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每晚睡前口服一次,剂量应个体化。
成年人初始剂量为10mg,根据临床效果,在用药1~2周后可增加到20mg。
对口服β2受体激动剂耐受性良好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20mg。
肾功能不全 (GFR≤50ml/分肾小球滤过率) 的病人,初始剂量建议用5.0mg。根据临床效果,在用药1-2周后可增加到10mg。
2-5岁儿童:亚洲儿童推荐的初始剂量为5mg。
6-12岁儿童:一天10mg,不建议亚洲儿童的使用剂量超过10mg。
大多不良反应属于拟交感神经胺类药物的特征,不良反应的强度具有剂量依赖性。通常在治疗1-2周后对这些副作用可产生耐受性。
药物不良反应表
| 发生频率 | 药物不良反应 | |
| 系统器官分类(SOC) | 首选术语(PT) | |
| 十分常见,≥1/10 |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病类 | 震颤,头痛,行为障碍,如躁动 |
| 常见,<1/10且≥1/100 | 心脏器官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精神病类 | 心悸,持续肌肉痉挛,睡眠障碍 |
| 偶见,<1/100且≥1/1000 | 心脏器官疾病,精神病类 | 行为障碍,如易激动,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期外收缩 |
| 罕见,<1/1000且≥1/10000 频率未知* | 心脏器官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精神病类,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 心肌缺血、恶心,行为障碍,如活动过度,荨麻疹和皮疹 |
由于特布他林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GFR≤50ml/min)使用本药,初始剂量应当减半。
对于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考虑到患者肝脏将班布特罗代谢为特布他林的能力可能受损,因此每日用药剂量必须采用个体化。从临床操作的角度考虑,这些患者直接使用活性代谢产物,特布他林(博利康尼TM)可能更合适。
和所有β2受体激动剂一样,用于甲状腺毒症的患者时,需要注意观察。
在拟交感神经药(包括帮备)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血管效应。根据一些上市后数据和发表的文献,有证据显示罕见发生与β激动剂相关的心肌缺血事件。对于患有潜在严重心脏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时,若出现胸痛或心脏病恶化的其它症状时,应寻求医疗帮助。应特别注意评估诸如呼吸困难和胸痛之类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源于,呼吸系统或心脏。
虽然本品的适应症中未包括早产的治疗,但是应该注意到班布特罗会代谢成特布他林,而特布他林不得作为保胎药用于已患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存在缺血性心脏病显著风险因子的患者中。
由于β2受体激动剂有致高血糖的效应,伴有糖尿病的哮喘患者使用本药时应加强血糖控制。
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能导致潜在的严一重低钾血症。急性严重哮喘发作的患者需特别注意,因为低氧血症可能加重相关的风险。伴随的治疗也可能会引起低血钾效应。(见【药物相互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监测血清钾水平。
与其它拟交感胺类药合用作用加强,毒性增加。
不宜与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合用。
肌松药氯琥珀胆碱(琥珀胆碱)由血浆胆碱酯酶灭活,班布特罗能部分抑制血浆胆碱酯酶,从而延长氯琥珀胆碱(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剂量依赖的,停用班布特罗后能完全翻转该作用。与其它由胆碱酯酶代谢的肌松药也会有这种相互作用。
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能会引起低钾血症,同时使用黄嘌呤衍生物、类固醇和利尿剂会加重这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