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氯芬酸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醋氯芬酸片
英文名称:Aceclofenac Tablets
商品名称:贝速清
成份:
醋氯芬酸
适应症: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用至少半杯水送下,可与食物同服。

成人:

每日两次,每次1~2片( 50~100mg).或遵医嘱。每日推荐最大剂量为4片(200mg)。

肝功能不全病人:

具有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减少醋氯芬酸用药剂量,推荐初始剂量为每天2片(100mg)。

肾功能不全病人: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应慎用。
不良反应:

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主要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最常见的是消化不良(7.5%)和腹痛(6.2%)。

  1. 常见(>1/100)

    胃肠道系统失调:消化不良、腹痛、便秘、恶心和腹泻。肝和胆:肝酶升高。

  2. 偶见(1/100~1/1000)

    一般:头晕。

    胃肠道系统:胀气,胃炎,呕吐,便秘,溃疡性口腔粘膜炎。

    皮肤:瘙痒,皮疹和皮炎。

    代谢和菅养: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3. 罕见(<1/1000)

    一般:头痛、疲倦、面部浮肿、过敏反应、体重增加。

    血液: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心血管:水肿、心悸、腓肠肌痉挛,潮红、紫癜。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障碍、震颤。

    胃肠道系统障碍:胃肠出血和溃疡、出血性腹泻、肝炎或胰腺炎、柏油状大便、口腔粘膜炎症。

    泌尿系统障碍:间质性肾炎。皮肤:湿疹。

    代谢和营养: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钾血症。

    精神病学:抑郁、多梦、嗜睡、失眠。眼睛:异常视觉。

    其它:味觉倒错,脉管炎。

    如其它的NSAIDs可能发生严重的皮肤粘膜的超敏反应。

禁忌:

已知对醋氯芬酸或本品中某一组分以及其它非甾体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病人服用作用机理类似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哮喘、支气管痉挛、急性鼻炎或荨麻疹者或已知对该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患有或者怀疑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或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史的患者,胃肠道出血或其它出血或凝血障碍患者禁用。

患有严重心衰,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妊娠后三个月期间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脑血管出血、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卟啉病及造血和凝血障碍病史者应慎用或在密切监控下使用。

轻、中度肝、肾、心功能不全者以及有体液潴留倾向的患者应慎用。这些患者使用NSAIDs,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和体液潴留,用利尿药治疗或其它同样有低血容量危险的患者也应慎用。

在治疗期间,很多时候患者无前兆症状或明显的病史,结果出现严重的胃肠出血和/或穿孔。

老年患者更可能造成肾、心血管和肝功能损害。

长期使用NSAIDs治疗的患者应经常检查以作预防(如: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

服用NSAIDs后出现头晕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障碍的患者应避免开车和从事机械操作。
药物相互作用:
  1. 应避免与以下药物合用:

    NSAIDs抑制甲氨蝶呤在肾小管分泌,可能具有轻微的代谢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甲氨蝶呤清除率降低,因此在高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期间,应始终避免服用NSAID药物。某些NSAID药物可抑制锂盐在肾脏的消除过程,结果导致血清锂浓度升高,除非血清锂水平可以经常进行测定,应避免与锂盐合用。NSAIDs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损害胃肠道粘膜,可增加抗凝药物的活性,增加使用抗凝药的病人胃肠道出血的风险。除非可以进行密切的监测,醋氯芬酸应避免与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嗪氯匹定、血栓溶解剂及肝素合用。

  2. 以下联合用药需调整剂量或注意:

    当使用低剂量甲氨蝶呤时,也应注意NSAIDs与甲氨蝶呤之间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特别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在24小时内同时使用NSAIDs与甲氨蝶呤,应予警惕,因为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可能增加从而导致毒性增加。NSAIDs与环孢霉素或他克利一起使用,由于降低肾脏前列腺素合成,肾毒性风险增加,因此在联合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率,应予警惕。非甾体抗炎药物会削弱呋喃苯胺酸(利尿药)和丁苯氧酸(布美他尼,利尿药)的利尿作用,可能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同样它们也会降低噻嗪类药物(利尿剂)的降压作用。与保钾利尿药同时使用会升高钾水平,因此应监测血钾。同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会增加失水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尽管不能排除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如β-受体拮抗剂的相互作用,但醋氯芬酸与苄氟噻嗪(利尿降压药)联合用药未发现影响其对血压的控制作用。其它可能的相互作用:分别有关于降血糖和升血糖作用的报道,醋氯芬酸可能会引起低血糖,使用时应考虑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单剂量服药后,药代动力学未观察到临床意义上的差异。

  3. 醋氯芬酸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2C9代谢,因此可能有与苯妥英钠、地高辛、西米替丁、甲苯磺丁脲、保泰松、胺碘酮、咪康唑和磺胺苯吡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同NSAID类的其他药品一样,与通过肾排泄消除的药物,如甲氨蝶呤和锂盐,也存在着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醋氯芬酸实际上完全与血浆蛋白结合,随之会与其它高蛋白结合药物发生置换作用,必须注意。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

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给药1个月,剂量15.50和100mg/kg/日,结果仅100mg/kg/日组出现动物死亡,并伴有大便潜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该组动物出现胃或肠道粘膜刺激反应。与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类似的是,试验动物对本品的耐受性较差。另外,动物与人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导致其潜在毒性难以判断,但在大鼠(能将醋氯芬酸代谢为双氯芬酸)和猴(有一部分为未代谢的原型药)最大耐受剂量下给药的毒理试验结果显示,醋氯芬酸未见有非甾体抗炎药常见毒性以外的其它毒性作用。

遗传毒性:

醋氯芬酸遗传毒性试验结果阴性。

生殖毒性:据报道,抗炎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胚胎毒性。能抑制子宫收缩,从而导致分娩延迟。可引起子宫内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或关闭,导致新生儿肺动脉高血压和呼吸功能不全。抗炎药还能抑制胎儿血小板功能并影响其肾功能,导致羊水过少和新生儿无尿症。因此,在妊娠最后3个月禁止使用抗炎药。但有文献报道,在妊娠的中、早期本品同样会影响胎儿发育。目前尚不清楚醋氯芬酸是否经人的乳汁排泄,因此,除非医生认为必要时,哺乳期妇女不应使用醋氯芬酸。

致癌性:

在小鼠和大鼠进行的致癌性研究中未见醋氯芬酸有致癌作用。
生产企业:
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制药厂
药物分类:
非甾体抗炎药
相关药品:

奥沙普秦肠溶片
酮洛芬缓释胶囊
复方阿司匹林片
复方萘普生栓
美洛昔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