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盐酸莫西沙星
辅料: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成人(≥18岁)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复杂腹腔感染包括混合细菌感染,如脓肿。给药方法:
根据中国健康受试者心脏所能耐受的输液速率以及国内Ⅰ、Ⅱ、Ⅲ期临床研究的结果,推荐本品的输液时间应为90分钟。(国外推荐0.4g莫西沙星静脉给药的输液时间应大于60分钟。)
剂量范围(成人):
推荐剂量为一次0.4g,一日一次(一次1瓶,一日一次)。
疗程: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或临床反应决定疗程。治疗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对通常可按照下列疗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天
社区获得性肺炎:序贯给药(静脉给药后继续口服用药)推荐的总疗程为7~14天。
急性窦炎:7天
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推荐疗程为7天。
复杂腹腔感染:序贯治疗(静脉给药后继续口服用药)推荐的总疗程为5~14天。
莫西沙星可以在开始治疗时静脉给药,之后再根据患者情况口服片剂给药。
0.4g莫西沙星注射液在临床试验中最多用过14天。
给药方法:
静脉给药0.4g的时间应为90分钟。
莫西沙星既可以单独给药也可以与一些相容的溶液一同滴注。
下列注射液与莫西沙星注射液的混合液在室温条件下可保持稳定24小时以上,因此被认为可以合并给药:
注射用水
0.9%氯化钠注射液
1摩尔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40%葡萄糖注射液
20%木糖醇注射液
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
Aminofusin10%(生产厂家:Pharmacia&Upjohn)
Jonosteril D5(生产厂家:Fresenius Kabi)
若莫西沙星注射液需与其它药物合用,每种药物需单独给药(见不相容性)。
只有澄明的溶液才能使用。
老年人
老年人不必调整用药剂量。
儿童
莫西沙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见特别提醒和注意事项)
肝损害
肝功能受损的病人(Child Pugh A to C)与健康志愿者或肝功能正常的患者血浆药物浓度在临床上无明显差别。
肾损害
肾功能受损的病人(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和慢性透析,如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种族差异
对高加索人、日本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群进行了可能的种族间差别试验,未发现临床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差别。因此,不同种族间不必调整药物剂量。本品不良反应(ADRs)以0.4g莫西沙星(口服和序贯疗法[IV/口服]/仅经静脉注射)的全部临床研究为基础,按照CIOMSIII频率分类,(共计n=17,951,包括序贯疗法n=4583,时间:2010年5月)整理如下:
“常见”项下所列不良反应(ADRs)除恶心和腹泻外发生率在3%以下
源自上市后报告(时间:2010年5月)的不良反应(ADRs)为粗斜体印刷.
在每个频率组内部,按照严重程度递减的顺序列出不良反应.频率的定义为:
常见(≥1/100至<1/10),
少见(≥1/1,000至<1/100),
罕见(≥1/10,000至<1/1,000),
极罕见(<1/10,000).
在接受静注/口服贯序治疗亚组患者中,下述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
常见:γ-谷氨酰氨转移酶升高
少见: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水肿,抗生素所致结肠炎(极少病例伴有致命并发症),各种临床表现的癫痫发作(包括癫痫大发作),幻觉,肾脏损伤和肾衰竭(脱水所致,尤其已患肾病老年人)。已知对莫西沙星或其他喹诺酮类,或任何辅料过敏者。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由于缺乏患有肝功能严重损伤(Child Pugh C级)的患者和转氨酶升高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的临床数据,该药在这类患者中禁止使用。
18岁以下患者。如果有部分患者,在首次服用后即发生超敏反应和变态反应,应该立即告知医生。
极少数患者,在首次服用后会发生由过敏性反应导致的威胁生命的休克。在这些情况下应停用拜复乐并给予相应治疗(如针对休克的治疗)。
拜复乐能够延长一些患者心电图的QT间期。和男性相比,由于女性患者倾向于更长的QTc间期,可能对引发QTc间期延长的药物更敏感。老年患者也更容易受与QT间期有关药物的影响。因为QT间期延长的程度可能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不应超过推荐剂量和输注速度(在90分钟内0.4g)。但是,在肺炎患者中没有观察到拜复乐血药浓度和QTc间期延长相关。QT间期延长可以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生危险增高。在拜复乐治疗的超过9000名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没有因QTc间期延长导致的心血管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但某些潜在条件可以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由于缺少拜复乐用于下列患者人群的临床经验,因此,在这此人群中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已知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
无法纠正的低钾血症患者;
接受I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Ⅲ类(如: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
因不能排除拜复乐在下列情况对QT间期的累加效应,在下列情况下应慎用莫西沙星:
患者接受了可延长QT间期药物的伴随治疗,如西沙必利、红霉素、抗精神病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患者当前具有可致心律失常的条件,如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急性心肌缺血;
患者患有肝硬化,在这些患者不能排除既往的QT间期延长;
可能对引发QTc间期延长的药物更加敏感的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
曾经报告拜复乐可引起暴发性肝炎,并可能因此而导致肝衰竭(包括死亡病例)(参见【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了肝衰竭相关症状,应建议患者在继续治疗前立即联系医生。
曾经报告拜复乐引起的大疱性皮肤反应,如史蒂文斯一约翰逊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参见【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了皮肤和/或粘膜反应,应建议患者在继续治疗前立即联系医生。
使用喹诺酮类可诱发癫痫的发作,对于已知或怀疑有能导致癫痫发作或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拜复乐时要慎重。
有报导在使用包括拜复乐在内的广谱抗生素时会出现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因此,在使用拜复乐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时,需要考虑这个诊断,这一点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需立即采取足够的治疗措施,在发生了严重腹泻的患者中,禁止使用可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
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慎用莫西沙星,因为可能会加重症状。
在使用包括莫西沙星的喹诺酮类治疗中有可能出现肌腱炎和肌腱破裂,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同时使用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曾经有治疗完成数月后发生的报道案例。一旦出现疼痛或炎症的症状,患者需要停止服药并休息患肢。
已经证实,喹诺酮类药物能够导致患者光敏反应。但是,在特别设计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拜复乐的光敏反应。另外,上市以来没有临床证据证明拜复乐引起光敏反应。尽管如此,仍应建议患者避免在紫外线及日光下过度暴露。
针对复杂盆腔感染患者(如伴有输卵管-卵巢或盆腔脓肿),需考虑经静脉给药进行治疗,而不推荐口服0.4g拜复乐片进行治疗。
不推荐莫西沙星用于MRSA感染的治疗。如果怀疑或确定为MRSA感染,则应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开始治疗。
莫西沙星的体外活性可能会通过抑制分支杆菌的生长来干扰分支杆菌培养试验,因此对于正在使用拜复乐的患者来说样本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有报道显示,在接受喹诺酮药物包括拜复乐的患者中曾经出现过导致感觉异常、感觉减退、感觉迟钝或无力的感觉或感觉运动的多发性神经病。如果患者在接受拜复乐治疗时出现了例如疼痛、烧灼感、麻刺感、麻木或无力的神经学症状,建议在继续使用拜复乐治疗之前通知医生(参见【不良反应】)。
即使在第一次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也可能会发生精神病学反应,包括莫西沙星。在罕见病例中出现了发展为自杀意念和自我伤害行为的抑郁或精神病反应,例如企图自杀(参见【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反应,应该停止使用拜复乐并进行适当的疾病治疗。在精神病患者或具有精神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中使用拜复乐时建议谨慎小心。
因为对氟喹诺酮耐药的奈瑟氏淋球菌广泛传播并且患病率升高,所以对盆腔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莫西沙星单药治疗,除非可以排除为对氟喹诺酮耐药的奈瑟氏淋球菌。如果不能排除为对氟喹诺酮耐药的奈瑟氏淋球菌感染,则应考虑在莫西沙星经验治疗中增加一种针对奈瑟氏淋球菌的抗生素(例如一种头孢菌素)。
对于那些在临床需关注钠摄入量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肾病综合征等),应考虑额外的钠负荷。
因中枢神经系统(CNS)反应和视力异常,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损害患者的驾驶或操作机械的能力(参见【不良反应】)。
请将输液器针头垂直扎入橡胶塞内环中心,勿用力过大以避免胶塞受损。临床上未证实莫西沙星与下述药物相互作用:阿替洛尔、雷尼替丁、钙补充剂,茶碱、口服避孕药、格列本脲、伊曲康唑、地高辛,吗啡、丙磺舒。对这些药物不需要调整剂量。
抗酸药、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莫西沙星与抗酸药、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同时服用会因为与这些物质中的多价阳离子形成多价螫合物而减少药物的吸收。这将导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比预期值低,因此,抗酸药、抗逆转录病毒药(如去羟肌苷)。其他含镁或锦的制荆,硫糖铝、以及含铁或锌的矿物质,至少需要在口服莫西沙星4小时前或2小时后服用。
雷尼替丁:与雷尼替丁合并用药并不改变莫西沙星的吸收参数。吸收参数( Cmax,tmax,AUC)的比较,表明胃PH值对莫西沙星从胃肠道的吸收没有影响。
钙补充剂:服用大剂量钙补充剂时,仅轻微减少吸收速率而对吸收程度没有影响。可以认为,大剂量钙补充剂对奠西沙星的影响不具有临床相关意义。
茶碱:与人体外研究数据一致,莫两沙星对稳态时的茶碱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提示莫西沙星对P450酶的IA2亚型无影响。
华法令:据观察,莫西沙星与华法令同时服用未发现对药代动力学,凝血酶原时问和其他凝血参数有影响。
国际标准化比值的改变(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曾有报道患者同时服用抗凝剂和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抗生素,抗凝活性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感染(及其炎症过程),年龄,和一般状况。尽管莫西沙星和华法令的相互作用在临床试验中未经证实,但应监测INR,如有必要相应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口服避孕药:莫西沙星与口服避孕药同时服用未发现相互作用。
抗糖尿病药:格列本脲和莫西沙星同时服用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伊曲康唑:莫西沙星与伊曲康唑同时服用时伊曲康唑的暴露(AUC)仅少量改变。伊曲康唑对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性影响。当服用伊曲康唑时同时给予莫西沙星不需要调整剂量,反之亦然。
地高辛:莫西沙星对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严重影响,反之亦然。在健康受试者多刺量给药达稳态后,莫西沙星将地高辛稳态Cmax提高约30%,而没有影响AUC和波谷水平。
吗啡:肠外给予吗啡同时服用莫西沙星,并不减少口服莫西沙星的生物利用度,且Cmax(17%)仅稍有下降。
阿替洛尔:莫西沙星对阿替洛尔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性影响。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边缘增加(约4%),峰值浓度减少10%。
丙磺舒:在一项观察丙磺舒对肾脏排泄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中未发现丙磺舒对莫西沙星的全身清除率和肾脏清除率有明显影响。
炭:同时口服炭及0.4g莫西沙星在体内能阻止80%药物吸收,从而减少药物的全身利用。药物过量时,在吸收早期应用活性炭能阻止药物的进一步全身暴露。静脉给药后,活性炭只能轻度减少药物的全身暴露(约20%)。
食物和乳制品:食物(包括乳制品)的摄入不影响莫西沙星的吸收。因此,莫西沙星的服用时间不受进食的影响。
莫西沙星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一样,毒性靶器官均为血液系统(狗及猴的骨髓细胞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猴的惊厥)和肝脏(大鼠、狗及猴的肝酶升高、单细胞坏死)。这些变化均于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莫西沙星后出现。
在狗体内进行的局部耐受性研究中,静脉注射莫西沙星后未出现局部不耐受的征象。经动脉内注射用药后,动脉周围软组织可见炎性变化,提示应避免经动脉内注射使用莫西沙星。
致癌、遗传毒性
虽然有关莫西沙星致癌作用的常规长期研究尚未进行,但该药进行了基因毒性体内和体外试验。此外,在大鼠身上进行了对于人类的致癌作用加速试验(诱癌/促癌试验)。Ames试验中4次为阴性,中国苍鼠卵巢HPRT的突变试验和大鼠原发肝细胞的UDS试验也均为阴性。而其他喹诺酮类TA102的Ames试验为阳性,体外试验显示大剂量莫西沙星(300mg/ml)可致中国苍鼠的V79细胞出现染色体异常。然而,小鼠体内未核实验为阴性结果。此外,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小鼠的显性致死测定为阴性。总之,体内实验的结果充分反应了其体内的基因毒性。在大鼠的诱癌/促癌试验中未发现其有致癌的证据。
光毒性
莫西沙星对光很稳定且潜在光毒性很低。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均显示莫西沙星的光毒性较其他喹诺酮小。给小鼠一些喹诺酮类药物并同时照射紫外线,这些喹诺酮类药物可增加紫外线的光致癌作用。尚未进行莫西沙星的光致癌作用研究,在志愿者的Ⅰ期研究中证实莫西沙星无潜在的光毒性。
心电图*
高浓度的莫西沙星对心脏延迟整流钾电流有抑制作用,因此导致QT间期延长。给狗口服大于90mg/kg莫西沙星进行毒理研究,导致血药浓度大于16mg/l,引起QT间期延长,但未出现心律失常。仅当累积静脉给药高于50倍人用剂量(>0.3g/kg)后,可导致血药浓度≥0.2g/l(高于静脉给药治疗浓度的30倍),可见可逆的非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眼毒性
大鼠和猴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6个月)显示无眼毒性。在狗实验中,给予高剂量(≥60mg/kg)时血浆浓度≥20mg/l,可引起视网膜电流图的变化,个别动物出现视网膜萎缩。
关节毒性
众所周知,喹诺酮类可以造成未成年实验动物的承重关节软骨的病变。可造成幼年狗的关节毒性的最小口服莫西沙星是推荐最大治疗剂量(0.4g/50kg人体重)的4倍,其血药浓度为推荐治疗剂量时血药浓度高2~3倍。
生殖毒性
以大鼠、兔和猴进行的生殖研究表明,莫西沙星可以通过胎盘。对大鼠(口服和静脉注射)和猴(口服)的研究表明,给予莫西沙星后未显示致畸作用和对生殖力的损害。兔静脉给药20mg/kg可观察到骨骼畸形。该研究结果与已知的喹诺酮类药物对骨骼发育的影响一致。在人治疗浓度,猴和兔的流产发生率增多,在大鼠,当口服剂量为按mg/kg体重计算使血药浓度在人治疗剂量范围内所推荐的最大药物剂量的63倍时,会出现胎鼠体重减少、流产增多、轻度延长孕期和一些雌性和雄性幼鼠自发活动增加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