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本品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以及皮炎,困倦、思睡,口干等。过量和长期应用本品可造成酸中毒和低钾血症,还可出现吩噻嗪类常见的不良反应:
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但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过量服用会产生:手脚动作笨拙或行动古怪,严重时倦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急或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
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晕倒感(低血压)、恶心或呕吐(见于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上述不良反应有时可持续较长时间。
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包括血压增高,偶见血压轻度降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对吩噻嗪类药及本品过敏者禁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孕妇在临产前1~2周禁用。
交叉过敏。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病人,也对本品过敏。
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葡萄糖耐量实验中可显示葡萄糖耐量增加。可干扰尿妊娠免疫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下列情况应慎用:哮喘急性发作,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闭角性青光眼,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黄疸,Reye综合征。
驾驶员、高空作业及机械操作人员慎用。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服用本品后可引起缺氧或/和酸中毒。
使用本品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过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盐酸异丙嗪的镇吐作用所掩盖。
与金霉素、新霉素、呋喃妥因、磺胺嘧啶、华法林有配伍禁忌。
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特别是麻醉药、巴比妥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可增强盐酸异丙嗪或(和)这些药物的效应,用量要另行调整。
与抗胆碱类药物,尤其是阿托品类药合用时,盐酸异丙嗪的抗毒蕈碱样效应增强。
与溴苄铵、异喹胍或胍乙啶等降压药合用时,上述药物的降压效应增强。与肾上腺素合用时,肾上腺素的α作用可被阻断,而使β作用占优势。
与顺铂、巴龙霉素和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水杨酸制剂以及万古霉素等耳毒性药合用时,上述药物的耳毒性症状可被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