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当归排骨汤山药补脾益肾养阴,当归养血润肤。   红枣冬青炖猪脚红枣补血润肤,冬青活血祛瘀,猪脚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使皮肤柔润。   萝卜羊腩汤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对皮脂腺分泌有帮助,并能抗皮肤角化,保持皮肤...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亦称为草决明,减肥功效堪比减肥药。《神农本草经》记载决明子性甘苦微寒,归肝、胆、肾三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脂瘦身的功能,可用于头痛眩晕,目赤昏花,大便秘结等,近年来...
  1.七叶一枝花:其提取物及粗皂成,均有较强的体外杀精作用。   2.猪胆、山慈姑、土贝母、满天星、肥皂草等的提取物或皂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精作用。  3.大蒜:大蒜杀精的有效成分是大蒜素,0.75%含量能使人和大鼠的精...
  补血:饭中放点枸杞   功效:补血及明目,有助降血糖、血压、胆固醇。  宜:可加入汤品或菜肴,易腹泻虚寒体质,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入菜;易便秘燥热体质,应搭配寒、凉性食物,汤品或菜肴快做成后再加。  忌:勿单独服用,...
  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有人提出要大大方方补肾,六味地黄丸因此成为许多人推崇的补肾良方。有的中老年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希望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有的中青年男性把六味地黄丸视为壮阳保肾的佳品;甚至一些家长用...
  益母草是为女人而生的草,它与女人的身体关系密切,自古用来治疗疾病。食用益母草,可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善血液流动性,去瘀活血,调理血气,养颜补血。益母草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抗疲劳,增强免疫细胞活力。   下面就介绍补血...
  仙茅、仙灵脾药方主治更年期综合征肾阳不足型,症见面色苍白或晦暗,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肢浮肿,食少便溏,夜间尿频,性欲低下,月经色淡或绝经,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原材料: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羊肉250克。 ...
  广州人素有自己买中药煲凉茶的习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中药师唐洪梅指出,凉茶并非一味地“凉”就可以,也得按体质选择。大家可以按下文操作,对号入座,选择其中一两味中药泡茶或者煎服。如分不清自...
  阴部瘙痒临床特征为外阴及阴道内瘙痒,为妇科常见病。根据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治疗女阴瘙痒疗效甚佳。   双黄连  每次用双黄连粉针剂600毫克,先用300毫克加生理盐水100毫升溶化成液体,进行阴道冲洗,然后用干棉...
  莲子龙眼汤   原料:莲子、芡实各30g,薏苡仁50g,龙眼肉8g,蜂蜜适量。  制法:以上五味择净,加水500mL,置武火上煮开,再用文火煮熬1小时,待软烂后,略凉,取蜂蜜放入,搅匀,待温后即可,盛入容器,饮汤吃莲子,1次服完。  运用:本品能...
  川麦雪梨膏   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25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二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00克,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
  中医专家给出以下方剂,治疗白发有奇效。   1、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熟地12克、白果5个、首乌9克、桑叶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生地15克、白薇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地骨皮12克、桑寄生12克...
  慢性盆腔炎表现为:低热,易疲乏,病程较长时,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还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症状。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此外,患者还可出现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   1.药...
  不少人都选用抗生素,但是往往不益于健康,专家给出几个治疗燥咳的偏方,试试也无妨。   1、柿饼川贝粉  取柿饼两块,川贝粉(川贝母研成粉)10克。将柿饼挖去核,加入川贝粉,放锅中蒸熟,每天早晚各吃1次。对干咳无痰者效果较...
  药方:   【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头昏失眠药方】  黄精9克,罗布麻叶4?5克,水煎代茶,持续常服有效。  【治疗糖尿病药方】   黄精15克,淮山药15克,忽木根皮12克,水煎服,一日2次分服。  【治疗体癣或足癣药方】 ...
  生地麦冬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生地、麦冬、代号石、珍珠母各15克,沙参、元参、银花各12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喝完。  功能:主治补肝肾,平肝安神。主要治疗失眠。  黄芪白术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黄...
  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虚劳”范畴,多为脾胃亏虚、运化不足所致。治宜健脾开胃,益气养血,临床观察发现,膏滋疗法有明显效果,以下介绍几则,供患者选用。   红枣阿胶膏:红枣500克,黑胡麻仁、胡桃仁肉,桂花各150克,阿胶,冰糖250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非常宜人,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生,气候凉爽干燥,燥为秋的主气。按中医理论,秋天与人体肺脏相应,秋燥易伤肺,以致出现皮肤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病症。加上深秋花木凋谢,叶落...
  秋冬,人体阳气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中医认为,秋冬选用温补中药,可增强人体脏腑活力,不仅有益于这一时令的防病强身,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通过中医养生调理,...
  寒冷的天气可引起体表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使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肌缺氧加重。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的恶劣气候,会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低温刺激易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持续加快,血管收...