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人民医院
公立医院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电话0758-3376906、3376919、3376106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前进路3号
乘车路线
医院简介

    四会市人民医院历史悠久,解放前民国23年(1934年)由本县热心人士捐建而成,为慈惠医院,解放后,1950年改为四会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6年改为四会县人民医院,1993年改为四会市人民医院,并分别于1994、1995年被评省审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

    四会市人民医院是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职能科室设医院行政办、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等8个科室。临床科室设一门诊、二门诊、三门诊(市急救中心)、急诊科、内科、感染内科、外一科(普外 泌尿 胸外科)、外二科(创伤外科)、微创中心、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皮科性病科、肛肠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麻醉科、中医科等19个科室。医技科室设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含病理、血库)、功能科、营养室、消毒供应室等6个科室。全院定编床位250张(实际开放300张),正式职工440人,其中卫技人员375人,占全院总人数85.2%,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70人,初级职称315人,每年门诊量达45万人次,住院量近1万人次。

    近年来,在市委、市府的关怀下,在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及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需求,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先后购进了CT、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全自动放免仪、电子胃镜、红外线乳腺电脑诊断仪、支气管纤维镜、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前列腺汽化电切镜、膀胱镜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扩大服务范围,为病人提供全面、快捷、及时、准确的科学诊断依据,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水平。

    软件建设方面,在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的同时,医院十分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实施科技兴医,每年输送一批年富力强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医务科、护理部组织全院医务人员每月进行两次学术活动,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高年资医师、护师进行授课。每年进行两次全员“三基”理论考试,考试及格率达100%,各项技术操作人人过关。鼓励医务人员撰写医学论文,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每年均有项目获肇庆市、四会市科技进步奖。

    四会市人民医院是肇庆市第一家全面普及整体护理的二级医院,是省整体护理协作网单位。整体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精神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机体潜能及保障护理质量,对病人进行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我院整体护理自1997年11月正式启动,1999年7月顺利在全院7个临床科全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住院病人的称赞和医护人员的认可。

    四会市人民医院领导十分重视行业作风建设,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医疗质量,一手抓行业作风(医德医风)建设。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提出的以病人中心,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行业新风的要求和上级关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服务。医院认真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职工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思想。教育干部职工在医疗实践中树立“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发扬白求恩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落实规范、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先后开展创建“文明医院”、“百佳医院”、“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文明窗口”、“放心药房”等活动。特别在去年9月,以开动员会、电教等多种形式开展向广东省中医院学习活动,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促进了行业作风建设。

医生列表
科室 医生
消毒供应室
营养室
功能科
检验科
放射科
药剂科
中医科
麻醉科
预防保健科
康复科
皮肤性病科 莫略
口腔科
五官科
急诊科 林玉如
三门诊
二门诊
一门诊
儿科 杨庆波吴天明曾少强
妇产科 林雪梅
胸外科
泌尿外科
普外科 谢华潘清文
肝肠科
微创中心 谭宝麟郑斌李海洋宋小宁袁远程
外二科
外一科
呼吸内科 郑玉美
消化内科 曾二妹张梅陈中和
神经内科 廖建平
心血管内科 彭贇
感染内科 陈达勇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