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英文名称:R Humulin R (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 Injection)
商品名称:优泌林 (优泌林-常规)
成份:
重组人胰岛素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需要采用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适用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以及妊娠期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用法用量: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量,确定给予患者胰岛素的治疗剂量。
应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虽然不推荐但是也可以肌肉注射给药。该制剂也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皮下注射给药的部位应选择上臂、大腿、臀部或腹部。同时应该注意对注射部位轮换使用,对于同一部位每月注射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次。
在注射时,应该小心谨慎,应确保未刺穿血管。当注射完成后,不能对注射部位进行揉搓。患者应当掌握使用正确的注射给药方法。
a)剂量的准备 只有在溶液为澄清、无色,没有可见的固体颗粒,看起来象水时,方可使用。在注射给药之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准备注射器。胰岛素注射器的刻度决定于所给予胰岛素的剂量。
b)注射剂量 按照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护理人员的指示,注射准确剂量的胰岛素药液。
优泌林
® 70/30,中效优泌林
® 可以与常规优泌林
® 联合使用。(参见d)胰岛素的混合)
应轮换使用注射部位,对于每一注射部位,一个月之内至多不能超过一次。
c)处置给药器和针头 针头严禁重复使用。使用过的针头应该进行负责任的处理。针头和注射器严禁与他人合用。药液瓶可连续使用直至用尽为止,然后,进行正确的处理。
d)胰岛素的混合 短效胰岛素制剂首先应抽入注射器中,这是为了防止由于长时间的制备而引起对给药器和装有药物的小瓶的污染。同时建议混合后立即注射。如果,注射时间需要延迟的话,药品的保存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不良反应:
低血糖(胰岛素反应) 低血糖(血中葡萄糖浓度太低)是胰岛素使用者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出现诸如神志不清,甚至死亡。
在患者的注射部位也会出现诸如红肿或者瘙痒等局部过敏反应。上述症状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自行消失。在某些情况下,上述情况也有可能是由于非胰岛素制剂的原因所引起的,例如:皮肤消毒剂的刺激以及欠佳的注射技术等。
全身性过敏是由于患者对胰岛素过敏所致的,虽然不常发生,但其具有潜在的严重性。这种全身过敏多可导致全身皮疹、呼吸急促、喘鸣、血压下降、脉搏急促和多汗等。严重的全身性过敏会导致出现生命危险。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优泌林
® 会出现全身性过敏,此时应立即进行抢救。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胰岛素的种类或进行脱敏处理。
在注射部位会出现脂质营养不良(皮肤下陷)或脂肪肥大(组织变大或变厚)。
禁忌:
低血糖。
对本品组成成份过敏者。
注意事项:
若需改变患者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制剂的类型或生产厂商,应在严格的医疗监控下进行。对于任何有关胰岛素制剂的强度、厂商(制造商)、类型[常规(重组人胰岛素)、中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70/30 混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胰岛素)]、来源(动物、人、人胰岛素类似物)、制备方法(重组DNA、动物来源的胰岛素)等的不同,均有可能导致胰岛素使用剂量发生变化。
对于有些先前使用动物来源胰岛素的患者,在使用人胰岛素时,使用剂量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如果需要进行调整,应该在首次剂量或在首次给药的数周或数月内进行。
因改变胰岛素制剂的种类而使用人胰岛素制剂后,少数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据报道,这些具有事先征兆的症状与使用动物来源的胰岛素制剂所出现的症状程度相似、类型相仿。对于如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体内血糖水平发生剧烈的变化,此时,有关出现低血糖的警示征兆会部分或全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密切注意。其它有关出现低血糖的早期不同或不严重的症状包括长期糖尿病的耐受,糖尿病诱导的神经性疾病,或β-受体阻断性疾病。未经及时 治疗的低血糖或高血糖会导致出现诸如失去知觉、昏迷甚至死亡。
尤其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当使用剂量不当或中断治疗时,会导致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酮酸中毒;上述状况具有潜在的致死性。
使用人胰岛素会产生抗体,但是滴度值低于相应的高纯度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所产生的滴度值。
肾上腺、脑垂体和甲状腺疾病以及肝功能、肾功能损伤等均可导致胰岛素的需求量发生剧烈的变化。
在处于疾病期以及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胰岛素的需求量会相应的增加。
如果患者的运动量以及日常的饮食发生变化时,胰岛素的给药剂量也应相应的进行调整。
由于低血糖发作时,患者精神集中以及再次反应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对于需要精力集中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驾车和操作机器)。应该告知患者,在驾车时应避免出现低血糖发作,这对于那些无征兆低血糖发作以及经常性低血糖发作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应仔细考虑自身的驾车能力。
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只有在向临床医生咨询后,才能将人胰岛素制剂与其它药物同时一起使用。
例如,口服避孕药、皮质类固醇、甲状腺代替治疗、达那唑、β
2 -受体激动剂(利托君、沙丁胺醇、叔丁喘宁)等,在 使用这些可以使血糖升高的物质时,应该增加胰岛素的给药量。
而在使用口服低血糖药物、水杨酸盐(例如:阿司匹林)、磺基抗生素、一定的抗抑郁剂(例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拉普利)、β-受体阻滞剂、奥曲肽、酒精等,在使用这些使血糖降低的 药物时,应该降低胰岛素的给药量。
对于有关人胰岛素与动物来源胰岛素的混合使用,以及人胰岛素与其它生产厂商生产的人胰岛素的混合情况,未进行过相应的研究。
毒理研究:
胰岛素主要的作用是调整血糖的代谢。
此外,胰岛素在许多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有合成代谢和抗分解代谢的作用。在肌肉组织中,本品有增加糖原、脂肪酸、甘油和蛋白质的合成和氨基酸的吸收,降低糖原分解、糖异生、酮生成、脂肪分解、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的输出等作用。
皮下注射胰岛素后,其典型的活性作用曲线(葡萄糖作用曲线)见下面的黑线部分。患者中存在的胰岛素起效时间和胰岛素作用强度间的差异见图中的阴影部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剂量的大小、注射部位的体温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所导致的。
点击放大

在亚急性毒性研究中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在体内、体外遗传毒性研究中,未见致突变作用。
生产企业:
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胰岛素制剂
相关药品: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