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 | 以七氟烷和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气体诱导。另外也可以在给予睡眠量静脉麻醉剂后,以七氟烷和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气体诱导。本品通常诱导浓度为0.5~5.0%。 |
维持 | 通常并用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最小的有效浓度维持麻醉状态,通常浓度为4.0%以下。 |
到批准时为止的1364例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178例(13.0%),主要是血压下降(2.7%)、心律不齐(2.9%)、恶心呕吐(3.7%)。批准后6年使用调查6999病例中,出现不良反应234例(3.3%),主要是血压下降(1.7%)、肝功能异常(1.1%)、心律不齐(0.4%)、血压上升(0.3%)、恶心呕吐(0.2%),与批准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严重不良反应
恶性高热(0.1%以下):出现原因不明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变化、体温急剧上升、肌强直、血液暗红色(发绀)、过度呼吸、 CO2吸收剂的异常过热和急剧变色、出汗、酸中毒、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红葡萄酒色尿)等的危重恶性高热。在使用本品时,如果发现了恶性高热并伴随这些症状时,必须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措施,如静脉注射丹曲洛林钠,全身降温,进行纯氧的过度换气, 纠正酸碱平衡等 。另外,本症还可能 继发肾衰竭,必须维持尿量。
横纹肌融解症(发生频率不明): 以肌肉疼痛、无力、CK(CKP)上升、血中或尿中肌红蛋白上升为特点 ,有可能继发严重的肾损害,如急性肾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止给药,进行适当的处置。
休克、类过敏症状(发生频率不明):出现过休克和类过敏症状,要充分进行观察,发现血压降低、心动过速、皮肤发红、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样发作、全身红潮、面部浮肿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给药,进行适当的处置。
惊厥和不随意运动(发生频率不明): 在围手术期要注意观察可能发生的惊厥和不随意运动(主要是肌阵挛样运动) 。发现任何异常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减少剂量,中止七氟烷治疗或其它伴随用药 。
肝功能不全和黄疸(发生频率不明): 有肝功能不全报告,表现为AST(GOT)、ALT(GPT)和其它酶显著升高。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应恰当处置。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频率不明): 因为有出现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和心室颤动的报告, 故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应当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如减少剂量或停止给予七氟烷,除颤和心肺复苏。
其他不良反应
既往使用卤素麻醉剂后发生不明原因的黄疸或发热的患者 [可能会有同样的症状出现]。
对本品的成分有过敏既往病史的患者。
慎重给药(下列患者必须慎用)
肝、胆疾患的患者(可能会使肝胆疾患加重)。
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会使肾功能恶化)。
高龄患者(请参照【老年用药】)。
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后出现肌强直者( 可能发生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家族史( 可能发生恶性高热)。
癫痫病史( 可能会出现惊厥)。
心脏病和心电图异常的患者( 曾有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和心室颤动的报 告。请参照【不良反应】)。
中央轴空病、多轴空病及King Denborough综合征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发生恶性高热,请参照【严重不良】反应-(1))
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这些患者可能发生恶性高热和横纹肌溶解症,请参照【严重不良反应】-(1)和(2))
重要的基本注意事项
麻醉前禁食禁水。
原则上需术前用药。
麻醉中和麻醉后监测呼吸和循环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深度须控制在手术或检查所需的最低限度。
高浓度诱导时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曾有异常脑电图和异常运动的报告,特别是在过度通气时。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请由麻醉技术熟练的麻醉师使用。
本品在封闭麻醉系统回路中接触CO2吸收剂时会分解,请予注意。
七氟烷的指示色为黄色。
需要使用专用七氟烷挥发罐,提供正确浓度。
麻醉液注入装置的接口位于瓶颈部(环形接口连接挥发罐注入口)。
干燥的CO2吸收剂可能会导致过热,国外有吸收剂起火的报告。因此CO2吸收剂需要定期更换,避免过于干燥。特别注意CO2吸收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