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伯病(Lebef's disease)即家族遗传性球后视神经炎及抽烟性弱视症。血清中维生素B12异常升高,如使用维生素B12治疗可使视神经萎缩迅速加剧,但采用羟钴胺则有所裨益。
痛风患者如使用本品,由于核酸降解加速,血尿酸升高,可诱发痛风发作,应加注意。
神经系统损害者,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宜应用维生素B12,以免掩盖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表现。
维生素B12缺乏可同时伴有叶酸缺乏,如以维生素B12治疗,血象虽能改善,但可掩盖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对该类患者宜同时补充叶酸,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维生素B12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在起始48小时,宜查血钾,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严重低血钾。
抗生素可影响血清和红细胞内维生素B12测定,特别是应用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可产生假性低值。在治疗前后,访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时,应加注意。
应避免与氯霉素合用,否则可抵消维生素B12具有的造血功能。
体外实验发现,维生素C可破坏维生素B12同时给药或长期大量摄人维生素C时,可使维生素B12血浓度降低。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氨基水杨酸类、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等抗惊厥药及秋水仙碱等可减少维生素B12从肠道的吸收。
消胆胺可结合维生素B12,减少其吸收。
维生素B12在体内转化为甲基钴铵和辅酶B12产生活性,甲基钴铵参与叶酸代谢,缺乏时妨碍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从而阻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使DNA合成受阻,血细胞的成熟分裂停滞,导致巨幼细胞贫血;辅酶B12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成琥珀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
人体缺乏甲基丙二酰辅酶A时引起甲基丙二酸排泄增加和脂肪酸代谢异常,同时影响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鞘神经纤维的正常功能,出现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