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成人与儿童的下列感染:
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本品为分散片,可直接口服/吞服,或将本品1~4片投入约100ml水中,振摇分散后口服。
儿童: 2岁以上儿童用量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及服用方法如下:
成人:沙眼衣原体或第三淋球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1.0g。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分三次服药,每日一次服用0.5g。或总剂量仍1.5g,首日服用0.5g,然后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0.25g。病人对本品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约为0.3%。
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占大多数,主要症状包括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痛或痉挛),恶心、呕吐、偶见腹胀。一般为轻至中度。
偶见肝转氨酶可逆性升高,发生率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青霉素为相似。
曾见一过性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是否与阿奇霉素有关尚未证实。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min)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故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本品,现尚缺乏这方面的具体资料。
如同任何抗生素类制剂一样,在本品疗程中,应对非敏感菌包括真菌所致的二重感染征象进行观察。在接受麦角衍生物药物的患者中,由于同时使用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曾出现麦角中毒,目前尚无麦角与阿奇霉素发现相互作用的报道,但理论上仍存在这一可能性,因此阿奇霉素与麦角不应同时服用。
茶碱:本品与茶碱无相互作用。
地高辛:曾有报告,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降低地高辛的肠内代谢。因此在两种药物同用时,应注意地高辛血药浓度有升高的可能性。
抗酸剂:在探讨抗酸剂与阿奇霉素同时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中,虽然阿奇霉素的峰浓度降低30%,但未见对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在接受阿奇霉素又接受抗酸剂的患者中,这些药物不应在同一时间服用。
甲氰咪呱:在探讨服用阿奇霉素二小时前使用单剂量甲氰咪呱的研究中,未见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