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
英文名称:Cefoperazone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2:1)
商品名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
成份:
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
适应症:

单独应用本品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上、下呼吸道感染;

上、下泌尿道感染;

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他腹腔内感染;

败血症;

脑膜炎;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骨骼和关节感染;

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和其他生殖道感染。

联合用药:

由于本品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因此单用本品就能够治疗大多数感染,但有时也需要本品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当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参见配伍禁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参见用法与用量肾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部分)。
用法用量:

本品应临用现配。

成人用药:

本品成人每日推荐剂量如下:

上述剂量分等量,每12小时给药一次。在严重感染或难治性感染时,本品的每日剂量可增加至8克(1:1头孢哌酮/舒巴坦,即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各4g)或12g(2:1头孢哌酮/舒巴坦,即头孢哌酮8g,舒巴坦4g)。病情需要时,接受1:1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患者可另外单独增加头孢哌酮的用量,所有剂量应等分,每12小时给药一次。舒巴坦每日推荐最大剂量为4克。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

参见注意事项部分

肾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

肾功能明显降低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毫升/分钟)舒巴坦清除减少,应调整头孢哌酮/舒巴坦的用药方案。肌酐清除率为15-30毫升/分钟的患者每日舒巴坦的最高剂量为2克,分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肌酐清除率<15毫升/分钟的患者每日舒巴坦的最高剂量为1克,分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遇严重感染,必要时可单独增加头孢哌酮的用量。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舒巴坦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有明显改变。头孢哌酮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血清半衰期轻微缩短。因此在血样透析后,应给予一剂头孢哌酮/舒巴坦。

静脉给药:

采用间歇静脉滴注时,本品每瓶用适量的5%葡萄糖溶液或0.9%注射用氯化钠溶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参见使用/操作说明本品的溶解部分),然后再用上述相同溶液稀释至20毫升,静脉滴注时间应至少为15-60分钟。

尽管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可作为本品静脉注射液的溶媒,但不能用于本品最初的溶解过程(参见配伍禁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部分和使用/操作说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部分)。

采用静脉推注时,本品应按上述方法溶解,静脉推注时间至少应超过3分钟。

肌内注射:

尽管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可作为本品肌内注射液的溶媒,但不能用于本品最初的溶解过程(参见配伍禁忌利多卡因部分和使用/操作说明利多卡因部分)。

使用/操作说明:

本品的溶解

本品每瓶内装1.5克和3.0克头孢哌酮/舒巴坦。

本品在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分别为10-250毫克/毫升和5-125毫克/毫升浓度范围内,可与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和0.225%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注射液等配伍。

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本品应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溶解(参见配伍禁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部分)。采用两步稀释法: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如上表所示),在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稀释至舒巴坦的浓度为5毫克/毫升的溶液(用2毫升初配液稀释至50毫升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或4毫升初配液稀释至100毫升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

用利多卡因

本品应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参见配伍禁忌利多卡因部分)。

为获得浓度≥250毫克/毫升的头孢哌酮溶液,应采用两步稀释法: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如上表所示),再用2%利多卡因溶液稀释,使约0.5%盐酸利多卡因溶液中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浓度分别达到250毫克/毫升和125毫克/毫升。
不良反应:

通常不良事件是从临床试验期间及产品上市后的报告中收集的。很多事件可能是由用药以外的因素如潜伏的疾病引起的。由于多数情况下不可能确定特定的因果关系(甚至许多不良事件并不是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即便在不能确定是否由本品引起的情况下,也在此报告了所收集到的所有不良事件。本品通常耐受良好,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可以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

大约有2500位患者参加的比较性或非比较性临床试验数据库中观察到下列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与其他抗生素一样,本品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有报道,腹泻/稀便最为常见(3.9%),其次为恶心和呕吐(0.6%)。

皮肤反应:

有报道,与所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样,过敏反应表现为斑丘疹(0.6%)和荨麻疹(0.08%)。这些过敏反应易发生在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中。

血液系统:

曾报道有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轻微减少(0.4%,5/1131)。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样,长期使用本品可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0.5%,9/1696)。在治疗过程中,某些患者可出现直接库姆斯试验阳性反应(5.5%,15/269)。与文献中有关其他头孢菌素的报道一样,本品可降低血红蛋白(0.9%,13/1416)和血细胞比积(0.9%,13/1409)。曾发生过一过性嗜酸细胞增多(3.5%,40/1130)和血小板减少症(0.8%,11/1414)。有报道,发生过低凝血酶原血症(3.8%,10/262)。

其他:

头痛(0.04%)、发热(0.5%)、注射部位疼痛(0.08%)和寒战(0.04%)。

实验室检查异常:

曾发现肝功能一过性升高,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SGOT)为5.7%(94/1638),血清丙酮酸转氨酶(SGPT)为6.2%(95/1529),碱性磷酸酶为2.4%(37/1518),胆红素为1.2%(12/1040)。

局部反应:

本品肌内注射耐受良好,偶有注射后注射部位出现一过性疼痛。与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样,当通过静脉插管注射本品时,某些患者可在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0.1%)。

有报道,本品上市后还发生了下列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心血管系统:低血压;胃肠道:伪膜性肠炎;造血系统:淋巴细胞减少症;皮肤/附件:瘙痒,Stevens-Johnson综合征;泌尿系统:血尿;血管系统:血管炎。
禁忌:
已知对青霉素类、舒巴坦、头孢哌酮及其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过敏反应

    有报道,接受β-内酰胺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严重的及偶可发生的致死性过敏反应。这些过敏反应更易发生在对多种过敏原有过敏史的患者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须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紧急处理,必要时应吸氧、静脉给予激素,并采用包括气管内插管在内的畅通气道等治疗措施。

  2.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

    头孢哌酮主要经胆汁排泄。当患者有肝脏疾病和/或胆道梗阻时,头孢哌酮的血清半衰期通常延长并且由尿中排出的药量会增加。即使患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时,头孢哌酮在胆汁中仍能达到治疗浓度并且其半衰期延长2-4倍。

    遇到严重胆道梗阻、严重肝脏疾病或同时合并肾功能障碍时,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同时合并有肝功能障碍和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监测头孢哌酮的血清浓度,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对这些患者如未密切监测本品的血清浓度,头孢哌酮的每日剂量不应超过2克。

  3. 一般注意事项

    与其他抗生素一样,少数患者使用头孢哌酮治疗后出现了维生素K缺乏,其机制很可能与合成维生素的肠道菌群受到抑制有关,包括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如肺囊性纤维化患者)和长期静脉输注高营养制剂在内的患者存在上述危险。应监测上述这些患者以及接受抗凝血药治疗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需要时应另外补充维生素K。

    与其他抗生素一样,长期使用本品可引起不敏感细菌过度生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其他全身应用的抗生素一样,建议在疗程较长时应定期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其中包括肾脏、肝脏和血液系统。这一点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其他婴儿特别重要。

  4.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头孢哌酮/舒巴坦临床应用经验表明,本品不会降低患者驾驶和操作机器的能力。

  5. 配伍禁忌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由于本品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混合后有配伍禁忌,因此应避免在最初溶解时使用该溶液。在两步稀释法中,先用注射用水进行最初的溶解,再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作进一步稀释,从而得到能够相互配伍的混合药液(参见使用/操作说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部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由于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有物理性配伍禁忌,因此两种药液不能直接混合。如确需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参见适应症联合用药部分),可采用序贯间歇静脉输注给药,但必须使用不同的静脉输液管,或在输注间歇期用一种适宜的稀释液充分冲洗先前使用过的静脉输液管。另外,建议在全天用药过程中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者给药的间隔时间尽可能长一点。

    利多卡因:

    由于本品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后有配伍禁忌,因此应避免在最初溶解时使用此溶液。在两步稀释法中,先用注射用水进行最初的溶解,再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进一步稀释,从而得到能够相互配合的混合药液(参见使用/操作说明利多卡因部分)。

FDA妊娠药物分级:
尚未进行孕妇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并且孕妇使用该药品的治疗获益可能胜于其潜在危害。或者,该药品尚未进行动物试验,也没有对孕妇进行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

有报道,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期间及停药后5天内饮酒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头痛和心动过速等特征性反应,其他一些头孢菌素也曾报道有类似反应。因此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时,如同时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应格外注意。当患者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时,应避免给予有酒精成分的液体。

实验室检查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Bennedict溶液或Fehling试剂检查尿糖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毒理研究:

临床前安全性资料

头孢哌酮在所有测试剂量下对青春期前大鼠的睾丸均产生不良反应。每日皮下注射1000毫克/公斤体重(约为成人平均剂量的16倍)可导致大鼠睾丸重量降低,精子生成受到抑制,生殖细胞数量减少和足细胞胞浆内空泡形成。损害的严重程度在每日100-1000毫克/公斤体重范围内与所用剂量的高低有关,低剂量可引起精子细胞轻微减少,在成年大鼠中未观察到这种作用。除最高剂量外,这种组织学损害在各剂量组中均为可逆性的。尽管如此,这些试验并未对大鼠以后的生殖功能进行评价。尚未确定上述发现与人体的关系。

在新生大鼠每日300毫克+300毫克/公斤体重用药组中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1:1)皮下注射1个月后可导致大鼠睾丸重量降低,并且出现未成熟的小管。由于年幼大鼠睾丸的成熟情况存在很大程度的个体差异,并且在对照组中也能发现未成熟的睾丸,因此尚不确定上述现象是否与试验药物有关。给予婴幼犬超过成人平均剂量10倍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时并未发现上述情况。
生产企业:
北京清华紫光制药厂
药物分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关药品: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注射用头孢他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