR=1.45,95%CI:1.25-1.68)的患者。
WHI试验报道,与安慰剂相比,所有使用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疗法(cee+mpa)者5.6年后乳癌的风险为1.24(95%ci:1.01-1.54)。
根据mws和whi试验所计算出的乳癌绝对危险度如下:
mws基于发达国家中已知的乳癌平均发病率推测:
每1000名50-64岁从未使用hrt疗法的女性中约有32例被诊断为乳癌
每1000名正在或最近使用hrt疗法的同龄患者中,新增的乳癌病例数为
单一雌激素替代疗法使用者
0-3例(最佳估计值,best estimate=1.5)5年使用期
3-7例(最佳估计值=5)10年使用期
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替代疗法使用者
5-7例(最佳估计值=6)5年使用期
18-20例(最佳估计值=19)10年使用期
whi试验中随访50-79岁女性5~6年后,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疗法(cee+mpa)疗法导致新增8例倾袭性乳癌/10,000女性/年。
根据试验资料的计算结果可认为:
安慰剂组中每1000名女性
5年内将约有16例被诊断为倾袭性乳癌
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疗法(cee+mpa)组中每1000名女性,新增病例数将为
0-9例(最佳估计值=4)5年使用期
女性不论在什么年龄(45-65岁之间)开始hrt疗法,她们的乳癌新增病例数大致相同。
子宫内膜癌
留有完整子宫的女性患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随使用非拮抗性雌激素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50-65岁不使用hrt疗法的女性,子宫内膜癌最佳风险估计值约为5例/1000人。非拮抗性雌激素使用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取决于治疗时间和雌激素剂量而比不使用hrt疗法者大2-12倍不等。单一雌激素疗法中添加孕激素后能大大降低所增加的风险。
与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有关的其他不良反应
雌激素依赖性良性和恶性新生物,如子宫内膜癌。
静脉血栓栓塞,即腿部或盆腔的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在激素替代疗法使用者中较不使用hrt疗法者更常见。进一步信息,见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
已知或疑有乳腺癌史
已知或疑有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
原因不明的生殖道出血
未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既往特发性或现有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栓塞,肺栓塞)
活动性或新近动脉血栓拴塞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
急性肝病或有肝病史者,肝功能指标未能恢复正常
已知对本品活性组分或任何赋形剂过敏
咔啉症
适当适应症不仅限于绝经后女性
已知或可疑妊娠
注意事项:
只有当绝经相关症状对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时才能开始HRT治疗。对所有病例都应进行至少每年1次的风险和收益仔细评估,并且只有在收益超过风险时才能继续使用HRT。
体检/随访
在开始或重新使用HRT疗法前,应全面调查个人或家族病史,同时结合HRT疗法的禁忌症和使用注意事项来指导体检(包括盆腔和乳房)。在治疗期间建议根据妇女个体情况进行相应次数和内容的定期体检。妇女应将其乳房变化报告给医生或护士。检查项目,包括乳房X线检查,应按照现行认可的筛查惯例并随临床上个体需要而调整。
需监护的疾病
若正患有下列任何一种疾病,或以前出现过,和/或妊娠期间或在既往激素治疗时病情加重者,该患者应被密切监护。必须考虑到这些疾病可能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期间复发或加重,尤其是:
平滑肌瘤(子宫纤维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栓栓塞史或有相关危险因子(见下)
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危险因子,如乳癌1级遗传
高血压
肝脏疾病(如肝脏腺瘤)
糖尿病伴或不伴血管病变
胆石症
偏头痛或(重度)头痛
系统性红斑狼疮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见下)
癫痫
哮喘
耳硬化症
立即终止治疗的原因
如治疗中发现禁忌症以及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治疗:
黄疸或肝功能恶化
血压显著升高
新发偏头痛型头痛
妊娠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长期单一使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高(见不良反应)。非子宫切除的女性,每个周期至少加用12天的孕激素能大大降低此风险。
在中国注册临床试验中,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组中见1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61例),对照组中(结合雌激素0.625mg+醋酸甲羟孕酮2mg)见1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60例)。
出血类型
治疗初始的几个月内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和点滴样出血。若突破性出血或点滴样出血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才发生,或治疗停止后仍然持续存在,则应调查出血原因,可包括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子宫内膜恶变。
乳癌
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即女性健康倡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和多个流行并学研究。包括百万妇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 MWS),都已报道了多年使用雌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或替勃龙作为HRT疗法的女性被诊断为乳癌的风险增高(见不良反应)。
所有的HRT疗法,在开始使用的几年里,患者乳癌的额外风险会变得明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但在停止治疗后几年内(最多5年)会回复至基线水平。
MWS发现,结合型雌激素(CEE)或雌二醇(E2)在序贯联合或持续联合任何一种孕激素后均使患者的乳癌相对风险度变大,且不同给药途径未见差异。
WHI研究中,乳癌的发生与所使用的连续联合结合型雌激素和醋酸甲羟孕酮(CEE+MPA)相关,与安慰剂组相比,这些乳癌体积稍有增大且更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HRT,特别是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会增加乳房X线检查的影像密度而可能不利于乳癌的放射性检测。
静脉血栓栓塞
HRT疗法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即深静脉血栓或非栓塞)的相对危险度升高有关。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和多个流行病学研究发现,HRT疗法使用者的VTE风险比不使用者高2-3倍,预计不使用HRT疗法者5年内的VTR病例数,在50-59岁女性中约为3例/1000人,60-69岁女性中约为8例/1000人。预计健康女性使用HRT疗法5年里新增VTE病例数为:50-59岁女性中约为2-6例(最佳估计值=4)/1000人,60-69岁女性中为5-15例(最佳估计值=9)/1000人。HRT疗法第一年里较以后更易发生VTE。
通常公认的VTE危险因子包括个人史或家族史,重度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30kg/m2)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静脉曲张在VTE中是否起作用尚无一致看法。
有VTE史或已知血栓形成倾向者发生VTE的风险升高。HRT疗法可能增加此风险。如有个人或密集的血栓栓塞家族史或复发性自然流产应给予调查以排除血栓形成倾向体制。HRT疗法在这些病人中应被视为禁忌,除非已经彻底评估了血栓形成倾向的危险因子或已开始抗凝治疗。对那些早已开始抗凝治疗的女性需仔细考虑使用HRT疗法的受益-风险。
长时间静止不动。重伤或大手术可能会使VTE的风险暂时升高。对所有术后病人均应谨慎考虑VTE的预防措施以防手术后发生VTE。如有可能应考虑在术前4-6周暂时停止HRT治疗。只有当女性完全能自主活动后才应重新开始HRT治疗。
如使用HRT疗法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则应停药。应告知患者。若意识到可能为血栓栓塞的症状(如单腿疼痛性水肿,胸部突发疼痛,呼吸困难),须立即联系他们的医生。
冠心病(CAD)
随机对照实验未发现连续联合结合型雌激素和MPA对心血管的益处,2项大规模临床试验(WHI和HERS,即心脏和雌激素/孕激素替代研究)显示在HRT疗法使用第一年里,心血管病发病率可能增加且没有总体益处。其它HRT产品在心血管病发病率或死亡率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有限。因此尚不肯定上述结果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其他HRT产品。
卒中
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WHI-试验)发现。作为次要结果,健康女性使用连续联合结合型雌激素和MPA治疗期间,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预计非HRT使用者5年内,50-59岁女性的卒中病例数约为3例/1000人,60-69岁女性约为11例/1000人。预计使用结合型雌激素和MPA5年的女性:50-59岁使用者中新增病例数0-3例(最佳估计值=1)/1000人,60-69岁使用者新增病例数1-9例(最佳估计值=4)/1000人。尚不明确上述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其他HRT产品。
卵巢癌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子宫切除女性长期(至少5-10年)单一使用雌激素类HRT产品后,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尚不明确是否长期使用联合HRT疗法时卵巢癌的风险不同于单一使用雌激素类产品。
其他疾病
雌激素可能导致体液潴留,因此应仔细观察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密切观察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为本品活性成分的循环浓度应见升高。
在雌激素替代疗法或激素替代疗法中应密切随访既往有高甘油三脂血症的女性,因罕有报道称该种情况下雌激素治疗使血浆甘油三脂水平大幅升高而导致胰腺炎。
雌激素增加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水平,通过蛋白结合碘(PBI)测定法发现循环甲状腺素总量升高。T4水平(通过柱状或放免测定)或T3水平(通过放免)升高。T3树脂摄取下降,反映TBG水平升高。游离T4和游离T3浓度不变。其他结合蛋白血清浓度可能升高。如肾上腺皮质醇结合球蛋白(CB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导致循环皮质类固醇水平和甾体类性激素水平分别升高。游离或生物活性激素浓度不变。其他血浆蛋白可能升高(血管紧张素原/肾素抵物,alpha-I-抗胰岛素。血浆铜兰蛋白)。
目前对改善认知功能尚无定论。WHI试验中有证据提示女性65岁以后开始使用连续联合CEE和MPA者,患痴呆的风险很可能增加。尚不明确这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年纪较轻的绝经后女性或其他HRT产品。
(适当适应症不仅限于绝经后女性)
本雌激素-孕激素联合疗法不是避孕药。建议为绝经期病人使用非激素类避孕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已知诱导药物-代谢酶,特别是P450酶的药物合用。如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本妥英)和抗感染药(如利福平,利福布汀、蔡维拉、平依法韦恩茨)可使雌激素代谢增加。
尽管利托那韦和萘非那韦是已知的强效抑制剂,但与体类激素合用时却显示诱导效应,
含有St.John’s麦芽汁的金丝桃属植物的草药制剂可能诱导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代谢。
临床上,雌激素和孕激素代谢增加可能导致效应削弱并改变子宫出血类型。目前无已知的与地屈孕酮相互作用的药物。本品不受进食影响。
生产企业: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雌激素/孕激素及其相关合成药
相关药品:
雌二醇片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
替勃龙片
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
注射用绒促性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