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金刚乙胺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金刚乙胺片
英文名称:Rimantadine Hydrochloride Tabetablds
商品名称:金迪纳
成份:
金刚乙胺
适应症:
本品用于预防A型流感病毒株引起的感染。本品可补充接种的预防作用,可用于儿童以及成人。本品特别推荐用于具高度危险性的个体,如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以及慢性病人;以及胰管粘稠物阻塞症和禁忌或不可能接种的个体。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及l0岁以上儿童为每日0.2克,可1次或分2次给药。预防性治疗的开始及持续时间依接触类型而定。与病毒性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如为同一家庭的成员时,应在24—48小时内开始给药,并持续8~10日。无密切接触而进行季节性预防,应在病原体鉴定为A型流感病毒后即开始给药。预防性治疗应持续4—6周。

老人因肾清除率随年老而降低,剂量可能应减至每日0.1g或分2次给药。 1~10岁儿童,每日5mg/Kg(不超过150mg),1次或分2次服。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腹泻.

  2. 神系统障碍:神经过敏,失眠,集中力差,头晕,头痛,老年人步态失调.

  3. 其他;无力,口干

以上不良反应在继续用药后均可消失。
禁忌:
对金刚烷类药物过敏者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据报道,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服用盐酸金刚烷胺后,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增加了。在本品临床试验中,对部分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没有服用抗惊厥药而用金刚乙胺观察,发现癫痫样发作仍有活动,疾病发作时,应停用本品。

对肾和肝功能不全者,金刚乙胺的安全性和药物动力学仅仅是服用单一剂量后评价的。在无尿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次剂量研究中与年龄相仿的健康组进行对照,表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大约低40%,清除半衰期长了1.6倍。在对14 名慢性肝病患者(大多数是稳定性肝硬变)的研究中,服用了单一剂量的金刚乙胺后,测到的药动学并没有改变。然而,10位患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服用单一剂量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比健康受试组的低50%,因为金刚乙胺及代谢物在血浆中潜在积累,所以,肾和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

在治疗(A 型)流感患者期间,应该考虑到接触者是极易被传染耐金刚乙胺病毒的风险。在治疗中已经出现耐金刚乙胺A型流感病毒的菌株,并且耐药性的病毒已经体现了传染性,可导致典型流感。尽管耐药性病毒恢复的频率、速度和临床重要性仍未被确立,而一些小规模研究发现,10~30%的敏感病毒感染的患者,用金刚乙胺治疗,即有金刚乙胺抵抗病毒颗粒排出。

对于排出耐药病毒的那些患者,金刚乙胺临床反应尽管较慢,但与没有排出耐药病毒的患者的临床反应并没有明显不同。对于受耐药病毒感染的受试者研究,说明金刚乙胺治疗的活性或效果的数据目前没有得到。
药物相互作用:

西米替丁 其慢性的作用在金刚乙胺的代谢是未知的。当正常的健康成人服用单一剂量100mg的本品,1小时后开始服用西米替丁(300mg每日四次),总体的单一剂量的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减少了18%,(与没有服用西米替丁的相同条件的受试者总体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作对照。)扑热息痛 给几位健康志愿者服用本品(100mg,每日二次),持续13天,在第11天服用扑热息痛(650mg,每日四次),持续8天。在第11天与第13天评价金刚乙胺的药物动力学,发现和扑热息痛一同服用后,金刚乙胺的血药峰值浓度和AUC值降低了约11%。

阿司匹林 12位健康志愿者服本品(100mg,每日二次),持续13天,在第11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650mg,每日四次),持续8天,在第11天和13天评价金刚乙胺的药物动力学,发现和阿司匹林一同服用后,金刚乙胺的血浆峰值浓度和AUC值降低了约10%
化学成份:

化学名称为:α-甲基-1-金刚烷甲基胺盐酸盐

分子式:C12H21N·HCl

分子量:215.76
生产企业:
东北制药总厂
药物分类:
抗病毒药
相关药品:

阿巴卡韦双夫定片
阿昔洛韦片
恩替卡韦片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用阿昔洛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