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胃痛,纳减及消化不良等胃肠不良反应最为常见。
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尿素氮增高、头晕、眩晕、耳鸣、头痛、全身无力、水肿,皮疹或瘙痒等。
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多汗、皮肤瘀斑、脱皮、多形性红斑、中毒性上皮坏死、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皮肤对光过敏反应、视力模糊、眼部红肿、高血压、血尿、低血糖,精神抑郁,失眠及精神紧张等。
用药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血象异常、视力模糊、精神症状、水潴留及严重胃肠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下列情况应慎用:
有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时;
哮喘;
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
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比阿司匹林弱,但可持续到停药后2周,术前和术后应停用。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物,必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饮酒或与其他抗炎药同用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
与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时,后者效应增强,出血倾向显著,用量宜调整。
与阿司匹林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可下降到一般浓度的80%,同时胃肠道溃疡形成和出血倾向的危险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