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54年,为解放军总医院重点科室,心血管内科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经总后勤部批准成立解放军心血管病研究所,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心血管内科具有光荣的传统和辉煌的成绩,科室内专家长期担负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我科在国内最早开展心电图学的研究,率先开展冠脉疾病介入治疗、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带膜支架治疗、三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国内首次进行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超声心肌声学造影等技术。曾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心血管内科由心内科一病区、二病区、重症监护病房(CCU)、师干病房、心电图室、心脏超声检查室、实验室及门诊八个部分组成,床位近130张。拥有大型医疗设备价值达5000余万元,新引进了先进的心血管数字减影系统、血管内超声系统(IVUS)、光相干冠脉成像系统(OCT),CARTO心电生理研究系统,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仪、12导联心电记录分析仪、多功能监护系统。基础实验室配置超净台细胞培养箱、分子生物学实验室、AXON700B膜片钳细胞电生理系统、倒置显微镜、深低温冰箱(-82°℃)等实验设备,总价值达300余万元。先进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设备为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完善的平台。
心血管专业人才是科室发展的基础,现有工作人员141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4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名。各专业组学术带头人均曾在国外著名心血管研究机构深造,80%医疗技术人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过去5年中已完成省部级课题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目前在研省部级课题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科技部国外合作项目2项,共获得科研经费271万元。过去5年中医疗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6项,发表科技论文375篇,出版专著20部。每年组织“冠脉内超声引导下复杂冠脉疾病介入治疗研讨会”、“先天性病介入治疗”,定期请国际知名专家讲课及手术演示,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交流平台。
作为军队最高级别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我科具有全面的诊疗手段和丰富的诊疗经验。每年不仅负责接收全军疑难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诊治,而且为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普通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每年门诊量64000人次,收治4500人次,并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达到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前列,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达93%。
近年新开展了IVUS及OCT引导下复杂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新型药物支架治疗冠心病、带膜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破裂、肺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电隔离术、心脏及外周动脉闭塞疾病的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发挥综合医院各专业科室的协同优势,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联合介入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等复杂病例的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心内科主任暨学科带头人陈韵岱教授,为全国著名中青年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市冠心病重点学科主要专家之一,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中青年心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朝阳区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心肺血管病杂志》特邀审稿人,《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强的科研能力,负责多项国家及北京市课题,在复杂冠脉疾病介入治疗方面有很深造诣。
为保持在心血管领域的先进地位,在陈韵岱教授的带领下,全科上下瞄准国际心血管领域的前沿,积极探索新诊疗技术的应用,力争将心内科建成国内一流心血管病中心。
贾国栋 李凡 苗冬梅 陈倩 朱兵 赵月香 杨霞 钱庚 朱冰坡 郭红阳 李丹丹 盛莉 朱青 刘宏伟 范利 张丽 杨雪 朱平 张戚 尚民 崔华 陈伟壬 苑洪涛 杨波 王锦达 张志寿 郭军 薛浩 李冬云 张丽萍 耿仁义 任艺虹 吴青 曹雅文 谢晓华 陈韵岱 英明中 司全金 王从容 戴华 曹厚法 李小鹰 王士雯 李天德 卢晓行 王广义 刘国树 王思让 巩维如 王玉堂 智光 杨庭树 盖鲁粤 徐勇 时向民 孙志军 陈练 骆雷鸣 刘宏斌 王禹 陈光辉 宋克群 高文谦 尚延忠 史扬 陈德友 樊瑾 董蔚 武强 段留法 单兆亮 金琴花 冯斌 马晶 付振虹 惠海鹏 吴雪萍 王峙峰 张秀锦 曹剑 鲁晓春 刘长福 孙晓楠 苗东梅 王亮 丁一妹 李铁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