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雷洛昔芬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雷洛昔芬。所有参加研究的13,000名妇女在治疗期为6至60月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做记录。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通常无需停止治疗。
在预防研究人群中出现因任何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住581名使用易维特的个体中为10.7%,而在584名使用安慰剂治疗的个体中为11.1%。在治疗研究人群中由于任何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者在2,557名接受易维特治疗患者为12.8%,而在2,576名安慰剂治疗患者为11.1%。
在临床研究中与使用雷洛昔芬有关的不良反应在下列表格中总结:
与使用易维特有关的不良反应在雷洛昔芬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的(p<0.05),叙述如下:
与安慰剂比较使用易维特的患者血管扩张(潮热)的发生轻度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研究,绝经后2至8年的妇女中,易维特和安慰剂分别为24.3%和18.2%;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在平均年龄66岁的妇女中,易维特和安慰剂的血管扩张发生率分别为10.6%和7.1%),这项不良反应多数出现在开始治疗的6个月,在以后则极少出现。
所有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视网膜静脉血栓发生的频率约0.7%或3.25例/每1,000患者年。与安慰剂比较易维特治疗的相对危险性为2.32(CI1.26,4.26)。开始治疗的4个月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忤最大。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少于1%。
观察到的另一个不良反应为小腿痛性痉挛(在预防研究人群中雷洛昔芬和安慰剂分别为5.5%和1.9%,在治疗研究人群中易维特和安慰剂的发生率分别为9.2%和6.0%)
据报道,接受易维特治疗患者流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6.2%,接受安慰剂治疗患者的发生率为14.0%。
还观察到的一个不具统计意义的改变(p)0.05),但有明显的剂量趋势。即外周水肿在预防研究人群易维特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3.1%和1.9%,在治疗研究人群中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6.1%。
有报道在雷洛昔芬治疗期间血小板数目轻度减少(6-10%)。
极少病例出现AST和/或ALT中度升高,不能排除是雷洛昔芬所致,在安慰剂人群中发生的频率相似。
易维特(n=317)与持续的联合(n=110)激素替代治疗(HRT)或周期(n=205)HRT的几个临床研究相比,雷洛昔芬治疗时乳腺症状和子宫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任何一种HRT治疗方案。下列不良反应事件为上市后报告:
雷洛昔芬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这点与目前使用的激素替代治疗伴有的危险性相似。对任何原因可能造成静脉血栓事件的患者均需考虑治疗利弊的平衡。易维特在一些因疾病或其它情况而需要长时间制动的患者应停药。在出现上述情况时立即或在制动之前3天停药。直到上述情况被解决或患者可以完全活动才能再次开始使用易维特。
没有易维特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的证据。在易维特治疗期间的任何子宫出血都属意外并应请专科医师做全面检查。雷洛昔芬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子宫出血的原因是内膜萎缩和良性内膜息肉。绝经后妇女接受雷洛昔芬治疗的4年中,报道的良性内膜息肉为0.9%,而安慰剂治疗妇女为0.3%。
雷洛昔芬主要在肝脏代谢。肝硬化和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级)的患者单次使用雷洛昔芬的药代学与健康者比较,血浆雷洛昔芬的浓度比对照者约高2.5倍,并与总胆红素水平相关。易维特在肝功能不全的妇女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进一步的评价以前,此药不被推荐用于这类患者。如发现血清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T和AST在治疗中如有升高,就应严密监测。
有限的临床资料提示:在那些伴发因口服雌激素造成的高甘油三酯血症()5.6mmol/L)的患者中,雷洛昔芬可能会引起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因此当有此类病史的患者使用雷洛昔芬时应监测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对于易维特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尚无足够的研究。目前没有关干易维特单用或联合治疗早期或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因此只有当患者已完成针对其乳腺癌的治疗,包括辅助治疗后再应用易维特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
因为缺乏与全身雌激素合用的经验,不推荐同时使用。
易维特对减少血管扩张(潮热)无作用,对其他与雌激素缺乏有关的绝经期症状也无效。尚不清楚雷洛昔芬对驾驶和机器操作能力的影响。同时摄入碳酸钙或含铝和氢氧化镁的抗酸剂对全身使用雷洛昔芬不影响。
同时服用雷洛昔芬和华法令不改变两种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但发现能轻度减少凝血酶原时间,所以当雷洛昔芬与华法令或其他香豆素类衍生物合用时需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对已经接受香豆素抗凝的药物的患者易维特对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可能在治疗后几周内出现。雷洛昔芬不影响对单次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的药代动力学。
雷洛昔芬不影响地高辛曲线下面积(AUC)的稳定状态,地高辛的药物最大浓度(Cmax)的增加少于5%。
在雷洛昔芬预防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中评价了同时服药物对雷洛昔芬血浆浓度的影响。经常同服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氦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乙酰水杨酸,布洛芬,和萘普生。口服抗生素,H1拮抗剂,H2拮抗剂,和苯二氮卓类。未发现同服药物对雷洛昔芬血浆浓度的临床影响。
若需要治疗阴道萎缩的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方案中同时经阴道使用雌激素制剂,与安慰剂比较使用易维特的患者中局部雌激素的使用例数未见增加。
雷洛昔芬在体外与华法令,苯妥因钠和三苯氧胺之间无相互作用。
雷洛昔芬不宜与消胆胺(或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同时服用,它可显著减低雷洛昔芬的吸收和肠肝循环。
与氨苄青霉素同服会减低雷洛昔芬的峰浓度,但由于不影响整体的吸收量和清除率,雷洛昔芬可以与氯苄青霉素同服。
雷洛昔芬可轻度增加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浓度,包括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和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使相应的总的激素浓度增高,但并不影响自由激素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