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是东莞市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基地。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是广东医学院、肇庆医专、东莞卫校、连州卫校等多所医学院校的护理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临床实习基地,承担着东莞市医院护理进修生的培养任务。手术室拥有15个标准层流手术间,应用先进的五常法管理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模式,年完成各类手术10000多例。
手术室技术队伍:现共有手术护士4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7名,护士15名,麻醉护士1名。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7人,在读本科8名,在读大专23人。手术室由12个专科手术配合组组成(妇产、胃肠、肝胆、颅脑、骨科、烧伤、心胸、肿瘤、乳腺肛肠、耳鼻喉眼科、泌尿、小儿外科)。手术室护士长及各专科组长均接受过省内外各大医院的培训、学习。她们技术娴熟,经验丰富,为我院外科手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手术室先进仪器、设备
1、美国—威力电刀15台,ERBE氩气刀,PK刀
2、美国强生超声刀
3、国际一流手术无影灯、手术床
4、进口显微镜
5、进口腹腔镜、胸腔镜、胆道镜、宫腔镜、关节镜
6、进口泌尿镜、钬激光碎石机
配合开展手术新技术
1、 肝、肾移植术
2、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3、 大面积烧伤植皮、脊柱矫形、人工关节置换、断肢再植、泌尿镜、胸腔镜、胆道镜、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肝癌切除、鞍区脑肿瘤、盆腔恶性肿瘤等高难度手术。
4、 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科研论文
1、 开展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
2、 率先将五常法运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开展品质圈活动
3、 胸科开展的《低温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获1996年度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电视腹腔镜代胸腔镜诊治胸内疾患》获1997年度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获2001年度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4、 在国内期刊发表护理论文10余篇。
手术室五常法简介
起源于日本的“五常法”( seiri , seiton , seiso , seiketsu , shitsuke) ,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常组织: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降到最低程度。目的是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常整顿:把留下来的必需物品依规定位置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目的是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常清洁: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是稳定品质、减少伤害。常规范:即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目的是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常自律:每位成员养成良好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五常法”是日本不断追求效率、追求品质、追求发展的管理方法。手术室QC 小组实施“五常法”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我院的竞争力。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简介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指从病人入院时,到治疗基本结束为止这段时期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贯穿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使病人能够获得最佳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最满意的护理。
温馨服务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而围手术期体温在36℃以下称为体温过低,其发生率为60%~80%,多发生在手术麻醉中。由于麻醉剂的影响、手术室内的环境、开放体腔、使用温度过低的消毒液和灌注液、药物等都易使患者散热增加。围手术期的低体温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如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和住院时间的延长等,为应对患者术中体温过低的问题,增加患者舒适感,手术室为患者提供恒温输液、恒温输血,恒温毯保暖,加温液冲洗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持患者的体温恒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因此,注重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注重对人的关怀,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手术室护理面对的新课题。为了有效减轻小儿手术患者术前恐惧,我们为等待手术的患儿提供儿童玩具、画报等,应用符合儿童喜好的护理流程和措施和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温馨手术”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年来,这些无影灯下的白衣天使们团结奋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优良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被誉为东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1999~2001年连续3年荣获医院“先进集体”称号。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一流的技术水平,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为手术患者提供最佳的手术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