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人力资源   全科正式员工88人   主任医师6名:翟仁友、郭佑民、戴定可、张镭、蒋涛、曹茜;   副主任医师5名:顾华、于平、刘小娟、钱晓军、包娜;   主治医师12名;   主管技师4名;   主管护士3名;   博士导师2名;   硕士导师1名;   博士学位者1人;   硕士学位者14人。

  二.临床工作   每年完成各种病人影像学检查(普通X线拍片、CT、MRI、DSA)十余万人次;介入病房拥有床位25张,每年出院人数约500人次。介入科住院病人来源:三分之一来自朝阳区,三分之一来自其他区县,三分之一来自外省市。

  三.组织机构   1.放射科分设两个二级科室:介入医学科和胸部影像研究室。   2.放射科分设6个影像诊断专业组:神经组;骨骼组;呼吸组;心脏组;腹组。   3.放射科分设4个行政组:技师组;护理组;登记组;诊断组   4.介入科分设导管室和介入病房。   5.胸部影像室下设呼吸组、心脏组。

  四.设备情况:   1.磁共振成像仪(1.5T Excite HD)一台;   2.64排螺旋CT一台,双排螺旋CT一台;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台;   4.数字化X线拍片机五台;   5.数字化乳腺X线拍片机、CAD和三维定位穿刺系统一套;   6.数字化移动式床旁X线拍片机1台;   7.移动式床旁X线拍片机3台;   8.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R)3套;   9.数字胃肠机两台;   10.PACS/RIS一套;   11.激光相机8套。

  五.举办学术会议:   1.举办大型全国介入放射学术会议三次;   2.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介入新技术学习班7期;   3.举办乳腺CAD国际研讨会一次;   4.获得2008年第八届全国介入放射学术大会主办权。

  六.科研工作:   1.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常见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方法规范化的比较研究和中远期疗效评估;牵头单位(2007启动);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2007启动);   3.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肺癌介入综合治疗的研究;参加单位(已结题);   4.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研究;参加单位(已结题);   5.国家973子课题:聋哑人视觉中枢fMRI-BOLD研究;负责人(已结题);   6.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多中心研究;本院协作人(已结题);   7.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胰腺癌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合作单位(已结题);   8.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课题:肺栓塞介入治疗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像学研究;牵头单位(2003启动,已结题);   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胆管支架植入后近距离放射治疗相关放射生物基础研究;合作单位(已结题);   10.中国多层螺旋CT基金课题:5项;课题负责人单位(已结题)。

  七.科研成果获奖   1.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第一完成人。

  八.创新性工作   1.国内首先使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   2.国内首先使用颈动脉保护装置放置颈动脉支架预防脑卒中;   3.国内首先使用乳腺CAD筛查乳腺癌(美国R2产品);   4.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九.教学工作   1.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本科生五年制和七年制影像医学理论科和实习课的教学;   2.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博士培养点;培养硕士18人,博士5人;   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十.发表论文和专著   1.全科2006年以来发表国内论文41篇,SCI收录3篇;   2.主译出版“介入技术百例精粹”一本,2004年9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十一.社会兼职情况   1.中华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1人;中华放射学会呼吸学组副组长1人,中华医院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北京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北京医师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1人;   2.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1人;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副主编1人;实用放射学杂志副主编1人;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学杂志主编一人;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2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2人;国外医学-放射学分册编委1人;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人。       特色诊疗      1.国内首先使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   2.国内首先使用颈动脉保护装置放置颈动脉支架预防脑卒中;   3.国内首先使用乳腺CAD筛查乳腺癌(美国R2产品);   4.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主治
腹腔镜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上腔静脉综合征 
医生列表
郭佑民蒋涛翟仁友张镭曹茜戴定可包娜顾华刘小娟钱晓军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