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多巴酚丁胺。
辅料:亚硫酸氢钠、依地酸二钠、稀盐酸、注射用水。盐酸多巴酚丁胺适用于:心脏血液输出量不能满足体循环要求而出现低灌注状态,需要采用强心剂治疗的患者;由于心室充盈压异常升高,导致出现肺充血和肺水肿的危险,需要进行强心治疗的患者。下列情况可造成低灌注状态。
心源性
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性代偿失调。
作为常规口服强心剂、全身性血管扩张药以及利尿药的补充,对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暂时性的强心。
非心源性的。
由于创伤、手术、败血症或血容量不足导致急性低灌注状态,出现平均动脉压高于70mmHg且肺毛细管楔压为18mmHg或更高,并伴有对高容量及心室充盈压升高的反应不充分时。
继发于机械换气且伴有呼气终正压(PEEP)的低输出量。在采用运动负荷试验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时,盐酸多巴酚丁胺也许能用来替代体育运动。如同负荷试验中运动一样,当把盐酸多巴酚丁胺用于这一目的时,必须告知病人这种试验的潜在风险。此外,病人必须接受同样的严密监测,以进行标准的运动负荷试验,包括连续的心电图监测。
给药方法:将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加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由于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半衰期短,所以必须以连续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继开始常速输注或继改变输注速度后,大约在10分钟之内血浆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可以达到稳定状态。因此,无需给予负荷剂量或大剂量快速注射,而且也不推荐这样做。
推荐剂量:对于绝大多数病人而言,能够使心输出量增加的输注速度范围为2.5至10ug/kg/分钟。要使血液动力学得到适当的改善,剂量常常需要高达20ug/kg/分钟。有报道称,在极少数情况下,输注速度高达40ug/kg/分钟。给药速度与治疗的持续时间必须根据病人的反应进行调整,并根据下列临床指征加以确定;血液动力学参数,例如心率和节律、动脉压、以及当时能够得到的参数,心输出量和心室充盈压的测定值(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左心房压),以及肺充血和器官充盈的体征(尿量、皮肤温度和精神状态)。给人输注的最高浓度曾经达到5000mg/L(250mg/50ml)。必须根据病人对液体的需求决定最后的给药容量。逐渐减少剂量通常是明智的,而不是突然停止使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治疗。
剂量单位:在大部分有关盐酸多巴酚丁胺的报告中均以与体重的相对关系来表达剂量,例如,ug/kg/分钟。这种方式有利于表明在婴儿与儿童中使用的剂量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体重的差别对盐酸多巴酚丁胺的作用影响不大;由于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剂量在每位病人中都需进行调节,在成人中使用用ug/分钟作为单位可能更容易给药。盐酸多巴酚丁胺的起始剂量可能为100至200ug/分钟,随后逐渐增加到1000至2000ug/分钟或更高,这取决于每位病人的临床及血液动力学的反应。不得将盐酸多巴酚丁胺加入到含有5%碳酸氢钠的抑菌注射液或其它任何强碱性溶液中。由于可能存在着物理上的不相容性,建议不要将其它药物与盐酸多巴酚丁胺混合在同一种溶液中。不得将盐酸多巴酚丁胺与其它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及乙醇的稀释液共同注射。配制好的静脉输注液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含有盐酸多巴酚丁胺的溶液可能会呈粉色,假如出现的话,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加深。这一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药物的轻微氧化作用造成的,但在上述指定的重溶时间范围内药物的疗效不会明显地丢失。根据盐酸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决定输注速度;对液体输注速度的要求是为了提供特定的剂量,它是输注液中盐酸多巴酚丁胺浓度的一个函数。下表说明了分别采用3种盐酸多巴酚丁胺浓度(250、500以及1000mg/L)以不同速度给药时的用药剂量(ug/kg/分钟)
当低灌注状态主要是由心输出量减低所引起且同时发生心窒充盈压升高的时候,输注盐酸多巴酚丁胺可能对压力的恢复起到帮助作用。在治疗急性低灌注状态时,当容量得到补充以及肺楔压或中心静脉压升高,而心输出量和动脉压没有升高时,盐酸多巴酚丁胺也许能改善输出量并对动脉压的恢复有所帮助。
总之,当平均动脉压低于70mmHg且未出现心室充盈压升高时,可能存在着血容量不足,在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以前,需要用适当容量的扩容剂进行治疗。假如在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期间,尽管心室充盈压和心输出量处于适当的水平,而动脉血压维持在低水平或持续下降,此时可能需要考虑同时给予外周血管收缩药,例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
实验室检查:象其它β2激动剂一样,多巴酚丁胺能够使血清钾浓度产生轻度的下降,但极少达到低钾血症的水平。因此,应当考虑对血清钾予以监测。心率加快或动脉血压升高:盐酸多巴酚丁胺可能会引起心率加快或血压升高,特别是收缩压。在临床研究中,大约有10%的病人出现心律加快30次/分钟或更快,而大约7.5%的病人则出现收缩压升高50mmHg或更高。减少剂量通常能使这些作用迅速逆转。以前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更有可能出现过高的增压反应。
房室传导加强:由于盐酸多巴酚丁胺能促进房室传导,患有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病人可能会发生快速的心室反应。
室性心动过速:盐酸多巴酚丁胺可能会促进或加剧心室的异位活动:极少数情况下它会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心室充盈受损及心室流出道受阻:在大部分患有机械性障碍的病人中,影响肌肉收缩力的药物,包括盐酸多巴酚丁胺,不能改善血液动力学,这种障碍干扰了心室的充盈或流出,或两者均有。在心室顺应性明显降低的患者中强心作用可能不明显,这种情况见于患有心包填塞、主动脉瓣狭窄以及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下狭窄的病人中。如果心脏扩大或它的作用低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过高的作用时,在某些病人中也许可以看到有益的强心作用。
过敏:有的过敏反应与盐酸多巴酚丁胺有关,包括偶有报道的皮疹、发热、嗜酸性细胞增多以及支气管痉挛。
假如给病人使用了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盐酸多巴酚丁胺的效能就可能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未受到抵消的盐酸多巴酚丁胺的α激动剂作用可能就会变得明显,包括外周血管的收缩以及高血压。相反地,α肾上腺素能的阻断可能会使β1和β2的作用明显,从而导致心悸和血管舒张。
临床研究表明:盐酸多巴酚丁胺与下列药物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这些药物包括洋地黄制剂、速尿、安体舒通、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硝普钠、硝酸异山梨醇、吗啡、阿托品、肝素、鱼精蛋白、氯化钾、叶酸及对乙酰氨基酚。致癌、致突变、胎儿受损
尚未在动物中进行终身研究以评估药物潜在的致癌作用。在一项细菌的突变分析中未观察到致突变的潜在可能。尚未在动物中进行过研究以评估药物对胎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