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90000名12岁以上过敏性鼻炎患者参加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天1次,连续用药2周至6个月,用药组和安慰剂组因不良反应停药者发生率2%,副作用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服用本品的副作用与过敏性鼻炎者的类似。
本品的副作用不随年龄、性别、种族的不同而不同。除了上述发生率大于2%的副作用以外,还发现以下副作用(发生率小于2%):
自主神经系统:流泪,流涎,潮红,感觉迟钝,阳萎,多汗。一般状况:血管神经性水肿,虚弱,背痛,视物模糊,胸痛,耳痛,眼痛,腿部抽筋,抑郁,寒颤,耳鸣,病毒感染,体重增加。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低血压,心悸,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晕厥,心动过速。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眼睑痉挛,眩晕,感觉异常,震颤。
胃肠道系统:消化不良,胃胀,味觉改变,食欲下降,便秘,腹泻,呃逆,食欲增加,恶心,胃炎,牙痛,呕吐。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痛,肌痛。
精神神经系统:激动,健忘,焦虑,精神错乱,性欲下降,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失眼,易怒。
生殖系统:乳房痛,痛经,月经过多,阴道炎。
呼吸系统: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咳嗽,呼吸困难,鼻衄,咳血,喉炎,鼻干,咽炎,鼻窦炎,喷嚏。
皮肤及附属器:真皮炎,毛发干燥,皮肤干燥,光敏反应,瘙痒症,紫癜,皮疹,风疹。
泌尿系统:尿频,尿液外观颜色改变,尿失禁,尿潴留。
另外,服用氯雷他定还可偶发肝功异常(包括黄疸,肝炎和肝坏死),秃发,过敏反应,乳腺增生,多形红斑,周围性水肿,癫痫。当与酒同时服用时,根据精神运动试验研究表明氯雷他定无药力相加作用。
在作皮试前的大约48小时应停止使用氯雷他定,因抗组胺药能清除或减轻皮肤对所有变应原的阳性反应。
临床试验中,24名健康成年人,在口服氯雷他定的同时,分别服用治疗剂量下的红霉素、西咪替丁和酮康唑,尽管上述药物增加氯雷他定和脱羧乙氧氯雷他定血药浓度,但对心电图指数(QTC)、临床实验室检查、生命体症和副作用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也不导致镇静或晕厥,西咪替丁和酮康唑的血药浓度不受氯雷他定的影响。氯雷他定使红霉素的血药浓度(AUC0~24h)增加15%,但并不确定这种差异的临床意义,上述结果如表2所示。
遗传毒性:在Ames试验、正向点突变试验、DNA损伤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均未见氯雷他定有致突变作用。在小鼠淋巴瘤试验中,在非活化状态时,出现阳性结果,活化状态时为阴性。
生殖毒性:雄性大鼠经口给予氯雷他定,剂量达64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约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日口服剂量的50倍)时,可致生育力下降,表现为雌鼠受孕率降低。经口给予氯雷他定剂量达24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约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日口服剂量的20倍)时,对雌雄大鼠生育力无影响。大鼠和家兔经口给予氯雷他定剂量达96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约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日口服剂量的75和150倍)时,未见致畸作用。
致癌性:小鼠连续18个月经口给予氯雷他定,剂量达40mg/kg时,雄性小鼠肝细胞瘤(包括腺瘤和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大鼠连续2年经口给予氯雷他定,剂量为10mg/kg组雄鼠和25mg/kg组雌雄大鼠肝细胞瘤(包括腺瘤和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人长期服用氯雷他定时,上述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