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成都军医学院附属学院,解放军47医院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电话028-83016600、83999111、839992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大道中段278号
乘车路线 
医院简介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第47医院,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和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48亩,开展床位940张,专业技术人员近700人。医院设有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医学影像系。目前,总投资2.8亿元,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新住院部大楼(17层)项目已正式启动。

    历史沿革:医院于1948年5月创建于山东益都县,为华东野战军后方医院。1949年随军进驻南京,更名为第二野战军第二后方医院,同年转战大西南进驻四川泸县。1954年更名第47陆军医院。1969年迁址成都市新都区。1999年隶属第三军医大学, 2004年8月由军队移交四川省,更名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人才队伍: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近700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0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硕士105人,留美、德博士后2人,省部级劳动模范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人。

    仪器设备:医院拥有伽玛刀、全身螺旋CT、核磁共振、1000mA数字血管造影机、DR、数字化胃肠X线诊断系统、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电子胃镜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荧光基因定量扩增仪、体外循环心肺机、钴60远距离放疗机、高压氧舱等先进设备,设备总价值近亿元。

    技术实力:现设有34个一线业务科室,其中有9个学院级专科中心,6个四川省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转制后先后开展了肝、肾移植、异体异种皮移植等大型手术。烧伤外科在大面积烧伤的诊治方面已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并获批四川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立项建设。

    科技学术:转制以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8项,获批各级资金800余万元;发表SCI、核心期刊等论文622篇,出版专著7部。获批省级医学重点立项建设学科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医学影像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

    教学情况:临床医学院依托第一附属医院的资源,承担全校学生的临床理论教学任务、临床实践带教任务,同时还承担下级医院医师进修及专科医师培养任务。现设有18个临床教研室,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实验室,6个四川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现有在校本科生2400人,研究生52人。

    流金岁月,铭刻发展的艰辛历程;似水年华,传承求实奉献的誓言。展望未来,全体成医附院人将继承和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夯实办院基础,争取到2020年把医院建成开展床位2000张,在院学生1000人,学科门类齐全,技术、设备设施先进,专家荟萃,能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工作需求的区域性医学中心。

医生列表
科室 医生
超声科 朱小虎
急诊科 杨林
体检中心 王晓芳常青
烧伤整形科 刘月明刘漪沦马兵
康复医学科 张弘李飞朱纯清
病理科 樊元春楼建军张国宾
麻醉科 董蜀华夏宗渭杨明宝何德礼
特诊科 戴保卿查晓霞
皮肤性病科 叶俊儒陆茂张云光
药剂科 訾铁营袁明勇唐昆
肿瘤科 徐可张杰王岚姜鹤群王少龙谢万金
放射科 熊兴阔牟发仁吴少平宋晓琴万家贵
检验科 李建军江隽彭真明袁家楠王加强许颖
中医科 陈朝晖周文学刘亮李曦陈敏粱贵章李德敏
骨科 郑传祝刘战立田家亮林炎水
骨科二区 常山李洪彬严小虎
口腔科 黄晓山魏修荣
耳鼻喉科头颈外科 罗伟朱力汤军爱
眼科 崔敏杨建华高红邹年德喻谦李战梅
门诊部
重症医学科 代祖荣
预防保健科
妇产科 马俊如黄燕唐国珍骆盛琼邓晓杨
儿科 王宇王旭李红梅杨林鲁利群韩景芳
普外二区 罗道蕴
胸外科 郝明梁卫东王学东郭利明郑志诚
神经外科 李汛张列王恩任
肝胆外科 李正平史政荣范建义
泌尿外科 王炜李智陈胜龙赵栩向宸辉
普外一区 胡清林马明坤邱治春李强何泽友
呼吸内科 李万成余林姜轶
感染科 刘福元孙泽庭罗绍军夏绍碧胡章勇
心血管内科 程荣花周鹏金家贵周夏飞王秋林戴祖荣
神经内科 张琳何俐钧闫登富柏华
消化血液内科 何峰陆德云李书武赵微兰德辉方丽孙敬平覃岭
普内科 吴红卫张磊
肾脏内分泌科 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