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一医院
宁波第一医院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电话0574-87085588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柳汀街59号
乘车路线乘坐7,9,20,16,302,354,357,501,503,506,507,556,560,820,821,906路公交车都可。
医院简介
    我院创建于1913年,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一家公立医院。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我院已发展成为宁波市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之一,长期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医疗水平一直处于宁波市的前列。医院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文明医院、浙江省优秀教学医院、浙江省卫生科教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卫生厅“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浙江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集体、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平安医院、宁波市文明窗口、宁波市红十字会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多年来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一服务宗旨,倾力打造一流的医疗技术水准,从管理创新中求发展,科技创新中求突破,从服务改进中树形象。医院核定床位1000张,临床科室齐全,现有职工1700多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335人,硕士179名,博士22名。医院年门诊量达151万人次,出院病人近3万人次。医院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温州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是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宁波大学医学院内科、外科硕士学位点,拥有硕士生导师23名。医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及宁波市4321人才15名,在省、市级学(协)会分支机构担任主委、副主委共52人。    医院承担着全市性的专病管理和质控工作,设有机构包括宁波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宁波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宁波市骨科研究所、宁波市人工关节治疗研究中心、宁波市医学影像研究所、宁波市男性生殖健康临床培训中心,挂靠的市级质控中心有宁波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宁波市病理质控中心、宁波市放射质控中心、宁波市急诊管理质控中心、宁波市护理质控中心、宁波市临床检验中心。医院还与国内外多家优秀医院和机构开展了学科对接和合作,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美国犹他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德国亚琛贝特勒海姆医院、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等,对提高医院的医疗科研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医院血液病学为浙江省医学重点扶持学科,心血管病学为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中医科为浙江省示范中医科,急诊科为浙江省省级骨干急诊科;泌尿外科学、胃肠病学、医学影像学为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麻醉学、护理学为宁波市医学重点扶植学科,干细胞移植实验室为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医院还积极发展优质医疗和便捷服务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模式,打造泌尿肾病中心、心脏中心等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学科品牌,并着力提高急诊科、ICU的综合应急抢救能力。五年来,医院巩固和发展科研工作,积极申报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共取得81项课题的立项,其中省部共建项目的立项填补了宁波市空白,此外,还包括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4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的立项。2009年医院心血管内科申报首批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获得立项。五年来医院共获得了市厅级科技成果11项,其中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2等奖两项,宁波市科技进步2等奖两项;发表各级别论文共400余篇,共有4篇被SCI收录,总计影响因子14分,其中1篇被国际顶级医学期刊《Gut》收录,影响因子高达9.76分。2006年至2010年医院共有20个专科37位专家主编了《人工髋关节翻修技术》、《踝关节外科学》、《现代内科急危重症诊疗》、《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等专著12部、参编了《黄家驷外科学》、《临床化学常用项目自动分析法》、《病种质量管理与病种付费方式》等专著26部。   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我院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医院的重要职责。在扶贫帮困、对口支援、牵手社区、市民健康教育等平台上延伸医院的医疗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医院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深化各项改革任务。我院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员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医院革新传统就医流程和模式,积极响应卫生部所倡导的“先就诊、后付费”服务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于2009年1月在浙江省内率先推出自助挂号服务, 2009年10月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基于手机扣费的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之后又相继推出门诊工作站和服务台预约挂号服务,开展了自助收费服务,获得了社会和患者的高度肯定。医院每年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行风调查和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均取得较好成绩,患者综合满意度每年在90%以上。   医院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以建院95周年、建国60周年、迎接“世博会”为契机,分别从精神文化、思想文化、学术文化、服务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体艺文化、安全文化等方面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开展“建院95周年系列活动”、“迎国庆添风采”文化月活动、“迎世博树形象”文化月活动、“市民体验日”等一系列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在全院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进一步挖掘、提炼和形成了医院精神、核心价值观、发展目标和服务理念。医院通过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合理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广大职工树立身为一院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将医院的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医院与职工的共生共长,不断增强医院的凝聚力。   由于医院地处市中心,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用地紧张的实际困难,与此同时,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数量逐年增长,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医院购置了相邻的原中国银行海曙支行大楼,南楼和北楼分别于2006年5月和2010年10月改建完毕投入使用。更为重要的是确立了宁波市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之一的医院原地扩建暨宁波市国际医疗保健中心项目,于200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1年年底投入使用。大楼的启用不但将进一步改善医院层流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关键设施,而且以国家标准配备了洗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医院还将在新医疗大楼启用后加紧对医院现有用房和内部环境进行全面的改造,预计在全部改建完成后医院的开放床位总数可达到1800张,整体面貌和医疗条件将得到彻底改观。
医生列表
科室 医生
肿瘤内科 张乐鸣
中医肿瘤
男科
中医肝病
骨质疏松门诊
中医妇科
检验科
药剂科
重症监护科 贺鹤群
疼痛科 吕文汪慧访邵景汉
理疗科 吕美芬
急诊科
病理科 赵建宏刘创峰
心电科 董小玲李仁君鱼运寿
超声科 尹凤英郭旻华许幼峰
肿瘤介入 任大卫曾艺君朱勇猛范海波张跃民潘交海蔡志琴王建新王国平吴安乐
皮肤科 周萍郑擎张小央施天宁朱红明蒋如芬
麻醉科 郭学文郑莉刘振伟曹刚金冠军李平安黄洁刘雪玲陈益君陆正荷黄自生周海东郑君刚杨赵栋沈烨王珏杜科杰王俊应静杨秋红吴晋韩杨杨张益维钱幸尔张百军凌美霞陈红侠郑旻
影像科 阮新忠黄求理楼垂久柴小民唐一帆宋侃侃
肿瘤外科 叶钢毛大本
心理咨询 阮列敏季蕴辛
针灸科 施曼华
中医科 曹阳钟之洲陈金利竹青王明如汪朝艳杜曦伏晓华章伟萍朱可奇孙建红
骨科 胡伯文刘振国毛宾尧史文骥肖进应忠追王毳李新春司全明陆勇
眼科 王铜亮崔一瑾张福民叶军张磊李波徐剑王素君林呈飞俞存
耳鼻喉科 陈星欧阳天斌陈磊姚寿国王越王耀文张建华张旭群唐世雄傅波张立涛
口腔科 韦宁游士奇李哲光严斌乔阳张志平徐永良
中医胃肠
妇产科 程红琪张文瑾李建华赵彤张富斌缪频欧积岚陈惠珍谢建华王虹舒静崔李宁张宜生陈宝钧丁慧青金海岚杨可吟李学和俞丽君张德利张逢红秦晓莉
儿科 陈旭维
泌尿系结石
整形外科 胡文波
肝胆胰外科 王涌施益九俞伟辰尢大朴李维邦宋甫春姜建帅龚利挺
肛肠外科 袁旦平潘海昌
心血管外科 邬弘宇买长江
神经外科 高翔费冰孙杰蔺志清胡勤乐张作洪
心胸外科 童静杰李晨蔚张立群吴伟杰陈涌梁志刚石建光周增辉励新健
普外科 贾学文王东杰陈晓峰郑京方雷
外科专家腔镜 陈晓岗
泌尿外科 苏新军袁鹤胜蒋照辉钱君海方海伟杨斌斌胡嘉盛吴科荣苏瑞严泽军李和明谢国海沈志久程跃王国耀蒋军辉谢世瑛
胃肠、疝外科
甲状腺、乳腺外科 殷科郭宇史东波戴永平王成忠朱竞
老年病科 严静李莺姚麒郑一波张剑江
高血压科
感染内科 李国祥李明发
风湿科 忻霞霏覃文王庭辉黄华周丽何坚陈勇忻霞菲
内分泌科 吴凌云陈艳曙毛洲宏褚建平钮雁文吕建中刘德月励丽
肾内科 李汉潮王宇黄坚成纪春阳任利玲唐霞珠陈丕平王路宁汤卓庆边学燕忻丁耀李汉朝
血液科 王怡倪丽芬徐薇欧阳桂芳陆滢吴文淼朱慧玲顾雪薇
呼吸内科 杨军徐宁陈亮应海平张文学沈庄夫周晨初宗建平黄小萍傅卜年朱永定王霞雯
神经内科 赵新民杨剑宏王新文叶芝花黄梦熊吴宇飞董力群董俭陆逸仙冯孝甫俞鸣王红波蒋友忠叶亚儿曹黄云
消化内科 朱明霞蒋琦王布江谢双林林韶波丁小云严清和邢国平王海勇甄淑敏章四杰求一秋楼春福郁敏敏俞杏萍叶惠江
心血管内科 王世奇杜先锋郁一波杨锐章晓云何斌王勇费晓红章朝霞徐以萍朱建华许锋刘晶刘俊松胡烨文周宏林朱云云丰明俊储慧民陈晓敏孙静崔翰斌叶红华陈祖煖王胜煌张路毅潘伟民王世玉王惠政祝厚刚余晶波程典陞陈谦张福兴沈南芬张国阳杜为平周持明
专家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