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现更名为重症医学科)创建于2001年,是该院的重点科室。近年来,该科不断加强管理,增添各种先进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科室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全面化,成为了我市急危重症病人生命的绿色通道和重生的起点。
据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现代化医院一个必不可少的科室,其医疗技术和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间医院对急危重症疾病救治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ICU起步较晚,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国内设有ICU的医院特别是县级以下医院还不够普遍,而在我市博济医院就开设了重症医学科,为急危重症病人提供了高质量医疗技术服务,对挽救病人生命、促进病人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流设备,一流环境
随着医学的发展,该院根据学科建设需要,搬迁至新住院大楼后,新的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由专业公司设计,按“三甲医院”标准装修和配置设备,开设有高级监护病床13张,包括3间单间病房。病区采用空气层流净化系统,该系统采用物理的方法过滤细菌和病毒以达到净化的效果,能最大限度预防病人交叉感染的发生;拥有桥架式吊塔设备及先进的监护系统,包括进口床边监护仪、呼吸机及中央监护系统,中心供氧系统以及负压吸引系统,进口呼吸机、除颤器、降温机等;病区内更设有独立空调及供暖系统,温、湿度恒定。病区环境宽畅,布局合理,整洁舒适。重新布局装修后的监护病房,拥有一流的设备和一流的环境,更加符合现代重症医学学科发展要求,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技术全面 服务质量高。
工作强度大、连续作战、突发性强、高风险是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特点。由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病人,这类病人病情变化快,随时有突发生命危险。博济医院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医护队伍,学科带头人由在我市享有盛名的主任医师金丹娜主任担任,科室配备的医生全是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最新的重症抢救知识和技能,能对各种重症疾病进行紧急救治。该科的护士均是各临床科抽出的护理骨干,技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不但有专科护理和急救基础知识,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为病人抢救和护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他们能吃苦耐劳、应变能力强,始终坚持“一切为病人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关爱病人、耐心细致,在重症患者每一次生与死的较量中,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病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为危重患者点燃了生命之火。自2001年建科以来,该科成功抢救了包括各种昏迷、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复合伤、心肺复苏术后、休克、各种重症中毒如急性重度农药中毒等在内的各类危重患者数千例,年收治病人近600人次,成为众多危重患者成功延续生命的绿洲。例如发生在前段时间的多起患者不慎堕楼事件中,多名重伤患者经该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的奋力抢救,及时挽回了患者年轻的生命,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目前,该科已开展机械通气技术、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术、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术、心肺复苏术、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术、镇静与镇痛术以及开展了心肺复苏、各种休克、急性中毒、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内分泌代谢紊乱、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救治等高新技术项目。尤其是在全营养支持治疗、呼吸机支持治疗等方面,尤显优势,开展的“无创呼吸机双水平压力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技术”获得了2008年增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重症医学科是该院的临床培训基地,医院定期安排内科系统主治医师到该科轮训,从而提高了内科医生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能力。同时,通过这种知识的双向交流,也丰富了重症医学科医师的知识面。今后,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博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将继续以坚实的力量,为急危重症患者营造生命绿洲,重燃希望之光。
ICU科室电话:02032855084或82758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