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主要成份是甲磺酸培氟沙星。
辅料:葡萄糖,亚硫酸氢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盐酸。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光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昏、头痛、眩晕、嗜睡或失眠等。
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型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4.偶可发生:
①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
②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③静脉炎;
④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⑤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中度,并呈一过性。
6.曾有过敏性休克报道。
1.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包括脑动脉硬化或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权衡利弊应用。
2.肾功能减退者应用本品时需根据减退程度调整剂量。
3.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4.用药期间避免紫外光照射及日光照射。
5.本品静滴时间每100ml不少于60分钟。
6.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如发现溶液浑浊,药液内有异物,瓶身细微破裂、封口松动或瓶盖不完整等切勿使用。
1、茶碱类:合用时会抑制茶碱的代谢,提高茶碱血药浓度,甚至蓄积。应注意合用时适当减少茶碱类药物剂量及监测茶碱浓度。
2、钙离子拮抗剂:如与硝苯吡啶等合用时,会影响培氟沙星的血药浓度,应减量或监测培氟沙星血药浓度。
3、H2受体阻滞剂 如与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减缓培氟沙星的排泄,清除率显著降低,易形成药物蓄积。二者应避免同时应用。
4、抗生素:培氟沙星与妥布拉霉素、甲氧西林合用时,对绿脓杆菌、利斯特菌所致脑膜炎有良好疗效。与利福平、氯霉素合用,则产生拮抗作用,应避免同时应用。
5、丙磺舒:合用时,丙磺舒可通过阻断肾小管的分泌,延迟培氟沙星的消除。故二者应避免同时应用。
6、非甾体抗炎药:培氟沙星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新、布洛芬、炎痛喜康等)合用,会产生拮抗作用,应避免同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