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010-69423220、64928120、69439120 |
---|---|
地址 | 北京市顺义区光明南街3号 |
乘车路线 | 乘915、947、945、1、8、9、环2到顺义区医院下车即可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坐落在首都机场东侧,潮白河畔,是一所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一大批学术造诣颇深,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直接服务于全区56万常驻人口和15万流动人口。年门诊量50余万人次,出院人数近2万人次。
医院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门诊大楼及北京市顺义区医院550张床位的病房楼,内设空调,中心供氧系统,全院双路供电,实行计算机管理,电视监控,配备有螺旋CT、核磁共振、多功能彩色B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自动X光拍片机、肠胃造影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血液透析机及眼科A/B超、玻璃体切割机等大、中型高档医疗仪器一百余件台。
医院现有职工100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3人,中级职称331人,本科以上学历189人,大专学历382人。全院设有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共计49个科室,临床设有医疗二级专业分科体系,设有全国斜弱视分中心,马锦明眼科中心和马锦明妇产科中心。建有介入治疗中心,重症监护中心和北京急救中心顺义分中心。医院心内科能成功的开展安装心脏起搏器、冠状动脉造影和放置支架等介入治疗;急救中心与各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的急救站实现了网络管理,对急危重病人及时组织转接和抢救。
近年来,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坚持“以病人满意求生存,以医疗质量求发展”的质量方针,以人为本,加强医护人员素质教育,依靠科技兴院,狠抓服务质量、人才培养及医疗环境的改善,医院的院容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顺义区医院1994年被国际卫生组织命名为爱婴医院,2003年被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4月顺利通过了德国TUV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顺义区医院在院长王兴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率领下,决心不断深化医院改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继续弘扬“诚、爱、勤、精”的顺医精神,朝着“一流医疗技术、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务质量”的目标迈进。
科室 | 医生 |
---|---|
药剂科 | |
病理科 | |
超声科 | |
麻醉科 | |
急诊科 | |
皮肤科 | 王红 盛艳利 石蕊萍 邱实 齐艳红 靳秀珍 |
ICU | 王佩燕 李慧珍 |
输血科 | |
检验科 | |
放射科 | |
骨外三科 | 王小磊 李建峰 李延明 刘井达 刘艳梅 申海波 王英 |
综合科 | |
骨二科 | 张国鑫 张永林 赵亮 赵民 杨成刚 |
急救中心 | |
体检中心 | |
肿瘤科 | |
中医科 | |
骨一科 | 董军政 焦顺成 李大村 曹立峰 裴宪武 |
口腔科 | |
耳鼻喉科 | 王朝山 李志光 |
眼科 | 谢玉英 蒋爱民 |
产科 | 袁会文 孟君 |
妇科 | 张继东 王爱芹 |
儿科 | 张淑珍 聂廷芝 李湘萍 邓淑英 徐江 张伟兰 |
普外一科 | |
普外二科 | |
胸外科 | |
肛肠科 | 陈玲 王雪峰 陈玉早 张书轩 |
神经外科 | |
泌尿外科 | 陶然 |
心胸外科 | 王清云 宋连艳 曹道白音 |
外科 | 李树林 丁瑞利 马永国 彭正 宋希福 马铁力 王文超 杨琦 张鹏飞 赵红旗 张春霞 冯延平 吕俊生 邢小平 席浩 张树海 马强 王晓印 |
神经内二科 | 杨晓明 马庚平 蔡三川 |
风湿免疫科 | |
神一科 | 冯凯 于海华 张爱民 郑立宏 直玉秋 欧阳取平 张琳 康全利 蒲建章 崔永胜 董太和 马文平 齐伟哲 李秀媛 张凤芝 张玉霜 王利宇 |
感染科 | |
高压氧科 | 邢荣霞 黄翔 冯彦华 |
血液科 | 杨春耕 王克松 孙媛媛 李世海 王卫中 王宏 何萍 陈小燕 |
消化内科 | 田文川 杨茹香 张树新 李春涛 梁继柱 鲁蕾 杜瑞玲 胡常红 孙玉霞 贾国青 贾赛君 马卫东 王秉志 |
肾内科 | |
心血管内科 | 张红卫 曹冠红 李计娥 郑建平 朱正炎 孙振权 |
呼吸内科 | 崔丽萍 高海燕 龚秀文 刘秋红 屈平 孙海峰 张洪海 张挺 韩晋英 王维周 陈希胜 高秀荣 张文艳 刘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