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近期告诫医务人员,接受抗癫痫药治疗的患者可能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该结论基于对涉及11种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安慰剂对照研究的分析。该分析显示,接受抗癫痫药治疗患者的自杀意念和...
  长期滥用感冒糖浆有可能造成失智症吗?据台湾TVBS报道,一位妇人一天最多可以喝上24瓶感冒糖浆,企图代替止痛药,结果里头的复杂成分造成认知功能伤害,妇人才57岁就诊断出早发性失智症。   感冒糖浆不拿来对付感冒...
  旨在治病救人的药品,再次惹起祸端。与往日出问题的其他药品相比,此次致人死亡的“双黄连注射液”,竟然是大多数中国人都曾用过或买过的常用药。   尽管事件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几乎都在第一时间...
  一个医生的日记:   刚看完一个病人,我正在洗手。   “啊、呵、哦……”我顺着声音来源的方向看去,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被搀扶着进来了。   她在喊什么呢?我正疑惑,认真一看,原来女孩并非在对我喊什么,她只不过是...
  喝泡制的药酒在民间一直比较盛行,一些餐馆、酒店把自己泡制一些药酒,摆在显眼位置,来招揽顾客,而近年来因喝自泡药酒引发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   拳师给方子自己泡药酒   近日,记者在高明区人民医院ICU病房看到,...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表明,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世界制药业几大巨头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抗抑郁...
  近日,网友Yoyo说起创可贴,怨声不止。究竟怎么回事呢?   原来,Yoyo那天脚部擦伤,伤口流血,在消毒处理过伤口之后,便贴了一张创可贴在伤口止血。也是第二天早上,Yoyo便觉得脚伤口的地方很不舒服,起码也没怎么留意,后来她...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来发现,某些女性在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后,短期内可能患上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因自身免疫系统紊乱而造成的疾病。患者健康的组织会受到免疫系统的错误攻击,其结果非常...
  春夏季节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气候的变化,皮炎、湿疹、荨麻疹、真菌皮肤病等增多。常见的皮肤病多用外用药治疗,但外用药如果选择不当或者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治病,往往还会加重病情,尤其是激素类软膏。   激素...
  药物过敏反应,你知多少?   一、以往曾用过或经常用但从未引起过敏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   二、...
  在昨天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启动的以“安全用药、健康相伴”为主题的百场社区大型系列科普讲座上,专家指出,任何药物都是双刃剑,没病的时候乱服抗生素会伤害身体。 达菲凭什么对付猪流感   针对一些市民对甲型H1...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词通过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早已让不少消费者所熟悉,更有一些消费者受此引导,在担心自己身体“上火”时选择购买王老吉饮用。时下,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清热解暑的凉茶又成了大家青睐的饮料,王老...
  说到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很多人都曾经服用过,因为这是感冒退热药的主要成分。市售感冒退热药不下20种,如泰诺、百服宁、泰诺林、快克、感康、感冒清、必理通、一滴清等。你仔细看一下,就可发现扑热息痛是它们的主...
  加入夏枯草等药物的凉茶是否存在副作用和不适宜人群?如果有,是否应像某些功能饮料一样在外包装上注明?显然,消费者对这一点的关注丝毫不亚于“是否违规”。   尽管夏枯草是否属于“违法添加剂”的争论尚待卫生...
  美国FDA曾经发出警示:所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均含有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成份。许多在国内广泛使用的著名品牌如芬必得、扶他林、阿司匹林、瑞力芬、莫比可、吲哚美辛、凯扶兰、奇诺力,以及COX-II抑制剂西乐葆...
  滥用抗菌素宝宝易生“鹅口疮”   我的宝宝才两个月大,不久前开始发烧咳嗽,到了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看时,医生都给开了些抗生素,并输了液,虽有好转,但我发现这几天宝宝口中有白色的絮状黏膜,在网上跟一些妈妈交流,她们...
  事件 自行服药差点丧命   近日,赵先生因急性中耳炎发作,在药店购买了某制药企业生产的联磺甲氧苄啶片(增效联磺)。因为觉得问题不大,他只买了一小袋药,包装上写着“成人常用量为一次两片、一日两次,首次剂量加倍”...
  牛黄解毒片是个传统的好药,深受大家的好评,患者为了解决便秘吃牛黄解毒片“解毒”居然导致“中毒”为了安全,在此提醒大家别乱吃解毒片,解毒片也有毒!!   这是一份可怕的病历——   患者全身皮肤发黑、疲乏无力...
  降压药、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可引发失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全球约27%的人患有失眠症,而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33%。除了紧张的生活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日在其网站上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第四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且今后还将不定期向社会公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大家安全有效用药。医学专家提醒,药品出现不良反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