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由阿莫西林和舒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适用于产酶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其它链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莫根杆菌、枸橼酸杆菌、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所致的下列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喉炎、咽炎;
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肺炎、脓胸、肺脓肿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急性下尿路感染、盆腔感染等。
皮肤软组织感染:
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等;
其它系统感染:
感染性腹泻、腹腔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应根据医生的判断标准和患者的个体需要调整剂量。
指导剂量如下:
成人: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每次1.5~3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50~200ml静脉滴注,于1小时内滴完,每日2~3次。中、重度感染用量为4.5~6.0g/日,严重感染用量为9.0g/日或150mg/kg/日,分2~3次静滴。疗程7~14天,重症感染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儿童:
深部注射,直接静脉注射或滴注,本品每日60-70mg/kg(阿莫西林每日40-50mg/kg+舒巴坦每日20-25mg/kg),分2至3次。
在深部肌肉注射和静脉直接推注时,推荐用至少3.5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溶液需在配制后60分钟内使用。一旦超过该期限,需将安瓿内配制的药液丢弃。
本品可采用调整稀释溶液(溶剂)静脉滴注,本品的最大浓度和最大用药时间见下表1:
(*)阿莫西林+舒巴坦复方剂,mg/ml肾功能不全病人用量酌减,请参照以下肾功能不会用药指导原则(表2)
表2、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肾功能不全病人用药指导原则(PDR)
在推荐剂量下,药物有很好的耐受性。但对少数患者,亦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发生。
有如下情况报道: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和上腹疼痛。
过敏反应: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斑丘疹,罕见过敏性休克。
间质性肾炎。
血液系统: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酸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
口腔或其它部位念球菌病,是一种细菌症的表现。
个别病例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多形性红斑。
偶有伪膜性肠炎的病例报道。
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使用本品时易发生皮肤潮红,慎用本品。
长期使用时易发生多重感染(如假单胞菌和念球菌感染),如出现多重感染应及时停药,并予以相应处理。
本品属青霉素类药,使用前需做皮试,阳性者禁用。
本品配成溶液后必须及时使用,不宜久置。
接受别嘌醇( Allopciinol)或双硫仑(Disulfiram)治疗的病人,不宜使用本品。
下列情况应慎用:
l. 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假膜性结肠炎病例几乎都与抗菌素,包括β-内酰胺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合物的应用有关。但其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有些病人会很严重。所以,对于使用抗菌素后出现腹泻的病人,考虑到达种疾病诊断是重要的。
如需长期用药,应进行肝肾功能监测。对于肾衰患者,应进行剂量调整(见上文)。对有过敏史(如:哮喘,湿疹和发热)和血液病病史的患者应严加控制。
合并使用青霉素可引起甲氨蝶呤清除率降低,从而显著增加其毒性。
和所有药物一样,在安全性未被确立以前,本药品不推荐用于妊娠和哺乳期。
丙磺舒竞争性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但其临床意义不明。
目前尚无本复方的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研究资料。
动物生殖毒性试验显示,10倍于人用剂量的阿莫西林对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及胎仔未见损害;10倍于人用剂量的舒巴坦对大鼠、小鼠和兔的生育力及胎仔亦未见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