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过敏性或常年性鼻炎:
通常先于揿喷雾器6-7次作为启动,直至看到均匀的喷雾,然后鼻腔给药,每揿喷出糠酸莫米松混悬液约100mg,内含糠酸莫米松一水合物,相当丁糠酸莫米松50μg,如果喷雾器停用14日或14日以上,则在下一次应用时应重新启动。
在每次用药前充分振摇容器。
成人(包括老年患者)和青年:
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2揿(每揿为50μg),一日1次(总量为200μg),一旦症状被控制后,剂量可减至每侧鼻孔1揿(总量100μg),即能维持疗效。
如果症状未被有效控制,可增加剂量至每侧鼻孔4揿的最大每日剂量,一日1次(总量400μg),在症状控制后减小剂量。
在首次给药后12小时即能产生明显的临床效果。
3至11岁儿童:
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1揿(每揿为50μg),一口1次(总量为100μg)。季节过敏性或常年性鼻炎
在临床研究中报道与本品有关的局部不良反应(成人及青少年患者)包括头疼(8%),鼻出血如明显出血、带血粘液和血斑(8%),咽炎(4%),鼻灼热感(2%),鼻部刺激感(2%)及鼻溃疡(8%),这些不良反应常见于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时。鼻出血一般具有自限性,同时程度较轻,与安慰剂(5%)卡几比发生率较高,但与阳性对照的鼻腔用糖皮质激素(15%)相比发生率接近或较低,其他反应均与安慰剂当。
在小儿患者中,不良反应如头疼(3%),鼻出血(6%),鼻部刺激感(2%)及流涕(2%)的发生率均与安慰剂相当。
鼻腔吸入糠酸莫米松一水合物很少发生即刻过敏反应,极少有过敏反应和血管性水肿的报道。
罕有味觉及嗅觉干扰的报道。禁止刺穿喷嘴。
鼻喷雾器的清洁:
常规清洁鼻喷雾剂非常重要,否则将影响鼻喷雾剂的正常工作。清洁时,取下防尘帽,轻轻取下喷嘴,在温水中清洗喷嘴和防尘帽,然后在流动的水流下冲洗。禁止插入针或其他尖锐的器具刺穿喷嘴,此操作会损坏喷嘴,导致无法释放正确剂量的药物。清洗后可将本品放置于温暖的空间干燥,将喷嘴还原与瓶身相连,并盖上防尘帽。清洗后首次使用时需手揿喷雾剂2次以重新启动。
对于涉及鼻粘膜的未经治疗的局部感染,不应使用本品。
由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伤口愈合的作用,因而对于新近接受鼻部于术或受外伤的患者,在伤口愈合前不应使用鼻腔用糖皮质激素。
使用本品治疗12个月后未见鼻粘膜萎缩,同时糠酸莫米松可使鼻粘膜恢复至正常组织学表现。与任何一种药物长期使用时一样,对于使用本品达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应定期检查鼻粘膜,如果鼻咽部发生局部真菌感染,则应停用本品或需给予适当治疗,持续存在鼻咽部刺激可能是停用本品的一项指征。
对于活动性或静止性呼吸道结核感染、未经治疗的真菌、细菌、全身性病毒感染或眼单纯疱疹的患者慎用本品。
长期使用本品后未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受到抑制,但对于原先长期使用全身作用糖皮质激素而换用本品的患者,需加仔细注意。这些患者可因停止全身用糖皮质激素而造成肾上腺功能不全,需经数月后HPA轴功能才得以恢复。如果这些患者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时,应恢复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并给予其他治疗和采取适宜措施。
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小儿患者使用本品每日100μg长达一年,末发现其减慢生长发育速度。
在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换用本品时,某些患者尽管鼻部症状有所缓解,但可发生全身用药时糖皮质激素的停药症状如最初的关节和(或)肌肉痛、乏力及抑郁,这时需鼓励患者继续使用本品治疗。此外全身用激素转为鼻腔局部应用时亦可暴露出原先存在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结膜炎和湿疹,这些病症在全身用药时受到抑制。
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免疫功能可能受到抑制,故应警惕面临某些感染(如水痘、麻疹)的危险,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得到医生指导是重要的。
在鼻腔内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后,罕有报道鼻中隔穿孔或眼内压升高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