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
英文名称:Cefamandole Nafate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孟多酯钠。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以及

败血症、腹腔感染等。
用法用量:

本品需用所附的专门溶剂(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完全溶解后使用。本品供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以5%碳酸氢钠2m1溶解本品1g,或2.5%碳酸氢钠2ml溶解本品0.5g后做深部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以上法溶解本品后,置于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盐水250毫升中,或溶解于上述液体50毫升中于5~10分钟内静脉注射完毕。

成人一日剂量为2.0~8.0g,分3~4次给药,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皮肤感染、无并发症的肺炎和尿路感染,每6小时0. 5~1g即可。

肾功能减退者可按肌酐清除率计算剂量。先予以首剂饱和量(1~2g),以后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分钟者每6小时给予2g,清除率为25~50ml/分钟和10~25ml/分钟者,剂量分别为每6小时和每12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低于10ml/分钟者每24小时0.5g。

1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小儿,根据感染程度,一日剂量为50~100mg/kg,分3~4次给予。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7. 8%,可有肌内注射区疼痛和血栓性静脉炎,后者较头孢噻吩为重。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Coombs反应阳性等,药物热偶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升高,多系暂时性。头孢孟多所致的可逆性肾病也有报告。

少数病人应用大剂量时,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和出血时间延长,多见于肾功能减退病人,系由于本品干扰维生素K在肝中的代谢,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有关。因此,在停药和注射维生素K后,凝血功能即可恢复正常,同时给予维生素K可预防此反应的发生。
禁忌: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cephamycin)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时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10%;如作免疫反应测定时,则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20%。

  2. 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3. 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应慎用。

  4. 肾功能减退病人应减少剂量,并须注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若应用大剂量,偶可发生低凝血酶原血症,有时可伴出血,因此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应测定出血时间。

  5. 应用本品期间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含酒精饮料。

  6. 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时可出现直接抗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发生假阳性反应,采用葡萄糖酶法测定尿糖,其结果不受影响;以磺基水杨酸检测尿蛋白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应用本品期间可出现暂时性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制剂中含有碳酸钠,因而与含有钙或镁的溶液(包括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有配伍禁忌。两者不能混合在同一容器中;如必须合用时,应分开在不同容器中给药。

  2. 头孢孟多与产生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或胃肠道溃疡的药物同用,将干扰凝血功能和增加出血危险。

  3. 头孢孟多与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呋塞米、依他尼酸合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可能。

  4. 丙磺舒可抑制头孢菌素类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将增加头孢菌素类的血药浓度和延长其半衰期。

  5. 红霉素可增加本品对脆弱拟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100倍以上。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合用,在体外对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有协同作用。

生产企业:
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第二代头孢菌素
相关药品: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头孢克洛缓释片(II)
头孢克洛胶囊
头孢丙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