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
每24小时服1片,最好早晨服用。
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吲达帕胺的抗高血压疗效,只能增加利尿作用。大部分临床和实验室的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噻嗪和相关利尿剂包括吲达帕胺可能引起下述情况:
实验室参数
钾缺失和低钾血症,在某些高危人群更为严重(见注意事项)。在临床试验中,治疗4-6周的病人,10%出现低钾血症(血钾<3.4mmol/L);4%病人的血钾<3.2mmol/L。治疗12周后,血钾平均下降0.23mmol/L。
低钠血症伴低血容量引起脱水和直立性低血压。伴发的氯离子缺失可导致继发性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程度亦轻。
治疗期间,血浆中尿酸和血糖增加:在痛风和糖尿病的病人中应用这些利尿剂时,必须非常慎重地考虑其适应症。
血液学方面的病症,非常罕见: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高钙血症:十分罕见。
临床参数
在肝功能不全情况下,可能发生肝性脑病(见禁忌和注意事项)。
过敏反应,主要是皮肤过敏,见于以往过敏或哮喘病人。
斑丘疹,紫癜,可能加重原有的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恶心、便秘、口干、眩晕、疲乏、感觉异常、头痛等症状很少发生,而且大多随药物减量而缓解。
胰腺炎非常罕见。
当肝功能受损时,噻嗪及其相关类利尿剂可能引起肝性脑病。
如果发生此病,应立即停止应用利尿剂。水和电解质平衡
血钠
治疗前必须测定血钠,此后应进行规律的监测。任何利尿剂治疗都可能导致低血钠,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血钠降低起初可以无症状,因此规律地监测血钠是十分必要的;在年老和肝硬化的病人,监测的次数应更频繁(见不良反应及药物过量)。
血钾
低钾血症和缺钾是噻嗪及其相关利尿剂的主要危险。在某些高危人群中,例如在老年人、营养不良和/或多种药物治疗者、以及具有水肿、腹水的肝硬化病人、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人,必须预防低血钾的发生(<3.4mmol/L)。在这些情况下,低血钾可以增加洋地黄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
心电图中长QT间期的患者,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医源性的,用此药都有一定危险。低钾血症和心动过缓都是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有致命危险的扭转性室速)的诱发因素。在所有上述病例中,必须更多地进行
血钾监测。在治疗开始后的1周内,应进行首次血钾测定。测定出低血钾后,应进行相应的纠正。
血钙
噻嗪及其相关利尿剂可能减少尿中钙的排泄,引起短暂轻微的血钙升高。明显的高钙血症可能由于先前未被发现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致。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之前,应停止治疗。
血糖
在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监测十分重要,尤其当存在低钾血症时。
尿酸
在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痛风发作的机率可能增加,应注意检测血液中尿酸含量。
肾脏和排尿功能
只有当肾脏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成年人血肌酐低于25mg/L,即220μmol/L)时,噻嗪及其相关利尿剂才能够完全发挥作用。在老年人,必须依据年龄、体重和性别对血肌酐值进行调整,调整幅度可依据
Cockroft's公式:Clcr=(140-年龄)×体重/0.814×血肌酐
其中:年龄以“年”计算
体重单位:千克
血肌酐以微摩尔/升表示
此公式适于老年男性,对女性患者,公式所得结果还应乘以0.85。
在利尿剂治疗初期,由于引起水钠丢失而造成的低血容量使肾小球滤过减少,这可能导致血中的尿素和肌酐增加。这种短暂的功能性肾功能不全,在先前肾功能正常者不造成严重后果:但对于先前 肾功能
不足者,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运动员
此药含有的活性成分可能造成抗兴奋检测呈阳性反应,运动员对此应予以注意。
对驾驶机动车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本品不会影响警觉,但某些病人由于血压降低,可能引起反应性降低,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时,以及联合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时。因此,可以造成有关人员驾驶机动车和操作机器的能力下降。
与降压效果的联系
当本品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时,要减少给药剂量,至少在开始用药时要如此。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锂
在无钠饮食时(尿中的锂的排出减少)。吲达帕胺增加血锂浓度并导致锂盐过量的表现。然而如果同时应用利尿剂,应当严格监测血锂水平,并且调整用药量。
引起扭转性室速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阿司咪唑、苄普地尔、静脉用红霉素、卤泛群、喷他脒、舒托必利、特非那定、长春胺)。
扭转性室速发作(低钾血症、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为诱发因素)。
如果发生低血钾,不要使用会引发扭转性室速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联合用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全身性),高剂量的水杨酸钠:可能减弱吲达帕胺的抗高血压疗效。在脱水病人,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滤过减少)。应给病人补充水份,从治疗开始起监测肾功能。
其它降低血钾的化合物:二性霉素B(静注)、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全身性)、替克可肽、刺激性泻药:增加低钾血症的危险性(协同作用)。
监测血钾,必要时加以纠正。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特别当心。
应用非刺激性泻药。
巴氯芬:
加强降血压作用。给病人补液;在治疗开始时监测肾脏功能。
洋地黄类药物:
低钾血症易于诱发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作用。应注意监测血钾、心电图,必要时重新调整治疗。
须加考虑的联合用药
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安体舒通、氨苯蝶啶)
这种联合用药对某些病人有益,但不能排除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肾衰和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需要时监测血钾、心电图,必要时重新调整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F)抑制剂
在先前存在缺钠的情况下(特别见于肾动脉狭窄时),吲达帕胺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存在引起突发低血压和/或急性肾衰的危险性。
在原发性高血压,先前应用利尿剂治疗可能导致缺钠,必须注意:
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前,停用利尿剂3天;必要时可重新开始应用排钾利尿剂。
或在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采用低起始量,逐渐增加剂量。
在充血性心衰病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起始量应很小,可在减少排钾利尿剂的剂量后开始给药。
对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所有病人,在第1周时都要监测肾脏功能(血肌酐)。
引起扭转性室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二氢奎尼丁、双异丙毗胺),乙胺碘呋酮,溴苄胺,索他洛尔:
扭转性室速(低血钾、心动过缓及先前存在的QT间期延长为诱发因素)。
预防低钾血症,必要时予以纠正:监测QT间期。在扭转性室速发作时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用起搏器治疗)。
二甲双胍
利尿剂(特别是髓袢利尿剂)所诱发的功能性肾功能不全,能够激发二甲双胍引起的乳酸性酸中毒。
血肌酐水平在男性超过15mg/L(135μmol/L)、在女性超过12mg/L(110μmol/L)时,不要应用二甲双胍。
碘造影剂
在利尿剂造成的脱水情况下,碘造影剂增加急性肾衰的危险性,特别是应用大剂量时。在给予碘化合物前,必须先进行补液治疗。
丙咪嗪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精神安定药
增强抗高血压作用,增加直立性低血压的危险性(协同作用)。
钙盐
尿中排钙减少导致高血钙的危险。
环孢菌素
在不增加循环中环孢菌素水平,甚至在没有水/钠缺失的情况下,仍存在血肌酐升高的危险性。
皮质激素、替可克肽(全身性)
降低吲达帕胺抗高血压疗效(由于皮质激素造成的水/钠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