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医院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电话0931-8468822,0931-845959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永昌中路169号
乘车路线
医院简介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90年,创办人和法人代表是政协省委委员,政协兰州市常委,市侨联副主席,市工商联常委 张玉芳女士。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张玉芳院长的艰苦创业和精心经营,以及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走过了18年的光辉历程。18年来,我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低到高,不断改革,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西北仅有、省内独创的一座科室结构齐全、现代科学管理、医疗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舒适、交通便利通畅,服务热情周到,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和信赖的民营医院。曾多次受到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医院被评为兰州地区“十佳文明医院”、“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诚信单位”省、市、区医保定点医院。张玉芳院长多次被全国及省市有关部门授予“优秀企业家”、“先进模范”等光荣称号。

一、医院基本情况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一院两址”格局。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金地段(双城门)永昌路169号的10层医疗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是院部所在地。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繁华地段(南关什字南口)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医疗综合大楼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白银路分院。

(一)科室结构

(1)临床科室设置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开设的科室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中医骨外科、糖尿病科、肝胆病科、碎石科、骨质增生科、肿瘤科、脊柱科、专家门诊等20多个科室。

(2)医技科室设置

    有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心功能检查室、药剂科、中、西药房、理疗科、手术室、麻醉科等10多个科室。

(3)行政科室设置

    有院办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防保科、医保科、药械科、质控科、病案室、总务科等。

(4)住院部科室设置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床位150张,有内科病区、外科病区、妇科、产科病区、眼科病区等。

(二)人才结构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员工166人,男性46人,女性1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6人,占员工总数的82%,医生52名,护士46名,医技人员38名。行政管理人员13名,工勤人员17名。

(1)学历结构

    全院136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其中有大学本科学历的42位,大专学历的26位,中专学历的40位,分别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0.8%、19.1%、29.4%。其它28名。

(2)职称结构

    具备有主任医师资格的20位,副主任师职称资格的37位,主治(管)医(护、技)师职称资格的38位,医(护、技)师职称资格的21名。分别占医技人员总数的14.7%、27.2%、28.0%、15.4%、待定24名。

(三)主要医疗设备

    自建院以来,我院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办院方针,自筹资金,不断更新和购置先进医疗设备,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提高诊疗水平,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主要医疗设备有:500毫安大型X光机、B超、彩超,全自动心电分析仪、超声心动图、脑电图、全套眼科检查治疗设备、进口腹腔镜等。检验科的各种显微镜,瑞典AC—900型血球计数仪、血液分析仪、MZESWL—A型B超X线定位体外碎石机、万能手术床、多功能麻醉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心功能检测仪、彩色颈颅多普乐、南韩中药煎药机、牙科治疗台,以及医疗救护车2辆,医用电梯一台等。医院的医疗设备、房地产的各种设施等固定资产总额达5000万元。2004年底医院业务总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

二、办院方向和指导思想

    公立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都以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张玉芳院长早在建院初期就为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明确了办院方向,用她那明快淳朴而又贴近群众的话说就是“依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一切为了病人,把医院办成“老百姓自已的医院”。张玉芳院长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十几年如一日。在她的带领下,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为中心,团结和教育全体员工爱院如家,爱岗敬业。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医院有了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较完善的医院管理综合体系,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医院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医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靠党的民营政策,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品牌第一的原则,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为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小平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医院的体制和管理机制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根据我国宪法和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合法民营医疗机构。院长张玉芳是法人代表,其所有权和经营相一致,全部资产归个人所有并受法律保护。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全面负责行政、人事、业务、经济、总务等各项工作。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分管相应工作并向院长负责,科室员工实行技术经济目标责任制。

    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张玉芳院长根据医院的体制、性质、工作需要,本着自主,精简、高效的原则和坚持“四化”和德才兼备的标准;聘用和选拔了医德高、业务强、技术精、作风正、品德优的各级各类人员,作到了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从而使医院充满了生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医院实行了自主分配的机制,在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重服务、重实际、重贡献、重效益;坚持按劳分配、自主灵活、拉开档次,形式多样。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完全符合现行分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医院在激烈的市场中不断巩固,不断发展。

四、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

(一)健全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为了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建立正常的医疗秩序,规范员工的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减少和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医院重点加强了制度建设。制度是医院的大法,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多年来,张院长根据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科室的业务技术和岗位的设置,集思广益,实事求是地不断修订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定各种制度50多条。重点强化了医德规范,门诊、急诊首诊负责制,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病历登记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以及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岗位职责。医院把制度和职责作为岗前培训的必修课,还定期不定期组织科室员工学习,强化岗位职责,以增强全院职工的制度观念和责任意识。

(二)实行微机管理,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没有微机的管理就不叫现代化管理,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张院长审时度势,在医院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置了微机,挑选有关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并在门诊收费(取药、化验、治疗),住院部病人结算,在药剂科、中心药房、财务的核查、统计,院办的行政管理建立了医院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立改善了医院工作的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为院长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数据,为医院的科学管理和重大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整个工作的核心,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的服务思想、技术水平管理好坏和患者满意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张院长领导下,全院抓质量求生存、抓服务求优质、抓落实求效益,抓管理求发展,已成为全体职工的行动准则。患者至上,质量第一在全院已形成共识,业务工作创新记录。

    建院以来,门诊人次达110万左右,住院1.2万人次,做各种手术上万例,计划生育手术2万人次,抢救住院病人2000人次,专家义诊、卫生下乡、街头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接诊15万人次。16年来没有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

(四)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科技兴医,名家办院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经营思路。张玉芳院长大胆邀请和重用了我省一大批专家教授,他们在医疗界德高望重,有扎实的医疗理论基础,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二是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医院每年制定出专业学习计划,以“三基训练”为基础,结合自身专业,采取专科授课,晨会教学,查房示教,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由专家教授传帮带。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科主任的专业特长,从而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委派参加省内外、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三是中西结合是我院的品牌,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我院的特色专科,主要是心血管内科、肝胆科、妇产科、骨科、内分泌、消化、普外、烧伤、中医科等,深受病人欢迎。四是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道路。面向群众,心系百姓,我院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和老百姓对常见病、多发病医疗保健需求,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烧伤、不孕不育症、骨结核、痛风、风湿症、脊椎、外阴白斑等50余种疾病上临床疗效显著。五是突出中医中药特色,发挥中医名家优势,扩大中医诊疗范围,满足患者需求,中医门诊,每天约200人次,投入小,检查少,消费低,煎药方便,很受病人欢迎,使我院成为名符其实的“花小钱,看大病,看好病的老百姓的医院”。

(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我院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又是一所民营的综合医院,因此防止交叉感染,控制传染病的发生的流行就显得非常重要。十多年来,我院不断完善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特别是在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抢救室、治疗室、注射室、肠道门诊、检验科、观察室、手术室、供应室、婴儿室、分娩室、监护室、病房等都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地。二是认真履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切实做好并完成区街地段的医疗预防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预防投药和预防接种等计划免疫工作。三是加强了单位内部的爱国卫生工作,坚持每日清扫和周末大扫除的卫生制度,并且组织检查评比,颁发卫生先进流动红旗。尤其是对医用垃圾和各种污物、一次性物品的毁型、废弃物由专人进行分类收集并消毒处理。

    由于我院坚持不懈地抓了消毒预防工作,教育和督查每个工作人员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作到了职责清、情况明、协作好、效果大,十多年来,全院没有发生过院内感染情况,也未由于我院造成传染病漏报而发生疾病的流行扩散。

(六)加强病案管理,狠抓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病历是临床医疗工作全过程的真实记载和完整档案。病历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医院医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和标志之一。医院十分重视病历工作。一是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反复学习和执行卫生部和国家中医管理局《关于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并且结合我院的临床实际建立和完善了我院病历书写的格式的要求。二是成立了以院领导、科室主任、护士长共同组成的医院质控小组,督察和审核各科病历,基本达到病历的完整、规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经我院自已检查甲级病历在90%以上。三是对于门诊、医技、护理的各种登记、记录、文书资料等,一律按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和正规医院的实际做法进行收集汇总,分类整理,装订归档。

(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扩大医院的社会信誉

    医者德也,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神圣职责。

    医务工作者对老百姓的生老病死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我院始终教育和要求每个医护人员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全程优质服务,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一是忠实履行工作人员手则, “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爱岗敬业、廉洁行医、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二是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如《职业医师法》、《药品管理办法》、卫生部颁布的《医疗规范》,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树立高尚的医德情操。三是积极主动参于兰州地区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按照卫生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树医疗行业新风”的活动的“十条要求”。四是医院建立了社会监督电话,欢迎老百姓批评监督。赏罚分明,对违反医院条例,违法违纪、损害病人利益和医院声誉的严肃处理。轻者批评教育,全院通报,扣发奖金或工资,重者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罚款直至除名。医院公告“坚决禁止科室私自收费,一经查出,严肃处理,举报者奖励1000元”。“谁砸医院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等,起到警示作用。多年来,我们的医护人员以白求恩为榜样,对老百姓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爱院如家,讲文明,做好事,遵纪守法,拒收红包,不受礼品,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改进医疗作风,为病人办实事,涌现出来不少好人好事,据不完全统计拒收红包5000元,收到锦旗150面,表扬信120封。

五、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依靠党的方针政策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经过16年的成长壮大,现已成为相当于国家二级医院的规模水平。这和院长张玉芳的艰辛努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分不开的。她是一个少数民族女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然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责任和义务,使她自强不息,勤奋执着,她以一个企业家的气质、创业者的风度,慈善家的胸怀,领导着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张玉芳的业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充分肯定,她身兼18个社会职务,有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市侨联副主席、市工商联常委等,她曾多次受到农工民主党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和嘉奖,荣获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省政协“优秀企业家”,市委统战部“争当先进做贡献”先进个人省、市“光彩事业先进个人”等。“十年甘苦寸知心”,事业的成就,百姓的称赞,使张院长颇感兴慰。她常说:“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不会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也就没有我张玉芳的今天,”是党给了我地位,又让我富裕。

    致富不忘党恩,致富回报社会。一是近年来,下岗职工多,学生就业难,是政府的难心事,张玉芳院长为政府分忧,为人民解难,陆续招聘和吸收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和其他劳动群众50多名。为兰州的社会稳定,维护安定团结做出了贡献。二是张玉芳院长常说“富而思贫,强而思弱”多年来为社会救护救助救灾成为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行动,为灾区群众,贫困农村,希望小学,社会儿童福利院,城关和七里河20名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众累积捐款。三是积极协助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搞农村卫生工作,96年为全市乡镇院长管理学习班承担了全部费用及教学任务共计15万元。四是为教育事业、新闻宣传、广播电视事业、民族进步事业、社会团体的建设和单位赞助20多万元。五是对来医院就诊的病人确生活困难,经济拮据的减免医药费30多万元。六是张院长亲自组织医疗队深入到宁夏甘肃牧区农村访贫问苦,急病人所急,帮病人之所需,进行义诊,送温暖、医药下乡,关药品价值万元。七是热心参加省老年科技协会每年组织的“老年科教周”活动,参加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市民委组织的“民族团结周”活动,张玉芳院长亲自带领医疗队深入到城镇、机关、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进行心连心慰问义诊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反响非常好,人民群众非常欢迎。据不 完全统计中西医结合医院16年来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累计捐赠资金190多万元。

六、经验和体会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医疗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信誉,以管理求效益,以改革求发展,从曲折坎坷到成长壮大,从艰苦创业到兴旺发达,经过了十六年的历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靠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行医,落实医院的各项制度和职责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前提。

二、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突出中西医结合临床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专科优势,走大专科,小综合的路子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一切为了病人,依靠医疗科学技术,适时拓宽和调整医疗服务领域,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用足用活党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利用和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管理体制,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创造性,齐心协力,团结奋进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五、坚持民营经济所特有的产权明晰,利益直接、风险同担,机智灵活的优势,依靠自力更生,自强自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我们决心乘着党的十六大的强劲东风,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张玉芳院长带领下,发扬成绩,寻找差距,全面开创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新局面,在医德建设、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等方面,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为把我院建成一个科学化、规范化、上档次、上水平的老百姓信得过的医院而奋斗。 

医生列表
科室 医生
癫痫科
肿瘤科 程继志
口腔科 田玉梅
皮肤科 乔春莹
足外科
脊椎科 金学熙
肝病科 何定江
碎石科 陈万宏
中医科 马牧西李世福
眼科 郝保安
儿科 王荣
妇产科 王秦英金守钰张兰英王秀华
外科 韩洪溥白淑芳杨洪超张妙芳何青郭文平王磊王道远
心血管内科 付静媛
肾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科 张越勤
内科 俞德森李玉芝姚洁梁秀萍张作保刘玉宝邵鸿生吴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