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氯芬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巴氯芬片
英文名称:Baclofen Tablets
商品名称:枢芬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巴氯芬。
适应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型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 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推荐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三次,后逐渐增加剂量,每隔3天增服5mg,直至所需剂量,但应根据病人的反应具体调整剂量。对本品作用敏感的患者初始剂量应为每日5~10mg,剂量递增应缓慢。常用剂量为每曰30mg至75mg,根据病情可达每日100~120mg。

儿童:每日剂量为0.75~2mg/kg体重。对10岁以上儿童,每日最大剂量可达2.5mg/kg体重。通常治疗开始时每次2.5mg,每日4次。大约每隔3天小心增加剂量,直至达到儿童个体需要量。推荐的每日维持治疗量如下:12个月~2岁儿童:10~20mg。2~6岁儿童:20~30mg。6~10岁儿童:30~60mg (最大量70mg)。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是于治疗开始时、剂量增加过快、剂量过大的患者,不良反应常为暂时性的,减少剂量后可减弱或消失;其程度也较轻,一般不需停药。对有精神病史者或伴有脑血管疾病 (如:中风) 和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可能较为严重。

  1.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开始时常出现日间镇静、嗜睡和恶心等不良反应,偶见出现口干、呼吸抑制、头晕、无力、虚脱、精神错乱、晕眩、恶心、呕吐、头痛和失眠。

  2. 神经精神病学的表现偶有或罕见报道有:欣快、抑郁、感觉异常、肌痛、肌无力、共济失调、震颤、眼球震颤、调节紊乱、幻觉、恶梦。上述症状常难以与疾病本身的表现相区别。可能会降低惊厥阈,并引起惊厥发作,癫痫患者尤应注意。

  3. 胃肠道:偶有轻度的胃肠功能紊乱 (便秘、腹泻)。

  4. 心血管系统:偶会发生低血压、心血管功能降低。

  5. 泌尿生殖系统:偶见或罕见排尿困难、尿频、遗尿。这些常难于与疾病本身的表现相区别。

  6. 其他副作用:罕见或个别病例有视力障碍、味觉障碍、多汗、皮疹、肝功能损害。某些病人对药物可显反常的反应而表现为痉挛状态加重。可能会出现肌张力过低,使病人更难于行走或照料自己,这种情况通常在调节剂量后可缓解 (如:减少日间剂量,可能的话,增加夜间剂量)。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警告: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痉挛状态合并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意识错乱状态的病人,因病情可能恶化,应慎用巴氯芬,并对病人进行严密监护。对伴有癫痫的痉挛状态患者,除继续使用适当的抗惊厥药治疗外,可在适当的监护下使用巴氯芬。

对有消化性溃疡或有该病史的患者,以及患者有血管病、呼吸、肝、肾功能衰竭者,也应慎用巴氯芬。

因神经源性的原因而影响膀胱排空的病人,使用巴氯芬治疗期间可有改善。然而,对已患有括约肌张力过高的病人,可能引起急性尿潴留,应慎用巴氯芬。

有报告使用巴氯芬特别是长期使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焦虑、意识错乱状态、幻觉、精神病、躁狂或偏执状态、惊厥 (癫痫持续状态)、心动过速,并且可出现一种反跳现象,使痉挛状态一过性加重。除非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应通过逐渐减少剂量而终止治疗 (大约需1-2周以上)。

由于有报告在极个别病例中引起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碱性磷酸酶和血糖升高,对肝病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作有关实验室检查,以确证上述已有的疾病与药物的诱导无关。巴氯芬的镇静作用可使患者的反应能力受影响,应激性降低。因此患者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时应小心注意。

应远离儿童放置。
药物相互作用:
本药和降压药合用可使血压下降作用加强,因此合用降压药可使血压下降作用加强。
生产企业:
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治疗神经肌肉疾病用药
相关药品:

盐酸乙哌立松片
巴氯芬片
利鲁唑片
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
复方氯唑沙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