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产生心脏停搏、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QRS波增宽、P-R及Q-T间期延长,诱发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但较奎尼丁少见。快速静注可使血管扩张产生严重低血压、室颤、心脏停博。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脏传导异常。
胃肠道:大剂量较易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口苦、肝肿大、氨基转移酶升高等。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有荨麻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及斑丘疹。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主要见于长期服药者,静脉用药少见。
神经:少数人可有头晕、精神抑郁及伴幻觉的精神失常。
血液:溶血性或再生不良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及骨髓肉芽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肝肾:偶可产生肉芽肿性肝炎及肾病综合征。
肌肉:偶可出现进行性肌病及Sjogren综合征。
该药并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存活率。
交叉过敏反应:对普鲁卡因及其他有关药物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
老年人及肾功能受损者应酌情调整剂量。
用药期间一旦心室率明显减低,应立即停药。
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故透析后可加用一剂药。
用于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时需在使用地高辛的基础上应用。
静脉应用易出现低血压,故静脉用药速度要慢。
下列情况应慎用:
9.对诊断的干扰:
1. 干扰依酚氯铵(edrophonium chloride)的诊断试验,因本品有抗胆碱作用; 2. 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3. 心电图QRS波增宽、P-R及Q-T间期延长、QRS及T波电压降低7.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毒蕈碱药物合用时,效应相加;
与降压药合用,尤其静注本品时,降压作用可增强;
与拟胆碱药合用时,本品可抑制这类药对横纹肌的效应;
与神经肌肉阻滞剂(包括去极化型和非去极化型阻滞剂)合用时,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增强,时效延长。
分子式:C13H21N3O·HCl
分子量:2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