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和预防支气管哮喘时口腔吸入(见图示一),成人一般每次0.05-0.1mg,即1-2揿,一日3-4次。重症患者用全身性皮质激素控制后再用本品治疗,每日最大量不超过1mg(20揿)。儿童用量按年龄酌减,一每日最大量不超过0.4mg(8揿)。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不论对成人或儿童,可以对剂量进行调整,直至症状得到控制;或根据个体反应将剂量调节至最低有效剂量。
图示一
使用时除去助动器帽,瓶身倒置,摇匀(见图示.);
缓慢呼气(见图示..);
将助动器口含在口中,对准咽喉,在深深吸气的同时立即揿压阀门,使药雾充分吸入(见图示...);
屏息十秒,以便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见图示::);
如需再次吸人,至少等一分钟后,再按第二至第四步重复操作。
用于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时鼻腔吸入(见图示二),成人一般每次每鼻孔0.05-0. 1mg,即1-2揿,一日3—4次。儿童用量按年龄酌减,每日最大量不超过0.4mg(8揿)。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
图示二
使用时,按(图示.)拔下口腔用助动器,更换为鼻腔用助动器(见图示..);
按(图示...)方向摇匀;
轻轻呼气使鼻孔通畅;
将头部稍向后倾斜,掩盖一鼻孔,瓶身倒置,将助动器喷嘴对准另一鼻孔,揿压阀门,将药雾充分喷入鼻孔(见图示::),同时轻轻经鼻孔吸气,然后经口部呼气;
在另一鼻孔重复第四步操作。
本品对个别人有刺激感,咽喉部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但吸后立即漱口可减轻刺激感,并可用局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无钠水潴留作用。偶见声嘶或口干,少数可因变态反应引起皮疹。
少数患者可出现鼻、咽部干燥或烧灼感、喷嚏或轻微鼻出血等。
不良反应:
本品适用于轻症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加用其它平喘药;
用药后应在哮喘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逐渐停用口服皮质激素,一般在本品治疗4-5天后才慢慢减量停用;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慎用于活动性或静止期肺结核患者;
鼻腔和鼻旁窦伴有细菌感染时,应给予适当的抗菌治疗;
对于采用口服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如肾上腺功能已有损害时,若改用本品,要注意脑下垂体一肾上腺系统的完全复原;
对于过量使用本品的患者、对本品高敏性患者及近期口服类固醇的患者,可能会产生全身性反应;
虽然本品可控制季节性鼻炎的大多数症状,但当受到夏季异常的变应原诱发时,用本品的同时应采用其它治疗,尤其是对眼部症状;
首次使用或用后放置一周以上再使用时,应先向空气中试喷;如遇喷不出情况,请确认使用是否正确或检查助动器喷孔是否堵塞;
本品系受压容器,严禁受热,撞击或在瓶上戳刺,即使将药用完也应避免;
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本品可能对甲状腺对碘的摄取、清除和转化率有影响;
胰岛素能与本品产生拮抗作用,糖尿病者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