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基本好了,剩余一点咳嗽总不好,那就分清此时的寒热状态。剩余一点寒邪残留体内,用烤橘子,剩余一点热邪,用川贝炖梨,不能用一个方法处理一切情况。   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的咳嗽很是头疼,我介绍两个简单的方法。 ...
  红枣菊花粥取红枣50g、粳米100g,菊花15g。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服。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   菊花山楂茶菊花1...
  月经期是女性的特殊时期,女性在这一时期内免疫力低下,身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服药方面,女性应谨慎,否则可能会对身体带来极大危害。   月经期间不能吃活血化淤的中药  此类药物不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
  田七   药理作用:田七是参类的一种,具有滋补作用,同时也是跌打损伤药,具有通筋活络、活血祛淤的作用。  养生秘籍:经常用田七煲汤,可调理冠心病。  温馨提示:购买田七,以颗粒大、坚实、滑身、无枝爪者为优。使用时...
  不少人经常因为吃上火的东西或熬夜后第二天起床发现牙龈出血,或口腔有异味。怎样做才能阻止牙龈出血呢?中医认为,用些养生中药漱口,可缓解牙龈出血,并让口腔清新。   薄荷:发散风热,透疹解毒。可用于起病初期,牙龈肿痛,...
  治疗腹部胀满、不时排气,中医常用的有五种处理方式:   1、寒湿内聚  症状: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或脘腹疼痛、口渴不欲饮、肢体倦怠。  对策:可用胃苓汤与厚朴温中汤来温化寒湿。  配方:苍术...
  黑眼圈是很多白领挥之不去的烦恼。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方法是: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
  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那么上火了吃什么中药好呢?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五种类型,即心火(舌尖发红、反复...
  科学补肾,让女人“肾”气凌人,回归健康。这里介绍几种药物补肾的方法:   1.六味地黄丸,此方既补肾健脾,又有平肝的作用。方中药物三补三泻,如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健脾为三补;茯苓、泽泻、丹皮利水渗湿、平肝之火为...
  中国传统的“以形补形”观点在民间流传十分广,很多中老年男性,一旦遭遇肾虚阳痿问题,往往更习惯采用含蓄地在家里自制“动物鞭药酒”壮阳。专家认为,吃动物鞭壮阳之所以长盛不衰,既因祖国传统医学仍在不断传承发展,又与...
  一、痛经的分类:寒热虚实   如果以痛的感觉来分,你可以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1.刺痛属热;  2.冷痛属寒;  3.胀痛或腹部阵痛属气滞;  4.剧痛而血块流出痛减属淤;  5.得热(例如喝热饮)痛减属寒;  6.得热痛剧属...
  人参如何挑、灵芝如何选……   这是花旗参,那是灵芝……与我们生活脱不了干系的中药材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还有不少“浑水摸鱼”者。专家告诉记者,常用的中药材中,最容易有问题的是补益类的中药材,有的是以假乱真,...
  风寒犯肺型   主要表现为喉痒咳嗽,喘急痰多,痰白而稀,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楚,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宣肺化痰。可选用中成药止咳丸、风寒咳嗽冲剂、参苏片等。  风热袭肺型  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痛...
  正确的做法是因人因病辨证施药,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因虚施补  气虚者可选用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枳术丸等,本类药适合于气短、乏力、胃口不好、出虚汗、脱肛、子宫脱垂及胃、肾等脏器...
  一、调节血压的中药   对血压有调节作用的中药283种,占1070种的26.45%。其中降低血压的216种,占283种的76.33%,平均每4种作用于血压的中药中有3种有降压作用。  如解表药中独活、苍耳子、辛夷、菊花、桑叶等;  ...
  不同腰痛的中药止痛良方   急性腰扭伤  菠菜500克,黄酒适量。菠菜去根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取100毫升,用黄酒冲服,每日2次。  肾亏腰痛  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
  1、有效地延缓衰老   枸杞子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自古以来就是滋补养人的上品。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  食用枸杞子不但可增强机体功...
  随着秋高气爽,伴随而来的肌肤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朋友的皮肤在这个季节甚而直至入冬前都在出现松弛、干燥、暗黄等现象。这说明季节的更换需要我们的皮肤得到一个很好的适应,也就是说,秋季是一个尤需护肤的季节。下面...
  血瘀型:患者局部血瘀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瘙痒不适、肛门有异物感,或轻微便血、瘀阻作痛。   治宜活血散瘀,给予逐瘀痔疮汤:地榆30克,五倍子20克,穿山甲10克,皂刺10克,水蛭10克,地龙20克,枯矾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10克,丹...
  1、五味子一两、北芪一两、南北杏各五钱、排骨半斤、蜜枣五粒,用清水十二碗煲两小时,补益五脏、延缓衰老。   2、辽五味子9克,女贞子9克,甘草6克,水煎去渣,一日3次分服,可治肺结核、咳嗽气急、盗汗遗精。   3、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