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滞性皮炎(stasis dermatitis) 即静脉曲张性湿疹,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 因静脉曲张、静脉淤滞、组织营养不良而导致皮炎。

诊断要点:

1.皮损好发于小腿下1/3, 尤其是内侧, 有静脉曲张时, 静脉血淤滞, 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 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或渗出,有较明显的色素沉着, 进一步发展即为小腿慢性溃疡。

2.多见于中老年人,伴有静脉曲张者。

3.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4.呈慢性经过。

治疗要点:

 1.主要治疗静脉曲张,作手术结扎术,或用尼龙弹力绷带压迫静脉血液回流,注意抬高患肢。

2.全身用维生素CE、路丁及抗组胺药。

3.局部外用药根据皮损情况,外用氧化锌糊,弱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当有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如复方康纳乐霜等较为合适。


化妆品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是指因使用化妆品而引起的皮炎。

诊断要点:

1.病人有外用化妆品史。

2.皮损主要在涂抹化妆品的部位,如面、颈、眼睑或口唇部。

3.皮损为潮红、水肿,其上有小水疱,大疱或糜烂等。慢性化妆品皮炎表现为轻度潮红、皮肤干燥、少量脱屑,有青砖色色素沉着,自觉瘙痒不适。

4.取致敏的化妆品作斑贴试验呈阳性结果。

治疗要点:

1.病人应立即停用致敏的化妆品。

2.急性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慢性者外用弱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3.口服抗组胺药。

4.再用化妆品应先在前臂内侧作过敏试验,48-72小时阴性结果方可使用。


湿疹(eczema)是多种复杂的内、外原因引起的多形性、具有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诊断要点:

1.以多形性发疹为特点,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 肥厚、色素沉着等。

2.按临床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3.皮损可发于全身各个部位, 常对称性分布。

4.自觉剧烈瘙痒。

5.病程不定,常反复发作,时重时轻。

6.常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如耳湿疹,手湿疹,乳房湿疹,肛门湿疹,阴囊湿疹,小腿湿疹等。图78为创伤周围湿疹。

治疗要点:

1.应尽可能地除去致敏原,如手部湿疹应少接触清洗剂, 少进食海鲜等。

2.根据病情全身应用抗组胺药或非特异性脱敏药治疗。

3.局部根据不同皮损选用湿敷、糊剂、霜剂、软膏等治疗。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致敏原后激发的第Ⅳ型变态反应引起。

诊断要点:

1.有接触史: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

2.皮损为红斑、丘疹、 水疱、渗出及结痂。

3.皮损形态与致敏物一致,临床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常见的对苯二胺,金属镍,橡胶制品,汞制剂,香料等。图2为金属眼镜架中的镍引起的眼眶周接触性皮炎;图3为帽塑料内衬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图10为塑料拖鞋带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图56为含金属铬及镍的皮带扣和手表带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图8为松紧带引起接触皮炎;图9为胶鞋底引起接触性皮炎;图7为外用清凉油引起接触性皮炎;图11为氯霉素眼药水引起接触性皮炎;图12为金属耳环引起接触性皮炎;图13为外用红花油引起接触性皮炎;图14为接触芒果引起皮炎。

4.自觉瘙痒、烧灼或胀感。5.病程有自限性, 多呈急性经过。6.可作皮肤斑贴试验找出致敏原。

治疗要点:

 1.除去致敏原。

2.局部作冷湿敷, 外涂糊剂或皮质激素霜剂等。

3. 全身可用抗组胺药治疗, 当病情较重时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


染发皮炎(hair dye dermatitis)是由染发剂引起的一种急性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其中以染发剂中对苯二胺引起者最多见。

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明确的染发史。

2.皮损为红斑、丘疹,有明显的水肿,严重者两眼睑高度肿胀、闭合, 糜烂、渗出,有大疱, "焦头烂额"状。

3.主要发生在头皮、发际、面部及耳颈部。

4.自觉剧烈瘙痒, 烧灼, 刺痛。5. 呈急性病程,水肿严重, 1-2周能自愈。

治疗要点:

1.首先用清水反复洗发, 必要时剪短头发, 尽量除去染发剂。

2.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 更不能用刺激药。

3. 病情严重者应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治疗。中等严重者可口服强的松治疗, 病情较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治疗。

4. 头、额、面部皮损可外用弱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

 


刺激性接触皮炎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也叫原发性接触性皮炎(primary contact dermatitis),由各种强酸、强碱等刺激物对皮肤直接作用所致,凡接触者均发病。

诊断要点:

1.有接触强酸、强碱等病史,

2.皮损特点: 急性刺激性皮炎,接触刺激物后, 局部很快出现潮红、水肿、大疱、糜烂, 甚至坏死、渗出,图1为硝酸刺激,图2为强碱刺激,图3,图4为敌敌畏所致。慢性累积刺激性皮炎为长期反复接触弱刺激物所致, 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 潮红, 粗糙, 角化及皲裂, 脱屑。  

治疗要点:

1. 脱离接触有关刺激物。

2.局部治疗:接触强酸、强碱后,应立即以大量流动水冲洗;局部以中和剂为主, 按急性皮炎处治, 对慢性刺激性皮炎需要用保护及轻度剥脱剂。


间擦疹(intertrigo)又称褶烂或擦烂,是发生在皮肤褶皱部位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系皮肤褶皱处积汗潮湿,角质层被浸软,再加上局部摩擦因素而致,本病可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诊断要点:1.本病多见于湿热季节,好发于婴儿和体胖...
手足皲裂(rhagadia manus and pedalis)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手足皮肤出现干燥和皲裂。发病主要与掌跖、足跟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无毛囊和皮脂腺等有关,也与干燥、摩擦、外伤、酸碱、有机溶媒及真菌感染等物理、化学...
摩擦性苔藓样疹(frictional lichenoid eruption)又名沙土皮炎或青少年丘疹性皮炎(juvenile papular dermatitis)。它是学龄前儿童在夏秋季节的多发性皮肤病。热天儿童在户外游玩者易见。男多于女。发病前常有与某些...
胼胝(tylosis)俗称“茧子”,是由于手足长期受压和摩擦而引起的皮肤局限性扁平角质增生。一般无明显不适。发病与机械性摩擦压迫有关,也与个体素质、足形及某些职业有关。诊断要点:1.发病部位以手足部,尤以掌跖骨突起处多...
鸡眼(clavus)为足部皮肤限局性圆锥形鸡眼状角质增生性损害。发病与局部长期受挤及机械性摩擦有关。 诊断要点:1.皮损好发于足跖,尤其足前弓、小趾外侧等骨突出或易受挤压、摩擦处或两趾间。2.典型损害为境界清楚的...
放射性皮炎(radiodermatitis)是由于放射线(主要是β、γ射线、X线及放射性同位素) 照射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性损害。诊断要点:1.急性放射性皮炎:由短期内一次或多次接受大剂量放射线引起,潜伏期一般数日。按损害轻重临床...
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因食用某些植物而发病。在过去常见的有藜皮炎(chenopodium dermatitis),是患者过多食用或接触藜(灰菜)或其它光感性的植物,并经日晒后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本病的发生...
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actinic reticuloid)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经光敏试验,病人对长波紫外线和可见光均敏感,但季节的影响并不明显,有的发病在冬季,可能不单纯是日光照射的作用。诊断要点:1.皮疹初为鲜红色红斑,境界明...
种痘样水疱病(hydroa vacciniforme)是以水疱为主的先天性光感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似与遗传有关。儿童在2~3岁时就开始发病。往往到青春期才逐渐减轻消退。但也有发病较迟者。一般女孩发病较轻;男孩往往病情重,皮疹数目...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exogenous photosensitizing dermatitis)是因皮肤接触光敏物质或内服某些光敏性药物而发病。机理复杂,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光毒性和光变态反应有关。诊断要点:1.光毒性接触皮炎是在接触光敏物质和日...
胶样粟丘疹(colloid milium)是真皮胶原和弹力纤维变性的结果。皮损多见于露出部位,可能与日晒有关。一般认为本病分儿童和成人两型。前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发病,至青春期后即逐渐自行消退,常有家族史,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
光化性肉芽肿(actinic granuloma)是一种由于经常遭受日光曝晒所引起的慢性肉芽肿。在热带或亚热带易见。以中年以上农民在夏季发病较多。性别无差异。诊断要点:1.好发于额、颈、胸、上肢或后背等。2.在日光照射的皮肤...
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又名老年角化病(keratosis senilis)或日光性角化病(solar keratosis),是日光长期曝晒损伤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早期鳞癌性损害。诊断要点:1.好发于面部、耳和手背。2.在日晒的皮肤上发生正...
项部菱形皮肤(cutis rhomboidalis nuchae)又称农民颈(peasant′s neck)。 一般以中老年男性长期受过度的日光曝晒所致。慢性经过。自觉症状不明显。诊断要点:项部皮肤肥厚、柔软,皮沟深陷,皮嵴隆起,皮纹显著,纵横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