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治疗中-重度与绝经相关的血管舒缩症状。
治疗外阴和阴道萎缩。当仅为治疗外阴和阴道萎缩症状而使用,应考虑阴道局部用药的产品。
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当仅为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应仅在有明显骨质疏松危险的妇女和被认为不适合非雌激素疗法的妇女才考虑使用。
治疗因性腺功能减退、去势或原发性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低下症。
治疗适当选择的女性和男性转移性乳腺癌 (仅作症状缓解用)。
治疗晚期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仅作症状缓解用)。
激素替代治疗不应或继续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或痴呆。
必须经常认真权衡激素替代治疗的利弊,包括考虑继续治疗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见[注意事项]-警告) 。
雌激素单独使用或与孕激素联合使用,需在权衡妇女个体治疗目标和风险的情况下,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本品为处方药品,凭医生处方用药。
在给予有子宫的绝经后妇女进行雌激素治疗时,应该同时加用孕激素,以减少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无子宫的妇女则不必加用孕激素。
雌激素单独使用或与孕激素联合使用,需在权衡妇女个体治疗目标和风险的情况下,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
患者应该根据临床需要定期 (如每3个月或者6个月) 进行再评估,来决定是否仍然需要治疗 (见[注意事项』-警告)。
对于有子宫的妇女,当出现诊断不明的长期或反复的阴道异常出血时,应采取充分的诊断措施,如: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恶性疾病的可能。
治疗中-重度与绝经相关的血管舒缩症状和/或外阴和阴道萎缩。当仅为了治疗外阴和阴道萎缩症状,应考虑阴道局部用药的产品。
应该给患者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通常宜从每日0.3mg倍美力开始,随后剂量的调整要根据患者个体反应。医生应该定期对药物剂量进行重新评价,决定治疗是否仍然必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疗需要,倍美力治疗可以采用不间断用药或周期性用药方案(如服药25天,随后停药5天的疗法)。
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
当仅为了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应仅在有明显骨质疏松危险的妇女和被认为不适合非雌激素疗法的妇女才考虑使用。
应该给患者进行最低的有效剂量治疗,通常宜从每日0.3mg倍美力开始,随后的剂量要基于患者个体临床反应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反应进行调整。剂量应该由医生定期进行评价,决定治疗是否仍然必要。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疗需要,倍美力可以采用不间断的连续疗法,或者周期性用药方案 (如服药25天,随后停药5天的疗法)。
治疗因性腺功能减退、去势或原发性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低下症:
女性性腺功能减退:每天0.3mg或0.625mg,周期性服用(如服药三周停药一周)。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和子宫内膜的反应进行剂量调整。
在对因女性性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青春期延迟的临床研究中,用0.15mg的低剂量就可诱导乳房发育。在6-12个月的间期,剂量可以逐渐上调,直至达到适当骨龄增加和最终骨骺闭合。
临床研究提示用药剂量为0.15mg、0.30mg和0.6mg,对应的骨龄和年龄比率(△BA/△CA)分别为1.1、1.5和2.1。(倍美力无规格为0.15mg的产品)。
已有的数据提示,配合序贯使用孕激素,长期服用0.625mg的倍美力,足以产生人工周期,并可在骨骼成熟后保持骨矿物密度。
去势或原发性卵巢功能衰退:每天1.25mg,周期性服用。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反应,上下调整剂量。为保持疗效,可将剂量调整到有效控制病情的最低剂量。
治疗适当选择的女性和男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仅用于缓解症状):
建议每天三次,每次lOmg,持续至少三个月。
治疗晚期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仅用于缓解症状):
每天三次,每次1.25mg到2x1.25mg。疗效可根据磷酸酶检测结果和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来判断。
雌激素不应用于以下任一情况:
已知或怀疑妊娠 (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诊断不明的异常子宫出血。
已知、怀疑或曾患乳腺癌 (适当选择的正在进行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患者除外)。
已知或怀疑雌激素依赖的新生物 (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
活动性或有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病史 (如中风,心肌梗死) 或者静脉血栓栓塞病史 (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
活动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或肝脏疾病。
已知或怀疑对成份有过敏反应。
一般情况
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与单纯雌激素治疗相比有额外和/或增加的风险,包括会使心肌梗死、肺栓塞、浸润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
心血管风险
报告雌激素替代治疗 (ERT) 会增加中风和深静脉血栓 (DVT) 的风险。
应仔细观察有血栓形成疾病风险的病人。
有可能发生动脉脉管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和肥胖) 和/或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如有VTE的病史或家族史,肥胖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患者应进行适当地处理。
中风
在WHI的单用雌激素亚组研究中,报告单用雌激素妇女与安慰剂组相比,中风风险增加有统计学显著性 (45例对33例每10000人-年) 。在第一年里就可观察到风险增加并持续下去。如发生或怀疑发生中风,应立即停止使用雌激素。
静脉血栓栓塞 (VTE)
WHI单用雌激素亚组研究中,报告的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加 (23例对15例每10000人-年),有统计学显著性。肺栓塞(PE)的风险增加,但无统计学显著性。VTE (DVT和PE) 风险的增加被证明发生在用药的前两年内 (30例对22例每10000人-年)。如发生或怀疑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应立即停止使用雌激素 (见【临床试验】)。
可能的话,在接受可能会导致血栓栓塞风险增高的手术前至少4-6周或者长期卧床期间,应停用雌激素。
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
对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非对抗性雌激素的使用与子宫内膜癌风险的增加有关 (见【注意事项】-一般注意事项,其他的恶化情况)。据报道,单独使用雌激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不使用雌激素者的2-12倍,并且似乎与使用雌激素的剂量和时间有关。最大的风险似乎和长期使用有关,用5-10年或者更长者风险增加15-24倍,并且这种风险在停止雌激素替代治疗 (ERT) 后还至少维持8-15年。
在绝经后的雌激素治疗中增加孕激素可以降低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子宫内膜增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先兆病变。
对所有服用雌激素以及联合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妇女进行临床监测是重要的。对所有诊断不明的持续或反复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应采取恰当的诊断措施,以除外恶性疾病的可能。
乳腺癌
所有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的研究中报道的发生乳腺癌风险的结果不是很一致。其中最重要的随机化临床试验即妇女健康行动(WHI),WHI单用雌激素亚组的研究中,平均随访7.1年后,CEE (每天0.625mg) 与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不相关。
一些观察性研究报告,单独使用雌激素几年后乳腺癌的风险增加。风险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且似乎在停止使用5年内恢复到基线水平 (只有观察性研究有数据提示停药后的风险)。
据报告,雌激素使用能导致需进一步评估的异常乳腺摄片增加。
卵巢癌
在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中,多年使用之后发现,单用雌激素与卵巢癌风险增加相关。与卵巢癌风险增加相关。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
痴呆
妇女健康行动记忆研究(WHIMS)的一个亚组研究,WHI的一项附属研究,该人群为年龄65-79岁妇女,据报告,用药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发展为可能性痴呆的风险增加 (见[老年用药])。
胆囊疾病
已有报道,接受ERT的绝经后妇女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胆囊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
高钙血症
服用雌激素会导致乳腺癌和骨转移患者发生严重的高钙血症。如果发生高钙血症,应停止使用本药,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血钙水平。
视觉异常
有报道服用雌激素者发生视网膜血管血栓形成。如果突然出现部分或全部视觉丧失,或出现突发性眼球突出、复视或偏头痛,应该终止用药,并仔细检查。如果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者视网膜血管病变,应该立即终止使用雌激素。
男性缓解症状
在一个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中,大剂量结合雌激素 (每天5mgCEE) 与用于治疗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量相比,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增加。
血压升高
据少量案例报道,血压持续升高可能是由于对雌激素的特异反应。在一项大规模的、随机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中,没有发现雌激素治疗对血压的影响。
高甘油三酯血症
在以往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服用雌激素后有发生血浆甘油三酯大幅升高导致的胰腺炎的罕见报告,故该部分人群应谨慎。
有胆汁淤积性黄疸病史
对于有雌激素相关胆汁郁积性黄疸或妊娠相关胆汁郁积性黄疸病史的患者应慎用。复发的患者应停止用药。
甲状腺机能减退
服用雌激素会导致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水平的升高。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分泌甲状腺激素来补偿TBG的增加,从而保持血浆中自由T3和T4在正常水平。依赖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如果还服用了雌激素,可能需要加大甲状腺素的剂量。这些患者需要监控甲状腺功能,保证其游离甲状腺素的水平保持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见[注意事项]-药品/实验室检验的交互作用)
体液潴留
因为雌激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体液潴留,可能受这一因素影响的患者,如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处方雌激素,应该仔细观察。
低钙血症
在患有易诱发严重低钙血症的疾病患者中应慎用雌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恶化
ERT可能使子宫内膜异位恶化。对于子宫切除后己知异位子宫内膜有残留的患者,还要考虑加用孕激素。因为有子宫切除后单独使用雌激素治疗发生恶性病变的报告。
其他的恶化情况
雌激素替代治疗会引起下述疾病的恶化,包括哮喘、糖尿病、癫痫、偏头痛、卟啉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血管瘤等,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慎用。
单一剂量的药物 (包括结合雌激素和醋酸甲羟孕酮).
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表明,同时服用这两种药时,药代动力学分布不会改变。临床上没有进行其它的与结合雌激素有关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体内外研究都表明雌激素部分通过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来代谢。因此CYP3A4的诱导剂和抑制剂都能影响雌激素药物的代谢。
CYP3A4的诱导剂如圣约翰草提取物 (贯叶连翘) 、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利福平和地塞米松都可以降低雌激素血浆浓度,可能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和/或改变子宫出血的情况。
CYP3A4的抑制剂如西咪替丁、红霉素、克拉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那韦和葡萄柚汁可以升高雌激素血浆浓度,而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