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
每日早晨吞服1片(20mg),不可咀嚼,对用其它治疗不愈的患者,每日早晨吞服2片(40mg)。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为2-4周,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的疗程通常为4-8周。
卓-艾氏综合症:
首次剂量为3片(60mg),每晨一次口服,然后按病情调节剂量为每日1~6片(20mg~120mg),其疗程视临床情况而定,每日超过4片(80mg)时,应分为两次服用。当怀疑胃溃疡时,应首先排除胃癌的可能性,因使用本品治疗可减轻其症状,从而延误诊断。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遗传毒性:
本品鼠伤寒冷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和大鼠肝脏DNA损伤试验结果阴性,小鼠微核试验结果难以判断。
生殖毒性:
大鼠给予本品13.8-138.0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35-345倍),其生育力和生殖行为未见明显异常。怀孕大鼠给予本品138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345倍),怀孕家兔给予69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172倍),未发现本品具有潜在致畸作用。
家兔给予本品6.9-69.1 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17-172倍),可见胚胎死亡、吸收胎和流产的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亲代大鼠给予本品13.8-138.0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35-345倍),子代动物呈剂量依赖性地出现胚胎/胎仔毒性和出生后的发育毒性。尚无怀孕妇女给药的充分的和严格对照的临床研究。少量资料报道,怀孕妇女服用本品后出现新生儿先天畸形。因此,怀孕妇女在使用本品前,应充分考虑本品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伤害。
致癌性:
大鼠连续24个月给予本品1.7、3.4、13.8、44.0和140.8 mg/kg/天(以50kg人每日服用20mg计,约为人用剂量的4-352倍),动物剂量依赖性出现胃肠嗜铬样细胞瘤,其中雌鼠因血中奥美拉唑浓度高于雄鼠,其肠嗜铬样细胞瘤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雄鼠,但此现象在正常大鼠中极少发生。另一项研究中,雌性大鼠连续1年给予本品13.8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35倍),之后停药1年,未见细胞瘤产生。但大鼠给药1年时,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肠嗜铬样细胞增生(给药组94%,对照组10%),二年时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缩小,但给药组肠嗜铬样细胞增生的发生率仍较高(46%/26%)。另外,一只大鼠(2%)出现罕见的原发性胃部恶性肿瘤,而在大鼠给药24个月的致癌试验中,未见此类现象发生,而且从历史资料来看,该种属大鼠无发生类似肿瘤的记载,由于仅出现一例,其意义难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