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
英文名称:Structolipid (Structural Fat Emulsion Injection)
商品名称:力文
成份:
结构甘油三酯
适应症:
作为肠外营养的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用于成年患者。

根据患者临床状况及其清除所输脂肪的能力决定滴注剂量和速度。

推荐剂量:按体重一日静脉滴注本品5~7.5ml/kg,相当于1~1.5g甘油三酯/kg;一般于10~24小时内滴注完毕。

滴注速度:不应超过按体重一小时0.75ml/kg,相当于0.15g甘油三酯/kg。

本品应作为含葡萄糖注射液的肠外营养混合液的组成部分,与其它成分一起,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

临床研究中,可见恶心、头痛、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也有滴注过程中血清甘油三酯和酮体升高的报道。

给予肠外营养期间,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可能升高,但与肠外营养中是否含脂肪无关。

罕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

滴注过快,可能引起背部疼痛,原因不明。

可能出现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寒战、头昏、腹泻、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呕吐、斑疹等。

脂肪超载综合症

患者清除甘油三酯能力受损后,在过量滴注时,可能发生“脂肪超载综合症” 。严重高脂血症患者,若其临床状况发生突变,如肾功能损害或感染,即使以推荐速度滴注,也可能出现该综合症。

“脂肪超载综合症”的特征为:高脂血症、发热、脂肪浸润、肝肿大、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及昏迷。只要停止输注,上述症状一般均能消失。
禁忌:
  1. 已知对鸡蛋或大豆蛋白高度过敏;

  2. 严重高脂血症;

  3. 严重肝功能不全;

  4. 噬红细胞综合症;

  5. 严重凝血障碍;

  6. 急性休克;

  7. 输液治疗的一般禁忌症:急性肺水肿、水中毒、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等。

注意事项:
  1. 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寒颤、皮疹、呼吸困难等,均应立即停止输注。

  2. 本品用于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经验缺乏。

  3. 脂质代谢受损的患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未控制、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甲减(若伴有高脂血症)以及败血症等患者,慎用本品。

  4. 应监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若疑有脂质代谢紊乱,应每天监测。滴注过程中,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不应超过3mmol/L。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回到基础值时,才能进行下一次输注。

  5. 应定期检测血糖、血电解质、肝功能、液体平衡和血象。怀疑或出现酸中毒时,还应进行酸碱平衡监测。

  6. 为避免代谢性酸中毒,本品应与碳水化合物同时输注。

  7. 滴注本品后,若血清甘油三酯未被廓清之前采血,某些实验室指标(如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的检测可能受到干扰。大多数患者的血清脂肪廓清时间为5~6小时。

  8. 只有在保证相容性的情况下,才能将其它药品加入到本品中。添加过程必须保证无菌。

  9. 外袋包装应完整,如包装发生破损,不得使用。

  10. 滴注后剩余在袋内的输液,不得再用,必须丢弃。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如胰岛素,可能干扰机体脂酶系统,但这种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十分微小。

治疗剂量的肝素引起脂蛋白脂酶一过性释放入血,先导致血浆脂质水解增加而后继以甘油三酯清除能力短暂下降。
大豆油天然含有维生素K<SUB>1,但本品中因大豆油而含的维生素K1浓度很低,故本品对香豆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化学成份:
结构甘油三酯是将等摩尔数的长链甘油三酯(LCT)和中链甘油三酯(MCT)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和酯化反应后形成的混合物,其中约75%为混合链甘油三酯,即甘油所结合的三分子脂肪酸,既有长链脂肪酸(LCFA),又有中链脂肪酸(MCFA),LCFA和MCFA呈随机分布;其余少部分为LCT和MCT。每1000ml本品含
精制结构甘油三酯 200 g
精制卵磷脂 12 g
甘油(无水) 22 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 ml
pH值 (用NaOH调节) 约8
渗透压 约350mosm/kg H2O
能量 1960kcal(8.2MJ)
生产企业: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肠道外营养
相关药品: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
葡萄糖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