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主要成份为艾塞那肽。
辅料:甘露醇、醋酸钠水合物、间甲酚(2.00-2.40mg/ml)、冰醋酸,注射用水。本品的起始剂量为每次5微克(μg),每日二次,在早餐和晚餐前60分钟内(或每天的2顿主餐前;给药间隔大约6 小时或更长)皮下注射。不应在餐后注射本品。根据临床应答,在治疗丨个月后剂量可增加至每次10微克,每日二次。 每次给药应在大腿、腹部或上臂皮下注射。
本品推荐用于接受二甲双胍、一种磺酰脲类、二甲双胍合用一种磺酰脲类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 者。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品时,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的目前剂量,因为合用本品发生低血糖而需要调整二 甲双胍剂量的可能性较低。在磺酰脲类治疔基础上加用本品时,应该考虑降低磺酰脲类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的 风险。(参见【注意事项】,低血糖)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当溶液有颗粒,浑浊或变色时不得使用。过有效期后不得使用。尚无本品静脉或肌肉注射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
注射笔使用指南
注射笔的详细操作图示和注射指导请参见本品包装盒中所附“注射笔使用手册”。
重要提示
使用本注射笔前请仔细阅读“注射笔使用手册”,如果不完全按照使用手册操作可能会出现剂量错误,注射笔损坏或者发生感染。
每次使用前请检查注射笔上的标签,确认其为自己所用的5 μg或10 μg注射笔。
每支新笔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按照新笔设置的要求进行设置。此设置仅在新笔第一次使用前进行。
如果注射笔有任何部分的破裂或损坏,则不得使用。
不推荐盲人或视力损伤者使用本注射笔。如需使用应在接受过本品培训的人的帮助下使用。
不得将此百泌达注射笔中的药液转移到其他注射器或药瓶中使用。
确认本品笔芯中的药液是澄明、无色且无颗粒物。如果不是,则不得使用。
请按照医务人员推荐的无菌注射技术进行操作。
注射笔从第1次设定后最多可用30天。首次使用至30天后,既使注射笔内尚余药液,也应丢弃a当开始使用艾 塞那肽注射笔时,请将第1次使用的日期和30天后的日期记录在使用手册的空白处。
注射笔特点
预装注射笔内含有60次皮下注射的药量,可供30天使用。
对5μg注射笔每次注射剂量固定为5微克,对10 μg注射笔每次注射剂量固定为10微克。
针头
本品包装盒内无注射笔针头。注射笔可使用:
-29 (细)、30或31 (更细)号规格的一次性针头。
请询问医生何种型号和长度的针头适合您使用。
每次注射都应使用新针头。每次注射完成后均应移除针头以防艾塞那肽注射液泄漏,也可防止产生气泡、减少针头堵塞而将感染的风险减到最低。
不得与他人共用你的注射笔或针头。
使用前一定要确认针头牢固地安装在注射笔上。针头未安装好之前不得按注射按钮。
将用过的针头弃于放锐器用的容器中或按医生的要求妥善处置。不得将注射笔在带有针头时丢弃。
医生及医务工作者应按当地要求或管理规定处理注射针头。
清洁
如果需要,可以用一块干净、潮湿的布擦拭注射笔的表面。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注射笔芯顶部的外侧可能会出现一些白色的颗粒。可以用酒精纱布或酒精棉签擦去。
临床研究数据
与二甲双胍、一种磺酰脲类或二者合用
艾塞那肽与一种磺酰脲类合用,或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及一种磺酰脲类合用,与对照组(安慰剂合用磺酰脲,或安慰剂合用一种磺酰脲及二甲双胍)相比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并表现出与艾塞那肽和磺酰脲类呈剂量依赖性。大多数低血糖的程度为轻到中度,可通过口服碳水化合物缓解。(见[注意事项】)
为减少与磺酰脲类合用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应考虑降低磺酰脲类药物的原有剂量。(见【用法用量】)
然而,本品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相对于安慰剂合用二甲双胍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并未升高。
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轻到中度恶心。大多数治疗开始时出现恶心的患者,症状的发生频度和严重程度会随着继续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轻。
在30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临床试验的发生率在艾塞那肽治疗组为7%,而在安慰剂组为3%。 导致艾塞那肽治疗组患者退出試验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恶心(占3%)和呕吐(占1%);在安慰剂组,<1%的患者因恶 心退出试验,0%因呕吐退出试验。
在52周的开放延长试验中所观察到的不良事件类型与30周对照拭验中所观察到的相似。
自发报告
自本品上市以来,报告了下述其它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适:腹胀、腹痛、嗳气、便秘、胃肠胀气(少见),急性胰腺炎(罕见)。(见【注意事项】)
一般状况和注射部位反应:注射部位反应(常见)。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非常罕见)。
研究发现:合用华法林时INR升高且有些报告伴有出血。(见【注意事项】及【药物相互作用】)
代谢和营养异常:脱水(罕见),通常伴有恶心、呕吐和/或腹泻,体重减轻。(见【注意事项】)
神经系统异常:味觉障碍(少见),嗜睡(罕见)。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瘙痒症和/或荨麻疹、斑丘疹、血管性水肿(罕见〉、脱发(罕见)。
肾及尿路异常:肾功能改变,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肾功能损伤、血清肌酐升高(罕有)。 (见【注意事项】)
免疫原性
与蛋白和多肽药物的潜在免疫原性特征一致,接受本品治疗后,患者可能产生抗艾塞那肽抗体。大多数产生抗体 的患者,其抗体滴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治疗30周时38%患者产生了低滴度的抗艾塞那肽抗 体。这组患者血糖控制](HbAlt)水平通常与无抗体滴度患者的相似。治疗30周时,另有6%的患者产生较高滴度的抗 体,其中约一半(在30周对照试验中为艾塞那肽组患者的3%)患者的血糖对本品应答反应减弱;其余患者的血糖应答 与未产生抗体的患者相似。对于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本品不可以替代胰岛素。本品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在上市后报告中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应告知患者剧烈的腹痛并可能伴有呕吐是急性胰腺炎 的典型症状。一旦疑似胰腺炎,应停止使用本品及其它可疑的药物,同时进行确诊检査及适当的治疗。对确诊为胰腺炎但并未确定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胰腺炎,不推荐恢复使用本品。
不推荐本品用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肌苷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 患者,由于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能很好地耐受单剂量5微克本品。
尚未进行本品在严重胃肠道疾病(包括胃轻瘫> 患者中的研究。本品通常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 吐和腹泻。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
本品对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参见【药代动力学】)
尚未进行本品与胰岛素、D-苯丙氨酸衍生物、氯茴苯酸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普兰林肽(amyUnomimetics) 或二肽基肤酶IV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合用的研究。
已有罕见的自发报告有肾功能改变,包括血清肌野升高,肾功能损伤,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有些需要血液透析。部分上述情况发生在接受一种或多种影响肾功能/水化状态的药理学制剂和/或出现恶心,呕吐/腹 泻这些可能影响水化状态症状的患者中。合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留体抗炎药和利尿药。停止使用 产生潜在病因的药物(包括艾塞那肽)并给予支持性治疗,观察到肾功能改变可以逆转。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未见 艾塞那肽对肾脏有直接危害。(参见【不良反应】中“自发报告)
罕见急性胰腺炎的自发报告。应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持续、剧烈的腹痛。并且一旦疑似为胰腺炎, 应停止使用艾塞那肽。给予支持性治疗后胰腺炎可治愈,但有非常罕见的病例出现胰腺坏死、出血性胰腺炎和/或死 亡。如果确诊为胰腺炎,不推荐恢复使用艾塞那肽。
自本品上市以来,有一鉴关于华法林和本品合用后出现INR (国际标准化比率)升高、有时伴有出血的自发报告。 (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艾塞那肽治疗的患者中,有报告体重快速减轻每周超过1.5Kg的事件。这种体重减轻的程度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后果。
低血糖
与安慰剂合用磺酰脲类相比,本品合用磺酰脲类低血糖发生率升高。为了降低本品合用磺酰脲类发生低血糖的风 险,可考虑减少磺酰脲类药物的剂量。(参见【用法用量】)
然而,与安慰剂合用二甲双胍相比,未观察到本品合用二甲双胍后低血糖的发生率增高。
与安慰剂合用噻唑烷二酮类相比,本品合用噻唑烧二酮类后低血糖的发生率相似。
当本品作为单一疗法使用时,低血糖的发生率为5%,而安慰剂为1%。
在健康志愿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本品不会改变反调节激素对胰岛素诱发的低血糖的应答。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的影响
当艾塞那肽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应告知患者在驾驶或操作机器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低血糖。本品延缓胃排空作用可减少口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对正在口服需怏速通过胃肠道吸收药物的患者,使用本 品时应该谨慎。对疗效依赖于阈浓度的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建议患者在注射本品前至少1小时服用这些药物。如果这 些药物需要与食物同服,应建议患者在本品注射的间隔与膳食或点心同时服用。
地高辛
口服地高辛(0.25毫克、每天一次)时,合用重复剂量的艾塞那肽(每次10微克.每日二次),可降低地高辛的 Cmas 17%, Tmax延迟约2.5小时,但总体稳态药代动力学暴露量(AUC)无改变。
洛伐他汀
与单独服用洛伐他汀相比,洛伐他汀(40毫克、单剂量)与艾塞那肽注射液(每次10微克、每日二次)合用,洛伐他 汀AUC和Craas可分别降低约40%和28%,且延迟约4小时。在一项为期30周的艾塞那肽对照临床试验中,已服用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患者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血脂水平与基线相比无相应的改变。
赖诺普利
在服用恒定剂量赖诺普利(5-20毫克/天)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合用本品(每次10微克、每日二次),不改 变赖诺普利稳态或AUC,稳态Tmax延迟2小时。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改变。
对乙酰氨基酚
在注射10微克本品后的0、1、2和4小时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单次服用10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AUC分别减少 21%、23%、24%和14%, Cmax分别下降37%、56%、54%和41%; Tmax从单独使用时的0.6小时分别延长至0.9、4.2、3.3和 1.6小时。但在给予艾塞那肽注射液前1小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的AUC,Cmax和Tmax则无显著变化。
华法林
在健康志愿者中,华法林(25毫克)合用重复剂量的艾塞那肽注射液(给药第1-2天:毎次5微克,每日二次;给 药第3-9天:每次10微克,每日二次),华法约延迟2小时。未观察到对华法林S-和R-对映体Cmax或AUC的临床相 关作用。本品不改变华法林的药效学(根据INR反应评估)特性。与二甲双胍和/或磺酰脲类合用
进行了三项为期30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以评价艾塞那肽注射液在单用二甲双胍、单用磺酰脲类或 二甲双胍与磺酰脲类合用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共1446位患者随机进入这三项临床研究:其中991(68.5%)位为高加索人、224 (15.5%)位为西班牙人、174(12.0%)位 为黑人。试验基线时平均HbA1c值的范围为8.2%-8.7%。在4周安慰剂导人期后,患者随机接受本品5微克,每日二次; 本品10微克,每日二次或安慰剂每日二次(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前注射)的治疗,同时继续服用患者先前使用的抗糖尿 病药物。所有接受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试验前4周的起始剂量均为5微克、每日二次。4周后,有些患者继续接受 本品5微克、每日二次,其他患者剂量增加到10微克、每日二次。安慰剂组患者整个研究期均接受安慰剂,每日二次。 每个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治疗30周HbA1c相对基线的平均变化。30周临床研究的结果总结见表1。
HbA1c
在三项对照临床试验中,对单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或二种药物合用的患者加用艾塞那肽与加用安慰剂进行比 较,与基线相比,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组在治疗30周时HhA1c有统计学显著降低(表1)。此外,在三项临床试验中,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0周,5微克和10微克组患者HhAlc相对基线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显著的量效关系。
空腹和餐后血糖
本品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或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长期合用,在整个30周治疗期统计学显著且剂量依赖地降低空 腹和餐后血浆血糖浓度。项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数据表明,两个艾塞那肽注射液组与安慰剂组相比,30周治疗期中 的平均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浓度相对基线有统计学显著降低。30周治疗期空腹血糖的变化与基线相比:艾塞那肽注射 液5微克,每日二次治疗组降低8mg/dL;艾塞那肽注射液10微克、每日二次治疗组降低10mg/dL;而安慰剂组升高12 mg/dL。30周治疗期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与基线相比:艾塞那肽注射液5微克、每日二次治疗组降低63mg/dL;艾塞那肽注射液10微克、每日二次治疗组下降71mg/dL;而安慰剂组升高11mg/dL。
达到HbA1c≤7%的患者比例
本品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或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合用的30周治疗期中,与安慰剂组相比,达到HbA1c专7%的患 者比例明显增高且统计学显著(表1)。
体重
在三项对照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每日二次)组相比.30周治疗期中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10微克、每日二次治 疗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较基线有所降低(表1 )。
一年临床试验结果
163位来自30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患者共完成了 52周艾塞那肽注射液10微克,每日二次的试验,患者HbA1c相 对基线的变化在30周和52周分别降低1.0%和1.1%,相应的空腹血糖分别降低14.0mg/dL和25.3mg/dL,体重分别减轻2.6 kg和3.6 kg。这些患者的基线值与整个临床对照试验人群基线值相似。
已证明艾塞那肽对血脂参数无不良效应。观察到伴随体重降低,甘油三酯有降低的趋势。
临床研究证实艾塞那肽可改善β细胞功能,此功能通过β细胞功能稳态模型(HOMA-B)和胰岛素原对胰岛素比 率测定。
一项药效学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n= 13)静脉推注葡萄糖后,艾塞那肽可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改善 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
在一项长达52周的对照研究证明,无论是否发生恶心这种不良反应,使用艾塞那肽治疗可降低体重。尽管发生恶 心的患者体重较未发生恶心的患者降低得更多(平均体重降低2.4kg对1.7kg)
已经证明艾塞那肽可通过降低食欲和增加饱胀感而减少食物摄入。遗传毒性
在Ames细菌致突变试验或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在有或没有代谢活化时,艾塞那肽均无致突变或 致畸性。艾塞那肽在小鼠体内微核实验中,结果也呈阴性。
生殖毒性
在小鼠生殖学研究中,对雄性小鼠从交配前4周开始至整个交配期结束、雌性小鼠从交配前2周开始至交配再至妊 娠第7天,皮下注射剂童为6、68或760微克/公斤/天的艾塞那肽,在760微克/公斤/天剂量组,未观察到对生殖的不良反 应。根据AUC评估,该暴露量相当于人体最大推荐剂量(20微克/天)暴露量的390倍。
致癌性
在一项为期104周的大鼠致癌研究中,雌、雄性大鼠皮下注射18, 70或250微克/公斤/天剂最的艾塞那肽,在所有艾 塞那肽剂量组雌性大鼠均观察到良性甲状腺C细胞腺瘤。二个对照组雌性大鼠的良性甲状腺C细胞腺瘤发生率分别为8% 和5%,艾塞那肽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4%、11%和23%,根据AUC计算,低、中、高剂最组大鼠全身暴露量分别 相当于人体最大推荐剂量(20微克/天)的5、22和130倍。
在一项104周致癌的小鼠研究中,小鼠皮下注射18、70或250微克/公斤/天剂量的艾塞那肽,即使在剂量高达250微 克/公斤/天时,也未观察到肿瘤发生。根据AUC计算,此全身暴相当于人体最大推荐剂最(20微克/天)暴篯量的 的9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