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可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药物配制:用3ml注射用水缓慢地注入含替考拉宁瓶内,轻轻转动小瓶,直至粉末完全溶解,注意不能产生泡沫。如有泡沫形成将瓶放置15分钟,直到泡沫消失,将液体完全吸人注射器中,配置好的溶液可加入下列注射液中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与0.9%氯化钠复方注射液或腹膜透析液中。测定血清药物浓度可优化治疗。
肾功能正常的成人及老年患者。
中度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首剂:静脉给药0.4g(2瓶),以后维持剂量:0.2g(1瓶)每日一次,静脉给药。
重度感染:骨关节感染. 败血症. 心内膜炎. 腹膜炎等。首剂:每12小时静脉给药0.4g(2瓶),连续3次,以后维持剂量0.4g(2瓶),每日一次,静脉给药。
口服给药用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伪膜性肠炎,剂量为100-500mg,每日2-4次,疗程10天。
肾功能不全的成人和老年患者。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第4天开始减少剂量,具体剂量如下:
中度肾功能损害者:肌酐清除率在40-60ml/min患者,剂量应减半,可原有剂量隔日给药一次,也可原有剂量减半每日一次。
重度肾功能损害者:肌酐清除率小于40-60ml/min以及血透析患者,替考拉宁用量应是正常人的1/3。可原有剂量每3日用药一次,也可用原有剂量的1/3每日一次。替考拉宁不能被透析清除。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者:首剂0.4g(2瓶)静脉给药,随后第一周按每升透析液20mg给药,第二周按每升透析液10mg给药,第三周按每3升透析液20mg给药。
本品毒性低,患者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一般轻微且短暂,大多无需中断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罕见。
报道主要有以下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性静脉炎。
过敏反应:皮疹、瘙痒、支气管痉挛、药物热、过敏反应。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神经系统反应:嗜睡、头痛。
血常规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
肝肾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和/或碱性磷酸酶增高,一过性血肌酐增高。
其他虽已报道,但尚未明确与本药是否有关的不良反应有:轻微听力下降、耳鸣及前庭功能紊乱。
本品与万古霉素可能有交叉过敏反应,故对万古霉素过敏者慎用。但用万古霉素后所致“红人综合征”者仍可使用本品。
治疗期间应定期作血液学、肝、肾功能检查。
有下列情况者应对肾、耳功能进行监测:
肾功能不全者长时间用药。
使用神经毒或肾毒性药物之后或与这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粘菌素E、两性霉素B、环孢素、顺铂、呋塞米(速尿)和依他尼酸(利尿酸)。
本品用3ml注射用水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应轻轻转动小瓶,直至完全溶解,避免形成泡沫,若已形成泡沫,否则液体静置15分钟,再抽出液体。
本品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溶液稀释后静滴,需现配用或4℃冰箱保存,贮存时间超过24小时建议不要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