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英文名称:Cefoperaz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哌酮钠,处方中无辅料。
适应症:

单独用药:

  1. 本品可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 上、下呼吸道感染;
    • 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它腹腔内感染;
    • 败血症;
    • 脑膜炎;
    •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 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和其它生殖道感染;
    • 上、下泌尿道感染;
    • 骨和关节感染。
  2. 预防感染:

    本品可用于预防腹部、妇科、心血管和矫形手术患者的手术后感染。

联合用药:

本品抗菌谱广,单用本品已足以治疗绝大多数感染。病情需要时本品也可与其它抗生素联合使用。如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疗程中应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参见【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成人用法:

本品成人常用量为每日2-4克,分等量每12小时给药一次。严重感染时总剂量可增加到每日8克,分等量,每12小时给药一次。曾有报道,每日剂量高达12-16克时也未见并发症。

单纯性淋球菌尿道炎的推荐剂量为单次肌内注射本品500毫克。

药物应在臀大肌或大腿前侧的大肌肉群进行深部注射。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对严重胆道梗阻、严重肝病或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有必要作剂量调整。如未密切监测上述患者的血清浓度,则剂量不应超过每日2克。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由于肾脏不是本品的主要清除途径,肾功能衰竭患者如给予常用剂量(2-4克/日)时无需调整剂量。对肾小球滤过率<18毫升/分钟或血清肌酸酐值>35毫克/升的患者,本品的最大给药剂量为每日4克。

血液透析期间本品的血清半衰期略微缩短,因此应在血液透析阶段另行制定给药方案。

肝功能不全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对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应检测本品血清浓度,必要时调整剂量。如未密切监测上述患者的血清浓度,则剂量不应超过每日2克。

儿童用药:

头孢哌酮在婴儿和儿童中的剂量为每日50-200毫克/公斤体重,每6-12小时给药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400毫克/公斤体重,即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克(参见注意事项部分)。

新生儿用药:

出生不足8日的新生儿必须每12小时给药一次。

成人及儿童静脉输注给药:

如采用间歇静脉输注,每瓶本品(1或2克)应溶于20至100毫升可配伍的无菌静脉注射液中,于15分钟至1小时内输注完毕。如选用灭菌注射用水作为稀释液,药瓶内加入量不应超过20毫升。

如采用连续静脉输注,每克本品应溶于5毫升灭菌注射用水中,然后将其加入到适宜的静脉注射液中。

如采用直接静脉注射,本品每次给药的最大剂量成人为2克,儿童为50毫克/公斤体重。应将本品溶于适宜的稀释液中,配制成最终浓度为100毫克/毫升的注射液,注射时间不得少于3-5分钟。

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时,应在手术前30-90分钟静脉输注1克或2克本品。此剂量可每12小时重复给药一次,但不应超过24小时。对已知手术后发生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手术(如结肠直肠手术),或一旦发生感染可引起严重后果的手术(如开放性心脏手术和关节修复手术),本品可在手术后72小时内连续给药。

使用和配制方法:

  1. 静脉输注给药

    本品无菌粉末可用表2中所列任何一种可配伍的溶液配制后静脉输注给药,溶液用量不少于2.8毫升/每克本品。为配制方便,推荐每克本品用5毫升初配溶液配制。

    上述配制的溶液可用表3中所列任何一种溶液进一步稀释后静脉输注:

  2. 肌内注射给药:

    本品可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成肌内注射用溶液。如果注射用溶液浓度≥250毫克/毫升,应选用利多卡因溶液进行配制。配制时,可先将灭菌注射用水和2%的盐酸利多卡因溶液混合,使注射液中盐酸利多卡因浓度为0.5%左右。建议使用下面的两步稀释法:首先加入所需量的灭菌注射用水后振摇使本品粉末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所需量的2%利多卡因溶液并混匀。

    *实际得到的液体体积足以超过可抽取出的液体量和肌内注射所需的给药量。

不良反应:

通常不良事件是从临床试验期间及产品上市后的报告中收集的。很多事件可能是由服药以外的因素如潜在的疾病引起的。由于特定的因果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有可能无法确定,甚至许多不良事件并不是药物不良反应。即便还不能确定是否由头孢哌酮引起,我们还是报告了所收集到的所有不良事件。

过敏反应:与所有头孢菌素一样,曾有报道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嗜酸粒细胞增多、药物热。这类过敏反应易发生于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血液系统:曾有报导本品可引起中性白细胞轻微减少。与其它β-内酰胺抗生素一样,长期使用本品可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可出现直接库姆斯试验阳性反应。与文献报道的有关其它头孢菌素一样,也有本品引起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的报道。还有一过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和低凝血酶原血症的报道(参见【注意事项】)。

肝脏:曾出现过一过性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胃肠道:有大便习惯改变(稀便或腹泻)的报道,多为轻度或中度,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消失。

局部反应:本品肌内注射后耐受良好。偶尔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暂疼痛。与其它头孢菌素一样,本品经静脉内插管给药时,某些患者可在输注部位发生静脉炎。

该产品上市后报告了如下的不良事件:

全身变态性反应:过敏性反应(包括休克)。

胃肠道:伪膜性肠炎,呕吐

血液系统:出血(无其他特别说明)

皮肤/附属结构:Stevens Johnson综合征,瘙痒。
禁忌:
已知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警告:

本品使用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曾对头孢菌素、青霉素或其它药物过敏。青霉素过敏患者使用本品时应谨慎。对任何曾发生过某种类型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药物过敏的患者使用本品时应谨慎。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停药并给予适当治疗。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须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必要时吸氧、静脉给予激素,保持气道通畅,包括气管插管等治疗措施。
用药须知: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本品绝大部分经胆汁排泄。胆功能不全和/或胆道梗阻患者的血清半衰期通常会延长,尿中药物排出量会增加。即使严重肝功能异常患者其胆汁中本品仍可达到治疗浓度,而半衰期仅增加2-4倍。

一般注意事项

与其它抗生素一样,少数患者使用本品后出现维生素K缺乏。原因很可能与合成维生素K有关的肠道菌群受到抑制有关。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如囊性纤维化患者)和长期静脉营养的患者可能出现这种危险。应密切检测这类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应加用适量维生素K。

与其它抗生素一样,长期使用本品可导致不敏感细菌的过度生长。因此,在治疗期间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溶液稳定性

用下列各种注射稀释液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本品溶液在下述保存条件和规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超过规定时间而未使用的溶液应弃用)。

配制好的本品溶液可保存在塑料注射器中,或保存在软塑料注射液容器中。

已结冰的溶液使用前应在室温下解冻,解冻后而未使用的溶液应弃用,不可再反复冰冻。

物理配伍禁忌

本品溶液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溶液存在物理配伍禁忌,两者不能直接混合应用。如确需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参见【适应症】,可采用序贯间歇静脉输注给药,但必须重新选用另一根静脉输注管或在两次给药期间用足量适宜的溶液冲洗先前使用的静脉输注管,同时建议用药时先使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1. 酒精:

    有报道,患者在使用本品期间以及用药后5天内饮酒,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头痛和心动过速等特征性反应,其他一些头孢菌素也曾报道有类似反应。因此,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如同时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应格外注意。当患者需要喂食或胃肠外给予高营养制剂时,应避免在液体中含有酒精成分。

  2. 头孢哌酮与能产生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或胃肠道出血的药物同时应用时,要考虑这些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出血危险性增加。

  3. 实验室检查药物相互作用:

    用班丁氏液或费林氏液法检查尿糖时可出现假阳性。

  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直接混合后,两者抗菌活性将相互影响而减弱;因此两类药物联合应用时,不能在同一容器内给予。

生产企业:
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关药品: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注射用头孢他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