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二附医院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电话0791-6262258(咨询),6300815(院办公室),6254921(投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民德路1号
乘车路线乘2、3、4、7、10、11、15、16、26、27、204、205、302、306、602路公交车在南大二附院下车即到,乘20、25、203、239、303、601路公交车在二附院二部下车即到
医院简介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192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的首选医院。现有职工1392人,编制床位1600张。    近年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城市医院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医院人文管理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江西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单位、省群众满意医院、省十大和谐医院、省纠风工作先进集体、省民主评议行风优良单位、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省目标管理最佳单位、省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省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江西省抗冰冻雪灾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江西省首次及第二届临床技能大比武竞赛中,我院医生、护士分别力克十余支参赛队伍连续两届双双夺冠。    医院专业设置齐全。设临床科室27个、医技科室15个、分院1个,临床教研室2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25个,研究所(实验室)9个。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226人,其中医师489人,护理人员509人,医技228人;高级职称428人,中级职称401人;博士59人,硕士197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145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9人,省政府津贴专家9人;获国家卫生部、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江西省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十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1位;江西省有突出贡献人才3人、江西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江西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6人;江西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4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0人,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7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14人,江西省名师3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7人。全国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常委2人、委员14人,省医学会主委、副主委31人。    医疗工作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一流的1.5T双梯度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直线加速器、64排螺旋CT、直接数字化成像(DR),多功能数字化遥控胃肠机,HD1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模拟定位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大型数字减影X线心血管造影机、全双能量骨密度仪、超声刀、血管数字博士仪、体外超声吸脂系统、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电子小肠镜等,能满足目前所有临床诊断治疗之需。    医疗技术雄厚。介入诊疗项目、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是医院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全省处于领军水平。多个学科跨入全国一流行列。心血管内科是卫生部,普外科是江西省普通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重点学科众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消化内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其中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还是江西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血管外科、肝胆外科、呼吸科、心脏外科、神经内科、超声诊断科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专业)、检验科、眼科、肾内科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建设学科(专业);是江西省心电协会、江西省抗癫痫协会挂靠单位。    特色专病门诊:开展了医学遗传、风湿、疑难杂症、胃肠动力障碍、腹痛、经颅多普勒、癫痫脑电图、神经肌肉病、骨关节疾病康复、神经及骨伤康复、甲状腺疾病、肥胖症、脂肪肝、戒烟、肝病基因、炎症性肠病、腹水、睡眠、震颤麻痹、脑血管病及血管内治疗、认知障碍、脊柱及运动医学、骨质疏松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先天性心脏病、起搏器、血管外科病、肝胆病、肛肠病、涎腺病、乳腺病、胃肠肿瘤、腹外疝、颞下颌关节病等多个专科及专病门诊。    教学工作    现为内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已完成28名博士研究生、449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医院每年承担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等10多个本、专科专业2000余名学生的临床教学和400余名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完成本科2万余学时的教学任务。三级学科博士点9个、硕士点26个,已完成28名博士研究生、449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医院已全面开展多媒体和双语教学,专门成立了教学管理办公室,下设21个教研室,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学差错事故处理细则暂行规定、课前提醒制度、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制度、临床教学质量定量考核暂行办法、临床见习教学管理暂行规定、本科实习带教导师制暂行管理办法等等制度,严格教学各环节管理。推行预讲制,未通过预讲的老师不可以上讲台;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等等,有效的保障了临床教学质量。现有2门省级优质课程、3门校级优质课程、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南昌大学医学院首届“园丁杯”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多媒体课件比赛奖10项、优秀组织奖1项;荣获教育部教育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荣获“江西省名师”称号3人,江西省教育厅教育管理先进工作者1人、“师德师风创新活动”奖1项。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科研工作    有研究所8个,其中省级研究所1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药物试验专业9个: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呼吸科、肾内科、消化科、妇产科等。自2000年以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5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1项,牵头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为省内当时承担的国家资助力度最大的医疗卫生项目,国家863子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前期计划1项、子课题1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划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7项,省重点重大课题45项,其他省、厅级课题896项,共获上级部门资助经费2803.85万元。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验收120项,其中国际先进5项、国内领先24项、国内先进5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自然科学奖24项,其中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为省内自2000年设立该奖项以来医疗卫生界的唯一;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论著4600余篇,其中SCI收录和核心期刊1076篇。     
医生列表
科室 医生
医学影像学 廖海波
营养科
病理科 汪庆余张文昌
内腔镜室
分子中心
磁共振室
超声科 章春泉徐翔李车英黄敏李沿江刘燕娜
疼痛科
核医学科 谭丽玲习为民
康复医学科 曹建平朱美兰罗军
急诊科 许建宁熊立红熊申生陶少宇王瑞兰李国平
检验科 郑剑锋陈玉叶倩蔡莉莉魏明徐建民桂炳东
整形美容科 袁敬东李云霞易阳艳
手术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郭素英罗璝刘红兵熊科亮徐红徐中生夏华罗英李霞蓉胡吉如甘长云张少容刘月辉
麻醉科 沈友素吴利东廖平生左恒马长华罗振中葛霞光高娟娟董莉萍徐国海
眼科 张倩熊贞燕彭爱民陈珊余朗山周辉叶波兰绪达张海啸赵菊莲周文天刘菲游志鹏汪昌运
肿瘤科 李锦赵强德蒋为民兰琼玉冯龙胡蓉环徐华谢春英吴建兵刘建辉郭武华刘光金李凌李春来黄平丁剑午刘安文熊强王顺金
心身医学科
中医科 李维旭谢敏娟邹定华肖理莹陈昱宇温扬智朱光辉廖世忠胡伟勇曹正柳傅缨
放射科 李晓李敏刘贯清黄小宁孟新萍黄水平蔡炳宗万金华芦春花汪青山左敏静肖新兰
输血科
CT室
介入室
皮肤科 曾敏帆任梁刘献国梁斌慧姜美英任诗峰刘志刚
骨科 郭斌廖道生林顺弟吴凯肖武王丙节郭万善黄华斌章征源矢庆明廖琦殷明陈伟高
口腔科 甘洁陆国平宋莉孙勤岳东英钟庐云周维清邹源矢小萍程庐堂方晓郑玲莉唐维平
儿童眼科 鲁纯葆殷小龙
妇产科 陈琦曹青谭慧芳余利群钟志华刘虹付芬熊玲娜廖玎玲谭布珍
儿内科 叶春风曾国强杨淑华曹晓春陈慧兰陈幼苓李国林宋小华刘燕玲
医学遗传科
心胸外科 李志明唐燕华王一明江涵彭金华陈朋喻东亮胡大仁何雄李勇董啸徐建军
普外血管外科 杨春江周为民谢敏吴俊金梅唐新华袁庆文熊吉信
乳腺甲状腺专科
普外胃肠科 彭洪云刘勇邵江华胡建中王琳杨刚李红浪廖瑞荣曹家庆程华熊炳贤曾飞朱培谦冷省三涂群飞胡小云王梦龙
普外肝胆科 黄明文杨成义罗志强王良仕黄长文方路蒋筱强章永恩娄思源罗地来邬林泉邹书兵付华群
泌尿外科 胡映波副主任医师鲁雄兵葛根邹高德吴勇熊建华刘芳明沈玉明习小庆孙锡林黄红卫史子敏潘正跃
神经外科 高子云朱健明程祖珏沈晓黎张铭文江自强毛国华涂伟郭华祝新根邓志锋
感染性疾病科
呼吸内科 吴亮亮周榕叶小群罗俊明曾林祥饶伟华陈美华巫隆湖颜春松毛路齐协飞沈帮干段凤英周维华况九龙
内分泌代谢科 熊燕张笠雷水红沈云峰余戎张美英王宋顺赖晓阳
神经内科 李艳萍吴伟黄卫曾红梅丁卫江毛振帮彭德潜王春芝潘庆宏周玉珍丁勇民宋清左惠玲漆学良卢洁徐丽君熊友生龚黎民张明邓丽影
血液内科 钟金发曹瑞生刘霭虹陈三军李慧慧汤爱萍杨碧云杨桂玲陈文准华建媛石庆芝
心血管内科 黄毅升杨人强徐劲松陈琦李运德李钦候王铅珍沈文罗伟胡祖文程应樟程开诚陈五一陈静王兴炬吴旭秀姚陆远胡建新吴清华苏海李萍姜醒华李菊香程晓曙洪葵吴延庆徐金汤
肾脏风湿病科 吴效鹏房向东徐承云吴外佬吴锦云胡欣涂卫平
消化内科 廖涛陈洁涛李以仁罗忠金童奇文文艺喻春根朱水山邬柏林曹光辉罗文黄年根黄缘杜方腾张吉翔钱振育刘晶美叶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