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例如:耳、鼻和喉部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
下呼吸道感染:例如: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单纯性泌尿道感染:例如:膀胱炎;
单纯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毛囊炎(包括脓疱性痤疮)、疖、痈、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结)炎、化脓性甲沟炎、皮下脓肿、汗腺炎、簇状痤疮、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
急性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子宫颈炎,由奈瑟氏淋球菌引起的肛周炎。
总病例12,615例中,不良反应报告例为317例(2.51%)。其主要内容有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软便:0.40%,胃部不适感:0.1%,欲吐、恶心、呕吐:0.09%)等。
重大不良反应
休克(发生率不详),过敏样症状(发生率不详):有时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血压降低、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喘鸣、眩晕、便意、耳鸣、出汗、发疹等),故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皮肤粘膜眼综合征(发生率不详)、中毒性表皮坏死症(发生率不详):有时出现皮肤粘膜眼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综合征),故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假膜性大肠炎(发生率不详):有时出现假膜性大肠炎等伴有血便的严重大肠炎(初期症状:腹痛、频繁腹泻),故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不详):有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肾损害,故应定期进行检查,并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不详)、PIE综合征(发生率不详):有时出现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的间质性肺炎、PIE综合征,若出现此类症状,应速停药并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等适当处理。
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不详),黄疸(发生率不详):AST(GOT)、ALT(GPT)、V-GTP上升等肝功能障碍,并出现黄疸症状,故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不详):有血小板减少发生的现象,故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重大不良反应(同类药)
全血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其他头孢类抗生素,有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的报告。
痉挛:肾功能衰竭患者,大量给其他头孢类抗生素,有引起痉挛等神经症状的报告。
其他不良反应
对本剂成分有休克既往史患者,不得用药。
对本剂成分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症既往史患者,原则上不给药,不得已时慎用。老年患者应注意下述内容及用量和给药间隔并观察患者状态,慎重给药。
老年患者多见生理功能降低,易出现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有时出现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
慎重用药(下述患者应慎重用药):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症既往史患者。
既往有过敏症状体质患者。
严重肾损害患者(应适当调节给药量盒给药间隔并参照[药代动力学]项)。
经口摄食不足患者或非经口维持营养患者,全身状态不良患者(有时表现维生素K缺乏症状,故应注意观察)。
老年患者(参照[老年患者用药]项)。
重要且基本注意:
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试纸反应以外的本尼迪特氏试剂,费林氏试剂及尿糖试剂进行的尿糖检查,有时成假阳性,故应注意。
直接库姆斯氏试验,有时呈阳性,故应注意。
4.用药须知
交付药物时: PTP包装的药物,应指导患者从PTP垫片取出药物后服用(据报道,因误服PTP垫片,其坚硬锐角部刺入食道粘膜,继而引起穿孔,并发纵膈炎等严重合并症)。抗酸药(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及H2受体拮抗剂与本品合用,可降低本品的吸收和血药浓度。
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似,同时服用丙磺舒,会抑制本品从肾脏排泄,导致AUC和Cmax升高。
尽管本品单独使用出现肾毒性少,但仍应密切注意与其它已知有肾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