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研究,在10047例中有54例(0.54%),发生了包括临床检验值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3035例中有18例(0.59%)出现了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的种类,发生率方面未显示老年人与非老年人间的差异。
严重不良反应
1. 休克、过敏症状(发生率不明):
服用本品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这时应仔细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措施。
2. 白细胞减少(0.1%以下)、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不明):
服用本品有时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应仔细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时,应终止给药,做适当处理。
3. 肝功能障碍(0.1%以下)、黄疸(发生率不明*):有时出现伴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三磷酸鸟苷(γ-GTP)升高等肝功能障碍、黄疸,应仔细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时,应中止给药,做适当处理。
一般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
1. 单次给药毒性[LD50(mg/kg)]:
2. 多次给药途径:
SD大鼠和比格犬52周口服给药试验均未见因药物引起的改变,估计无毒性反应剂量为1000mg/kg/天。
3. 遗传毒性:
微生物DNA损伤修复试验、微生物或小鼠细胞基因突变实验结果为阴性。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为阳性,大鼠微核试验为阴性。
4. 生殖毒性:
怀孕前及在妊娠早期给药试验(SD大鼠:30~1000mg/kg/天)、器官形成时期给药试验(SD大鼠:30~1000mg/kg/天;NZW种兔:10~300mg/kg/天)和围产期及哺乳期给药试验(SD大鼠:10~1000mg/kg/天)结果均没有显示因药物引起的明显改变。
5. 致癌性:
小鼠和大鼠试验给药剂量分别高达1500mg/kg/天和2000mg/kg/天,长达2年混合饵料投药,两种动物均未见致癌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